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的老父亲少年不记事,父亲年轻时的形象,我全然没有概念。听母亲讲,大约是1960年夏天。我3岁多一点,随父亲到街口,看到社员们背麦时掉在路上的一穗麦子,我连忙拾起,装到小口袋里,然后很认真地仰头跟父亲说,要回去蒸馍馍。

  • 标签: 散文 父亲 记事 形象
  • 简介:同这儿的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一样,最终沉淀出独具厚重豪放、细腻浪漫的豫风楚韵。桐柏山、大别山构成的豫南山地上,盛产的一种叫'信阳毛尖'的绿茶是这座城市已久的名片。而我的一次走近、再一次走近,却是以诗的名义、文的交流。没有预兆,情况就是这样,就像有时候我正在做某件事抑或说某句话时,却突然发现,这件事这句话其实在过去的某个时间,我早已做过抑或说过了。

  • 标签: 裴李岗文化 信阳毛尖 屈家岭文化 洞庭 桐柏 长江经济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散文中的诗性问题是一个相当古老,同时又关乎散文未来的发展、品位提高的问题;要理直气壮地倡扬散文的审美诗性,又要尽可能地为散文的诗性'去蔽';诗和散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诸种文体中两者又最为接近;散文的诗性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内在的整体性和综合的美;散文的诗性世界分为三个层面:主体诗性、文化诗性、修辞诗性;散文的诗性是一种度量,是以诗性来度量散文的质量,特别是内在的质量达到了何种高度;散文的诗性不仅能有效抵御现代技术文明加诸人类的危害,还是提升和间离日常生活的审美手段.

  • 标签: 诗性散文 散文 诗歌 异同分析 主体诗性 文化诗性
  • 简介:<正>当我们说一篇散文写得像诗的时候,毫无疑问,这种说法可以被视作是溢美之词,但是,倘若反过来,说一首诗写得像散文,是誉是毁,就不那么容易判断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一种反差?虽然有人认为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但其间因由,似乎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诗与散文的高下之分,毕竟,从美学追求方面说,诗尚凝聚,散文贵宽松,各

  • 标签: 美学追求 士风 文类 批答 溢美之词 钱锺书
  • 简介:散文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开始写的时候兴趣很浓,写出之后总觉得不满意,看一遍,修改一遍,还是不满意,干脆废掉原稿重新写起。那么,重新写出之后,是不是就满意了呢?有的满意了,有的仍然不满意,这就不能不停笔想一想了。我去乐亭县时写了四篇游记,前三篇(《快乐岛的风采》、《鸟儿的一片天地》、《大钊故居》)在《北京晚报》上发表了,后一篇《赶大集》写出后不满意,又重新写了两遍,还是不满意,只好压在抽屉里,没有拿出来发表。这一篇为什么没有写成呢?有以下三个原因.

  • 标签: 散文写作 《北京晚报》 大集 停笔 新闻通讯 新闻报道
  • 简介:他算是幸运的,二十五岁担任公社党委书记,先后做过枝江县农委主任、县教委主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枝江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等。几近不惑之年,才得以在武汉大学经济系补上了迟到的一课。现任宜都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标签: 散文 人大常委会主任 解读 生命 县委副书记 市委副书记
  • 简介:<正>给散文进行年度评奖,简直是大海捞针,比什么海选都难。一年里,全国各地报刊不知道发了多少篇散文,而这十几个人组成的评委会视野再宽,也无能为力触及到所有的报刊和所有的散文。因此,这种推荐和评审,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肯定会大海遗珠。但是,《散文选刊》举办的这项工作是一件非

  • 标签: 余秋雨 不知道 迟子建 刘亮程 郭文斌 文化品格
  • 简介:为适应语言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国家对俄语人材的需求,我们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新的探索与尝试。一九八五年秋,我们为刚入学的研究生增设了“报刊政论阅读写作课”。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大多数研究生对这门课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从期末复习考试情况看,研究生较好地掌握了课程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一学期的教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初步的经验。下面就几个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 标签: 写作课 硕士研究生 教学目的 语言科学 考试情况 报刊阅读
  • 简介:20世纪初中国文坛诞生了一个女性政论作家群,这是中国女权运动的发展和女性报刊大量出现二者互动的结果。这个群体主要由女权运动的领军人物和女性报刊的女编辑、女记者组成。女性政论有两大特点,即时代性和普适性。前者主要指女性政论的思想内容要服务于当时女权运动和国家建构的宣传需要,具有鲜明的批判精神和战斗色彩;后者主要指女性政论的艺术形式为适应女性传媒需求而产生的特点。

  • 标签: 20世纪初 女性政论 作家群 女性新文体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政治课堂的逐步深化和日益完善,广大教师纷纷探寻政治教学的最优化发展方案,以此实现高中生知识学习、合作探究、快乐交流和全面发展的持续提高。其中,培养高中生政治认同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教师的群体关注和深入研究,也直接促进了政治教学局面的大幅度提升。基于此,以下对政论片融入高中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路径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政论片 高中政治 认同素养培育 路径探析
  • 简介:西部散文发展轮廓——沈从文以湘西系列散文执拗捍卫边缘文化——贾平凹周涛等的西部散文创作成就——西部散文精神特质:彰显自我生命精神的优越感——自觉捍卫边缘文化的圣洁——显映西部人的生活独特姿态

  • 标签: 西部散文 生命精神 地域文化 沈从文 贾平凹 艺术风格
  • 简介:<正>一文学史家其实也是一位地质师,面对文学的历史“地貌”,他们也同样做着十分艰苦的寻找、发掘、化验、分析、鉴定的工作。正因为如此,中国现代散文史的研究显得特别困难,这种困难除了由于现代中国的动荡和战争的环境,造成了许多散文作品的散失,不易寻觅外,还在于这种研究受着许多内在条件的制约:首先,散文作为一种文学形态,似乎至今还没能建立一种相对完整、系统的本体理论框架。小说与新诗领域也同样存在着这个问题,

  • 标签: 中国现代散文 散文艺术 散文史 中国散文 现代散文理论 文学史家
  • 简介:发韧于20世纪初叶的中国女性散文,虽然有过“五·四”年代的辉煌时期,但此后却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变音与断裂,只有到了70年代末才又重新出现了它的复兴与繁荣的势头。新时期女性散文的复兴与繁荣,给读者强烈印象的不仅是有着一支阵营强大的女性散文创作队伍,

  • 标签: 散文 女性 景观 世界 年代
  • 简介:散文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文体,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的经典话题。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光辉的历程,也是构建当代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核心载体之一。陈剑晖教授以其恢弘的气势和审慎的思辨能力,构建出一整套以"诗性"为核心的中国散文理论体系,探索散文的本体特质、创作话语、意象结构和风格情趣,确立了散文研究的现代批评视野,有力地推动了散文文体和散文学科的成熟。

  • 标签: 散文 诗性 文化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