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流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势凶猛,对许多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综合医院作为最直接的前沿阵地,由于就医的流程不能满足传染病防要求,门诊大厅人流和物流混合,患者、陪护、医护人员混行,人满为患交叉感染风险高,如何在短时间内有序、有效、快捷和安全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成为控制疫情的焦点和难点。1月27日,重庆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医院由八家医院集中救治精简到四个集中救治医院,黔江中心医院作为渝东南片区救治医院,将收治渝东南片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渝东南片区总人口约310万人,黔江区武汉返乡人员达数千人,黔江区紧邻湖北恩施州,新冠肺炎疫情防风险高。医院因地制宜,结合当前疫情现状,2次调整战略,1月29日将黔江中心医院儿童分院整体搬迁后作为新冠定点收治病区,借鉴SARS疫情和汶川地震应急的经验,快速行动,预检分诊关口前移,人、机、环、料、法五方面“防、、管”三计并施,构建了渝东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模式。3月6日,新冠集中救治病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新冠肺炎未发生扩散,无感染发生,医务人员零感染。

  • 标签: 新冠肺炎  发热门诊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在新生儿科院感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成立的医院感染质控小组的48例新生儿纳入实验组研究范围,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未采用医院感染质控小组的48例新生儿纳入对照组研究范围,判别医院感染质控小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经研究,实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进行的新生儿科院感防的过程中,应用医院感染质控小组能够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退广。

  • 标签: []医院感染质控小组 新生儿可院感防控 手卫生依从率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灭菌的150件医疗器械,2021年2月-8月未实施细节管理,设为对照组,2021年9月-2022年2月开始实施细节管理,设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器械监测合格率、临床使用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器械合格率与使用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防控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医院属于密集度高、人口流动性大、病原病毒传染源的主要聚集地,其空气消毒净化与其他环境相比要求更加严格。本次对于新冠疫情防背景下医院室内空气消毒计划及技术的有效应用进展进一步综述,为广大医院患者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为医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 标签: 疫情防控 室内 空气消毒 常态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疫情对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能力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而伴随疫情防逐渐变为常态化,公立医院面对的不仅仅是院感防与日常诊疗背景下所带来的压力,也需要对收支平衡与职工权益予以充分考虑。文章分析了常态化疫情防下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难点,并从疫情防与医疗秩序平衡点、科学建设与医院规划布局着力点两个方面制定了相应的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策略。

  • 标签: 常态化疫情防控 公立医院 运营管理 难点分析 建议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期间的门诊管理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期间门诊接诊的100例患者展开研究,对就诊患者的交叉感染情况、不良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期间门诊接诊的100例患者均顺利就诊,医务人员和患者均根据规范严格做好个体防护,无患者和医护人员交叉感染情况发生,无管理不良事件。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期间加强门诊管理,建立三级预检分诊体系,做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保障门诊医疗环境的安全性,有效提高疫情防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门诊管理与策略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标准化管理和中医药防技术在发热门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1年11月在医院发热门诊进行治疗的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管理办法,观察组添加标准化管理联合中医药防技术。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病情掌握、专业水平、护理文书及健康教育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发热门诊 标准化管理 中医药防控
  • 简介:摘要:   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国流行,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势凶猛,对许多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特别是综合医院作为最直接的前沿阵地,由于就医的流程不能满足传染病防要求,门诊大厅人流和物流混合,患者、陪护、医护人员混行,人满为患交叉感染风险高,如何在短时间内有序、有效、快捷和安全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成为控制疫情的焦点和难点。1月27日,重庆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原则,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医院由八家医院集中救治精简到四个集中救治医院,黔江中心医院作为渝东南片区救治医院,将收治渝东南片区(酉阳、秀山、黔江、彭水、武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渝东南片区总人口约310万人,黔江区武汉返乡人员达数千人,黔江区紧邻湖北恩施州,新冠肺炎疫情防风险高。医院因地制宜,结合当前疫情现状,2次调整战略,1月29日将黔江中心医院儿童分院整体搬迁后作为新冠定点收治病区,借鉴SARS疫情和汶川地震应急的经验,快速行动,预检分诊关口前移,人、机、环、料、法五方面“防、、管”三计并施,构建了渝东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模式。3月6日,新冠集中救治病区新冠肺炎患者“清零”,新冠肺炎未发生扩散,无感染发生,医务人员零感染。

  • 标签: 新冠肺炎  发热门诊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门诊预检分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门诊就诊的46245例患者,向预检分诊处发放并指导患者填写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分析调查结果。结果:在46245例患者中,共筛查出241名发热患者,发热病例占全部患者的0.52%。所有患者均得到妥善诊治,未发生患者漏诊、患者与医务人员交叉感染现象,同时也未出现候诊、分诊、转诊期间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结论:结合医院传染病防经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和收治要求,持续完善防监措施、规范开展门诊预检分诊对筛查发热病例的流程,有利于尽早筛查出疑似病例和感染病例,有助于推动疫情防和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护理管理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青少年的近视防中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近视指导,观察组联合运用健康教育。结果:随访中视力稳定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37%、78.95%,P<0.05;视力下降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2.63%、21.05%,P<0.05;近视防知识掌握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7.37%、76.32%,P<0.05。结论:对青少年进行近视防健康教育有利于维持其视力水平及提升其近视防知识认知度。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健康教育 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信息化监测在多重耐药菌(MDRO)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04-2021.04月收治的32例MDRO感染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于2020.08-2021.08月已实施信息化综合防控管理的32例MDRO感染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对两组MDRO控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MDRO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DRO感染患者监测过程中,采用信息化监测能取得较佳的效果,可提升医护人员对MDRO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能力、MDRO感染上报率,减少医院感染比例。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信息化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及防方法。方法:收集本镇2020年1月-2021年12月发生手足口病0-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信息等资料,对手足口病特征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方法。结果: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共计641例手足口病患儿,在其基础特征中,可见散居(54.45%)、男性(59.13%)及≤1岁(31.05%)的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P<0.05)。641例手足口病患儿中,409例手足口部皮疹,占比为73.17% ;38例产生发热,占比为5.93%;34例呕吐腹泻,占比为5.30%; 156例单纯不典型疱疹,占比为24.34%;4例重症,占比为0.62%。结论:本镇地区学龄前儿童手足口病发生率在人群分类、性别及年龄方面具有差异,多以手足口部皮疹为典型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重症,为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方法。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防控方法
  • 简介:摘要:伴随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养鸡行业也在逐步从小规模散养转变为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然而,鸡传染病的防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健康以及农民的增收情况,因此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就目前来看,鸡最为常见额传染病分别有病毒性、细菌性等等,除此之外还有真菌性疾病、鸡支原体以及螺旋体病等。这些传染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它们可能会互相诱导发病因素,因继发感染不断增加进而也加重了病情,通常在临床中难以防、诊断以及治疗。就此,针对目前鸡常见传染病一般会称之为“鸡混感综合征”,从现阶段的鸡病来看,不管归类于哪一种原发病都会引发感染。

  • 标签: 呼吸道症状 传染病 鉴别 防控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手术室新入职护士感染防培训的问题及研究进展,主要从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阐述,并讨论了目前手术室感染防的培训经验,为今后建立和完善系统的、规范的手术室新入职护士的感染防质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 标签: 手术室 新入职护士 医院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孕早、中期使用唐筛联合筛查对出生缺陷防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内进行唐氏筛查的孕妇1769人。所有孕妇均进行孕早期的唐氏筛查,其中643例孕妇进行孕早、中期的联合筛查,分析不同筛查方式的阳性率和不同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情况。结果:两种筛查方式阳性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情况,使用孕早期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显著高于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方式,差异对比显著(P<0.05)。使用孕早中期联合筛查方案的高、低风险孕妇出生缺陷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妇实施孕早期唐氏筛查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同时使用孕早中期联合筛查的方式,能够提高对出生缺陷的加强把,为孕妇出生缺陷提供一定临床依据,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加强院感医护感员培训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加强院感医护感员培训前后时间段内的医护感员作为研究对照,共20例,分别设立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析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管理指标水平的变化,并以此评价加强院感医护感员培训的感染管理质量与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各项感染管理质量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距明显(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管理过程中加强院感医护感员培训对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降低医院感染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普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处方审核与点评在费和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设定处方审核与点评前的180张处方为A组,设定处方审核与点评后的180张处方为B组,两组进行用药不合理情况、医疗费用金额的差异比较。结果:同A组展开比较,B组用药不合理发生率低,医疗费用金额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通过处方审核与点评,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医疗费用,提升合理用药水平和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合理用药 处方审核与点评 控费
  • 简介:[摘要]目的: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保持疫情防常态化,全面恢复日常诊疗,安全高效的复工复产,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基于疫情防部门出台的各种指导文件,及我院对疫情防的相关规定,结合口腔科特殊情况,从加强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和诊疗操作行为规范、强化预检分诊重要性、推广多形式的就医方式、诊室布局、环境物表消毒等多方面着手。结果:疫情常态化下医务人员防范意识不松懈,诊疗操作规范,无一例院内感染病例,患者就医体验及满意度增加,进而加速我科安全的复工复产及常态化疫情防的部署。 结论:在保证医务人员及患者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不断调整、完善防措施,总结常态化疫情防宝贵经验,从而提高门诊应急管理能力,未来从容处理类似危机的发生。

  • 标签: []疫情防控 常态化 口腔门诊 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