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泌乳效果的影响及措施。方法:将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间收治的 86例顺产产妇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3例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 43例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经过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后首次泌乳时间和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产妇,说明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观察组产妇的 不良事件发生率(74.4%)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 95.3%)。 结论:对顺产产妇采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产妇的护理效果,降低产妇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提高产妇的生存质量,临床效果显著,产妇泌乳状况明显好转,产妇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研究证明在对顺产产妇中应用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康复仪联合综合护理干预 产妇泌乳效果 影响及措施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原因预防措施。 方法 抽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于急诊科室、 ICU重症科室、手术科室和普通病房的护理人员 84例,将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的护理人员纳入对照组研究范围,将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对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后采取对应预防措施进行解决的护理人员纳入实验组研究范围,对意外针刺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采取预防措施的必要性进行把控。 结果 经研究,实验组意外针刺伤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 结论 及时对护理中出现意外针刺伤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解决,有利于减少针刺伤出现的概率,提升治疗与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护理人员 意外针刺伤 原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冠心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入院时间为2019年1月至12月间,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一组命名为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围术期优质护理,并对比分析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实验组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心病 围术期 优质护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及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方法随机划分 2018年 2月 -2019年 1月本院接收的 70例产褥期妇女,各 35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接受针对性护理,统计各组保健知识及行为现状、负面情绪评分及产褥知识知晓率。结果 在产褥知识准确率 >80%方面,研究组是 9143%,对照组是 60.00%,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 HAMD及 HAMA评分方面,研究组同对照组相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年龄较大产妇、多次产前检查及经产妇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状况较其他妇女更优。结论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知晓状况与年龄、产前检查及产次等关系紧密,通过开展针对性护理,可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保健知识知晓率。

  • 标签: 产褥期 保健知识 行为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急救护理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作用。 方法 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84例进行研究,2017.12-2019.12就诊,按照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急救护理)各为42例,比较护理情况。 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急救护理可促进家属满意度的提升,对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症防范作用明显,可推广。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急救护理 满意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疝手术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对阴囊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进行疝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加行体位护理。对比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等指标均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疝手术患者应用体位护理可以减少阴囊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恢复时间。

  • 标签: 体位护理 疝气手术 阴囊血肿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干预策略。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130例为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统计抗菌药物类型和不良反应累及部位,总结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结果:患者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35.38%)和复方制剂(17.69%)为主,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以皮肤(53.08%)和消化系统(23.85%)为主。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中,前三位分别是用药时间长(34.62%)、滴注速率快(31.54%)、药物浓度高(14.62%)。结论:不合理用药致抗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复杂多样,提示医护人员采取科学可行的干预策略,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保障对象特点与防控措施的梳理,为门诊部进一步防范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疫情或其它呼吸道传染病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保障对象特点、梳理疫情防控要点,对门诊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结果:通过思想重视防控新冠疫情不松懈、持续加强疫情输入防控管理、做好营院疫情防控措施、加强常态化核酸检测、落实官兵新冠疫苗接种等措施,实现了部队营区“零感染”的防控目标,保障了广大官兵身心健康,保证了部队营区安全稳定。

  • 标签: []门诊部 部队营区 新冠病毒变异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应用所致的相关不良反应,评价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总计60例。进行随机法分组,对照组(n=30)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30)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效果,包括造影剂不良反应、焦虑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过敏以及外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 标签: CT增强扫描 造影剂 预防性护理 情绪状况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护理时,选择术中保温护理的效果,以全子宫切除患者为例,分析相关临床指标。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2020年10月至2021年2月间接治的8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其中应用传统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术中保温护理的患者为实验组,每组40例研究样本。护理结束以后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评分以及心理状态评分,另外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手术完成后,由医务人员记录患者的手术质量,并评估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数据经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实施术中保温护理,有助于缩短其疼痛评分,帮助缓解不良情绪,使术后康复时间缩短,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镜手术 全子宫切除 有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1例病理学诊断确诊的SK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该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好发于头面部,易出现皮损现象,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伴随较为突出的瘙痒和不适症状。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其各项特征的存在,因而容易出现误诊。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病例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1例病理学诊断确诊的SK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该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好发于头面部,易出现皮损现象,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伴随较为突出的瘙痒和不适症状。结论:脂溢性角化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其各项特征的存在,因而容易出现误诊。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2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全程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焦虑发生率、护理满意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0%、焦虑发生率为29.03%,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0.32%、焦虑发生率为29.03%,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焦虑发生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6.77%,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3.87%,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应用全程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升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妇产科 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自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中随机抽取 6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治疗,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接受快速外科护理措施,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术后恢复指标等方面的差异,综合判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综合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围术期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能有效促使结直肠癌患者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提升围术期舒适度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肠癌癌 围术期 常规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内镜下 ESD术治疗消化道早癌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间收治的行内镜下 ESD术进行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 60例,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 n=30,给予本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一组为实验组( n=30,给予本组患者相关的术后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行内镜下 ESD术进行治疗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相关术后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内镜下 ESD术 消化道早癌 预防效果 术后出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研究颈外静脉留置针针对骨科危重患者的救助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诊治的 20 名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0 例,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四肢浅静脉穿刺,观察组进行颈外静脉穿刺,在治疗过程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输液速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的统计与调查。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外静脉穿刺相较于四肢浅静脉穿刺有显著性差异( )。 结论 颈外静脉留置针应用于骨科危重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提高了救治效率,节省了治疗时间。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针 四肢浅静脉穿刺 骨科危重救治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并探究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申请单6392张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是2020年10月-2020年12月,详细统计所以药方的退药原因,分析管理措施。结果6392张退药申请单中,退药原因如下所示:2299例医生停医嘱(35.97%),1918病人出院(30.01%),704例医生更改方案(11.01%),513例病人转科(8.03%),321例病人死亡(5.02%)。6392张退药申请单中,退药品种中占比最大的是水电解质类(42.88%),其次是抗生素类(13.17%)和抗肿瘤类(11.32%)。结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住院药房退药原因较多,包括药师职责等,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重视信息化建设,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预防退药现象,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三级甲等 教学医院 住院药房 退药原因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时存在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总结这些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防范。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期间收治在新生儿监护室的新生儿患者共计 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新生儿监护室内常见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对这 200例患儿的住院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新生儿监护室出现的不安全护理事件总共有 5例,具体来说,包括 2例针刺伤、 1例院内感染、 2例蓝光烫伤,不良事件的整体发生率 2.5%。对于住院的新生儿来说,造成其出现不安全事件的因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人为因素、外界环境因素以及技术因素等。结论:由于新生儿的免疫能力较差,自我防范意识还不成熟,因此出现不安全事件后无法及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提醒,这对于新生儿来说是十分致命的。因此,在对新生患儿进行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提起精神,十分耐心、细致的对患儿进行护理,注重医护之间的配合,显著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最大程度的避免新生儿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护理工作 不安全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 60例结直肠癌围术期患者,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 30例,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 30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静脉输液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检验显示 P<0.05,有统计学意义 。 结论:对结直肠癌围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改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直肠癌 围术期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