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建立了同时测定地下水中9种多氯联苯含量的快速高效检测方法,样品经液液萃取、浓缩和定容后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离,有效的实现了杂质与目标物之间的完全分离,分离后的样品进入质谱仪,通过9种多氯联苯的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9种多氯联苯在20~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拟合曲线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11.0%,方法的检出限为3~4ng/L,定量限为12~16ng/L;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3~14.7 %、0.4~12.4%和0.2~9.9%;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5~27.2 %、7.7~23.8%和9.2~16.4%;9种多氯联苯加标回收率范围为58.4~116%。

  • 标签: 多氯联苯 检出限  加标回收率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铁水冶炼过程中的温降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热性能耦合的控制策略。通过数值仿真分析,研究了不同传热条件下铁水温降的变化趋势,并结合实际工况优化了温降控制策略。研究结果表明,传热性能对铁水温降具有显著影响,该耦合策略能够实现更精准的温降控制,提高冶炼效率。本研究为铁水冶炼过程中温降控制的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铁水冶炼 温降控制 传热性能 耦合仿真分析 冶炼效率
  • 简介:摘要:在宽条型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特性的理论基础上,从光学设计、散热设计、结构设计等三个维度分析了915nm半导体激光器的光纤耦合情况,并提出了一种适用的光束质量评价方法;通过采用3支输出功率为12W的单管激光器得到耦合输出功率为33.7W,耦合效率达到93.62%,亮度达到18.85MW/cm2 -str。在此基础上通过ANSYS进行热分析,计算结果显示新热沉结构最高温度为35.67摄氏度,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散热特性。

  • 标签: 激光耦合 数值分析 ANSYS 热分析
  • 简介:摘要:在直流耦合方式的光储微网系统中,串联式方案采用前级DC/DC、后级DC/AC的两级拓扑结构,光伏板连接在DCDC的输入端,储能电池连接在DC/DC与DC/AC的公共直流母线端。微网运行过程中,如果只考虑光伏的MPPT特性,当储能电池电压达到浮充电压后,MPPT控制会继续以较大功率对储能电池进行充电,这样严重违背储能电池的浮充特性要求,不利于维持储能电池的充电深度,会大大缩减储能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通过控制前级DC/DC工作在恒压浮充控制模式能实现MPPT与储能电池浮充控制间的双向平滑转换,在保证MPPT的同时尽量维持储能电池的充电深度,提高储能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 标签: 微网 储能电池 MPPT 恒压浮充控制。
  • 简介:因预应力锚索锚固力损失而导致锚固失效的工程事故屡屡发生,锚索锚固力损失与岩土体蠕变之间存在复杂的耦合效应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在岩土体常用流变模型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应变相等的耦合效应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建立二者之间的耦合效应模型,确立二者之间的计算关系式,为预应力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安全运行管理以及锚固力损失的控制与补偿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 标签: 锚固力损失 蠕变 耦合效应 计算模型
  • 简介:摘要:当前有关 土体卸载应力释放对周边建(构)筑物影响的研究较多 ,但大多都未考虑地下水和土体的流固耦合相互作用关系,论文依托珠海 市某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采用大型有限元仿真模拟手段,重点对比分析周边既有建(构)筑物在考虑应力场、渗流场耦合作用和不考虑二者固流耦合作用两种情况下的应变大小,并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得出一些重要结论,旨为后续其他类似项目提供设计依据和施工处理措施, 以确保基坑的顺利开挖和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使用 。

  • 标签: 流固耦合 仿真模拟 有限元 施工 监测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生态坏境污染问题也比较明显,对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这些环境污染问题也不利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在城镇化建设中针对城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经济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耦合效应研究
  • 简介:摘要:高效利用太阳能是减小碳排放和降低能耗的有效方法之一。地球表面接收的太阳辐射能大多小于1000W/㎡,难以满足现有工农业用能需求,通过先进的太阳能捕获技术可提高输出热能品位,实现产业化应用。早在1974年,Winston根据边缘光学原理设计的复合抛物面聚光器,有效提高了聚光器内接收体表面的能流密度和输出热能的品位,同时CPC也因其具有接收半角大、可吸收部分散射辐射、对跟踪精度要求低等特点,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并对其开展了系列研究,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和试验数据。

  • 标签: 复合抛物面 聚光 太阳能
  • 简介: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地区经济仍然呈献出一种差异化的发展态势。以我国教育财政性支出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近十年的教育财政性支出,分析西南地区各省教育性经费支出的差异性,以教育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基础,探索分析其中的内在联系及导致地域差异的成因。针对我国西南地区教育财政不公平的现象,结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适合新时代中国国情的协调发展的建议与方法!

  • 标签: 高质量发展 教育经费支出 经济增长 差异性分析
  • 简介:摘要:某型飞机近期发生一起舱门连杆断裂事故,通过舱门与起落架收放系统的Recurdyn动力学仿真,模拟了刚体卡滞运动趋势和刚柔耦合模型在不同卡滞程度下的拉杆受力情况,结合调节接头断面呈现的疲劳弧线及连接件锈蚀程度等信息,确定了拉杆断裂为机构锈蚀卡滞导致的异常受载断裂。

  • 标签: 舱门连杆 卡滞 刚柔耦合
  • 简介:摘要:煤炭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耦合的重要价值既表现在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思政工作创新性,也体现在思政工作有助于提高文化建设深刻性。新时期煤炭企业思政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耦合不仅需要立足本地实际,提炼企业文化核心,也需要坚持实践原则,突出问题导向,提高针对性与有效性,还需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供给。

  • 标签: 煤炭企业 思政工作 企业文化 建设 耦合
  • 简介:摘要:为有效防控空中交通管制( ATC) 导致的航空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科学精准地识别空管运行亚安全态。首先,在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得到 ATC 运行系统脆弱性的概念; 然后,构建脆弱性因素耦合模型,分析特征要素演化过程中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特点,并参考免疫学理论分析亚安全态的本质; 最后,利用 N-K 模型计算不同脆弱性因素耦合值作为评估各特征要素边界集合,利用云模型逆向云发生器评估特征要素边界,综合所有脆弱性因素,并验证系统最终运行状态。

  • 标签: 脆弱性 空中交通管制 亚安全态 多因素耦合 云模型
  • 简介:摘要:简单介绍了永磁调速和变频调速的工作原理,以及这两种调速方式在我作业区实际运用中的运行状况、节能效果、日常维护、投资等方面的实效对比。

  • 标签: 永磁调速 变频调速 节能
  • 简介:摘要: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耦合协调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了欠发达地区省份广西的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发现:2013—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均呈现一定的上升趋势,总体发展向好;研究期内,广西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距离高度协调还存在不小的距离,且空间分布不平衡,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 标签: 耦合协调,数字经济,绿色转型,欠发达地区,综合评估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旅客垃圾减量的机场内部因素和社会外部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机场内部因素(路径系数=0.909)和社会外部因素(路径系数=0.915)同时影响着机场旅客垃圾减量行为,在机场内部因素中,宣传教育对机场垃圾减量行为影响最大,内部设施影响最小,建议在开展垃圾减量工作中,率先在机场内部开展多种多样、接受度高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播放垃圾分类回收宣传视频、张贴宣传海报、举办垃圾分类回收主题活动等。在社会外部因素中,法律法规与社会规范对旅客的垃圾减量行为的影响基本持平,硬性约束与柔性约束共同驱动旅客行为,二者并行可取得更好的垃圾减量成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包括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发电、化学质能发电等。这些技术利用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和可持续性的特点。随着新能源发电逐步接入电网,传统能源发电将与新能源发电形成多源互补的电网结构,而新能源发电受天气变化带来的随机性、波动性,给电网的稳定、安全、可靠将带来冲击。本文聚焦耦合调控技术在新能源发电、传统能源发电及用电负荷的应用,通过构建耦合调控模型和电力机械模拟,结合各能源特性及用电负荷实时变化,进行模拟计算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智能化、自动化的耦合调控技术能有效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的供电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 标签: 耦合调控技术 新能源发电 传统能源发电 新型电力系统 电网稳定 可靠性。
  • 简介:摘要:太阳能和地热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对太阳能与地热能耦合发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展望。

  • 标签: 太阳能,地热能,耦合发电
  • 简介:摘要:在新能源汽车中,高压线束与变压器之间的耦合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电磁学、电力电子学、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通过合理的耦合控制策略,可以实现对电能的高效传输和精确管理,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同时,优化耦合控制还可以降低线束和变压器的损耗,减少热量产生,提升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新能源汽车 高压线束 变压器 耦合控制 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输电线路施工操作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静电耦合现象,导致高压输电线路安全事故频繁出现,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文章对静电感应电压的产生以及对人体的危害进行总结,从产生机理、数学模型推广、仿真分析、预防措施4方面,论述静电感应电压对输电线路施工的安全隐患。

  • 标签: 静电感应电压 输电线路施工 安全隐患分析
  • 简介:摘要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断面往往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应力,这种压应力的存在可以保证高速铁路隧道具有更加安全的支撑,同时提升安全储备,避免围岩产生变形以及坍塌问题。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会使高速铁路隧道结构的整体性能受到影响,若没有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会缩减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使用寿命,使其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论文重点分析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及渗漏水病害整治技术。

  • 标签: 高速铁路隧道 衬砌裂缝 渗漏水 病害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