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对策用于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参照组33例患者仅使用常规护理。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焦虑程度(SAS)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在护理后的SA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明显优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策干预青壮年自发性气胸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优质护理对策 青壮年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将2016年1~12月在我院手术室接受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提出的手术室预防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4.96%,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急诊手术、非层流室手术、手术时有参观人员、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是手术切口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观察组根据手术室护理对策进行护理后,切口感染率为2.09%。对照组和观察组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针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可显著降低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率。

  • 标签: 切口感染 手术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病透析患者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提出对策。方法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例老年慢性肾病透析患者伴有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论早期肠梗阻,不完全性肠梗阻尽早明确诊断,一旦梗阻确定,早期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 标签: 老年慢性肾病透析 不完全肠梗阻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择于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择选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间落实感染预防护理干预,同样抽选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病患10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对比各组切口感染问题出现情况,统计感染问题的诱发因素,并且对比组间切口感染率。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切口感染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104例病患切口感染概率为1.88%;而对照组104例病患切口感染概率为4.81%;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周期、手术次数、切口疼痛是诱发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而通过感染预防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切口感染概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手术病患 切口感染 手术室相关因素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方法将我院104例术后患者中32例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原因和提出护理对策。结果104例术后患者中32例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7.25%的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其中,53.75%的心理因素是术后患者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主要原因。结论对心脏心脏介入术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以及关注患者疼痛护理、并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等,可有效的降低和防止术后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 术后并发症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期间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并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参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在对手术室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由此了解到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如急诊手术、非层流手术等因素,在此前提下,给予患者综合护理措施效果显著,实验组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生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降低手术室相关因素对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方案,改善治疗效果,减少感染率,从而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手术患者 切口感染 手术室相关因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从本院心血管内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患者中抽取100名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其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然后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为患者自身因素、护士因素、科室管理因素。结论加强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时提出应对措施,对提高科室护理水平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危重患者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ICU收治气管切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循证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引起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分析发现,高APACHEⅡ评分、长时间机械通气是引起ICU器官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高APACHEⅡ评分、长时间机械通气是引起ICU气管切开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循证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危重症患者 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环境越来越恶略,人们的饮食结构越来越复杂,导致传染病又有轻度的升高趋势,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平均每小时大约有1500-1600个人死于传染病,所以对传染病的预防与管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探讨我国传染病预防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控制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传染病预防及管理 问题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并发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96%(48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3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在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老年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14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入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人,两组均给予美沙拉嗓灌肠液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均为4周。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给予全程护理干预,并辅以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等护理操作,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平均保留灌肠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保留灌肠时间多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清洁灌肠后保留灌肠,并配合优质护理服务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好于常规护理干预,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疗效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现代输血治疗已普遍进入使用成分输血阶段,成分输血的比例是输血治疗现代化的重要标志1。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输注成分血的比例已经达90%以上,输注全血不到10%。输血科担负着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任务,临床科室和输血科在执行输血治疗任务时,应了解血液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以及血型的复杂性,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尽量减少输血,减少输用全血2,杜绝输用“新鲜血”,大力提倡和实行成分输血,以提高治疗效果,节省血液资源,减少和避免血源性传染病发生,保证安全的输注血制品。

  • 标签: 新鲜血 成分血 安全输注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中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同时总结有效的预防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3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110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55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同时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的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较多,涉及到患者全身的诸多器官,主要以上消化道反应、口腔粘膜炎和皮肤损伤为主,观察组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其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预后良好,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为患者进行调强放射治疗联合化疗进行干预的时候容易产生不良反映情况,为患者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且为不良反应发生患者提供较好的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晚期鼻咽癌 强调放疗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防范对策,以提高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范围限定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根据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在护理中不安全因素以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有医院因素、患者自身问题、护理人员问题,其中环境因素包括住院环境和制度问题、患者自身问题包括患者期望过大、护理人员问题包括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护理人员态度。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质,为全部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有效的预防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 不安全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高校大学生入校体检肝功异常指标,分析大学生肝功异常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的影响。方法选取某校2010到2012届入校以及毕业体检肝功异常者,对其进行乙肝表面抗原以及肝功四项进行复查。结果相较于入学时,某校大学生毕业体检肝功能异常的比例明显增高;异常原因主要是慢性或者是急性乙肝病毒引起的;在肝功能异常指标中,TBA、TBIL异常所占的比例较少,单纯的AST、ALT升高为主。结论高校大学生在毕业时的身体状况不好,应当积极做好疾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治,以及加强健康的指导以及健康教育,提升大学生健康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肝功能异常 预防对策 常见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来源,对其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对临床治疗有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5月之间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肺炎的146例患者的体液血液进行检查,分离出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耐药率检测。结果通过研究分析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存在于痰液之中,比其他体液血液高出很多,通过研究表明脑梗死患者有45.2%的几率获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通过铜绿假单胞菌抗生素耐药性检测,抗药性平均在40%-50%之间,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很多危险。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肺炎在医院普遍存在,因为其耐药性强,因此治疗存在问题。通过本次分析希望能够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肺炎疾病时提供有用的价值。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一线的医护驾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风险及有效性防范的方法。方法通过与院前一线医护驾有效的沟通;提取近三年120接警记录相关统计;通过实施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领导与相关部门的协安全转运;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确保急救物品完好备用等措施。结果避免院前急救风险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规范急救网络建设,加强院前急救一线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教育,加大个部门协调和政府的支持,普及市民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作好基层医院医师培训及急救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可以降低院前急救风险。

  • 标签: 120院前急救 风险 防范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