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中华医学会第八届全国胃肠外科学术会议于2005年5月26-29日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胜利召开,这是我国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主办的又一次高水平学术论坛,得到国内外著名胃肠外科专家热烈响应.此次会议共收录论文377篇,出席代表402名,38位专家作了精彩的专题报告.大会气氛热烈,论坛内容丰富,涵盖了胃肠外科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代表了我国胃肠外科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我国临床营养支持奠基人、德高望重的外科专家黎介寿院士出席会议,及其精彩的的主题演讲,使大会增光生辉,使与会者受益匪浅.大会还邀请了海外著名学者参加,新加坡中央医院余光荣教授的出席及其题为的精彩报告,增加了大会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此次大会另一创新是,在老前辈、资深专家和中青年专家论坛之外还增设录像专题报告会,一场场精湛的手术表演受到与会者好评.此次大会主要涵盖以下内容:

  • 标签: 中华医学会 胃肠外科 学术会议纪要 临床营养支持 外科专家 2005年
  • 简介:随着心脏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患者年龄也越来越小,这给术后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重视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监护,消化系统的护理也不容忽视。术后早期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同时在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康复方面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婴儿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 胃肠道 营养支持 护理 心脏手术
  • 简介:奥沙利铂(草酸-1R、2R-环已二胺合铂)属于第三代新的铂类衍生物。体内外临床前研究试验已证实对人类多种肿瘤具有抗瘤活性,较顺铂具有更强的细胞毒性作用。目前奥铂与5-FU/FA方案已被公认为对晚期胃肠道肿瘤治疗愈后有显著改善。我院2001-06/2002-0l应用此方案治疗胃癌、大肠癌共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甲酰四氢叶酸 晚期胃肠道肿瘤 近期疗效
  • 简介:粘膜皮肤色素沉着也称为黑色素斑,这种情况常出现在皮一杰氏(Peratz—Jeghers)综合征中,它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的相关性是口唇和口腔及肢体末端皮肤有黑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错构瘤性息肉病。现将4例报告如下:

  • 标签: 粘膜皮肤 黑色素斑 胃肠道多发性息肉病 直视下摘除术 纤维内窥镜
  • 简介:近10年来对于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支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目前尚缺乏评定短期营养治疗的有效指标。既往反映营养治疗的指标包括氮平衡水平以及人体测量等,由于缺乏准确性以及收集复杂等原因影响了它们的临床应用。血浆蛋白水平也是反映机体营养状况的常用指标,通过测定血清白蛋白(ALB)和转铁蛋白(TFN)可检出明显营养不良,测定前白蛋白(PA)和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可检出早期和亚临床型营养不良[1]。我们从1999年1月至2000年6月对30例术后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胃肠疾病患者测定血清中的PA、RBP、ALB、TFN,观察它们在营养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确定是否能作为评定短期营养治疗的有效指标。

  • 标签: 胃肠疾病 前白蛋白 视黄醇结合蛋白 营养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以四逆散为主随证加减对不同证型胃脘痛的疗效和对胃电、血浆胃肠道激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intestinalpeptide,VIP)、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HP)的影响,并以此探讨上述指标在不同证型胃脘痛中的变化,以期为胃脘痛的临床诊断提供新的诊断依据.方法:98例胃脘痛病人分为6种证型,每种证型患者再按西医诊断分为2组.四逆散治疗组以四逆散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治疗对照组以雷尼替丁治疗;疗程均为两个月.观察表观疗效及胃电、胃肠道激素、幽门螺旋杆菌的变化.结果:四逆散加减方对不同证型胃脘痛的表观疗效相当,总有效率91.8%;雷尼替丁治疗组总有效率75.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证型患者的胃电、胃肠道激素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四逆散加减治疗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结论:四逆散加减方对胃脘痛的疗效确切,其疗效与胃电、胃肠道激素的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四逆散 胃脘痛 胃电 胃肠道激素 幽门螺旋杆菌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