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我国2008~2013年披露研发投入的医药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针对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受到终极控制权性质的约束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进一步,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内股权制衡、管理层持股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股权制衡对民营控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而管理层持股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股权制衡 管理层持股 技术创新投入 医药行业
  • 简介:本文以101家在董事会报告中连续五年披露研发支出的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当期研发投资与企业绩效不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研发投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滞后,具体体现在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研发强度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

  • 标签: 研发投资 企业绩效 民营企业
  • 简介:合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实践探索,基于PSR模型,尝试构建领导干部资源环境离任审计评价体系。这一体系能够对领导干部履职情况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并通过最终评价结果与各指标之间的动因分析,揭示各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该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1个省区市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各年的资源环境情况进行了实证考察,对各省区市领导干部资源环境责任的履行情况做出了定量评价。

  • 标签: PSR模型 领导干部 自然资源资产 环境责任 离任审计 评价体系
  • 简介:利用2007—201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和鉴证报告均能够为信息使用者所辨别和利用,增强了对会计盈余数据的信任和理性应用,最终体现在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正面影响上,且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信息的信号传递效力强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信息。更多还原

  • 标签: 内部控制 自我评价报告 鉴证报告 自愿信息披露 盈余价值相关性 盈余信息质量
  • 简介:本文以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5—2008年度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现金利润与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并且现金利润为正的企业容易进行过度投资,现金利润为负的企业更容易发生投资不足。综合现金利润的优越性、自由现金流量的适用性限制以及实证结果的客观支持,笔者认为现金利润对于研究非效率投资问题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 标签: 现金利润 自由现金流量 非效率投资
  • 简介:基于2005年-2014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面板数据,对帕加诺模型作适当变换后,建立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效率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村金融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农村储蓄率和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力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储蓄率、农村储蓄向投资的转化率、农村边际资本生产率。

  • 标签: 欠发达地区 农村金融效率 农村经济增长
  • 简介:本文以2008~201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异质性和机构持股异质性双重视角综合分析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绝对持股比例和相对持股比例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而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只有在大规模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机构投资者 企业异质性 企业绩效
  • 简介:本文对浙江省59家中小板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财务结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在金融危机环境下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结构趋向稳健、财务弹性强、债务期限控制难等实证分析结论,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 标签: 中小板上市公司 财务结构 资产负债率 净资产收益率
  • 简介:本文选取CSMAR数据库中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相关数据,立足于可归类于事务所本身的相关要素,基于博弈分析范式,运用信誉机制相关理论,将信誉、交易模式统一到信誉机制系统,进而分析熟人交易困境产生的根源和信誉机制系统的运作规律,以及改善现行信誉机制系统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可能的方向。

  • 标签: 熟人交易 信誉机制 单位业绩
  • 简介:本文采用国内60家寿险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和年度报告在2014年的截面数据,从样本总体和中外资公司分类两个层面研究寿险公司治理结构对其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中在对数据进行可选筛选和分类后建立模型做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治理结构改善对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但不同类型公司的具体影响机制不同。在“偿二代”背景下,各公司应关注股权集中程度、监事会规模、股东大会与董事会专业委员会建设等方面改善内部治理,这对提高其偿付能力充足率、满足新一代监管要求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寿险公司 公司治理偿付能力 “偿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