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CysC)同血清肌酐(Scr)相比,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稳定期以及出现术后感染时,监测肾功能变化时的应用比较。方法50例肾移植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感染发生时及第2天血清中CysC和Scr的浓度,同时选取20名健康人和20例非肾移植感染者,检测血清中CysC和Scr的浓度作为对照。采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和非肾移植感染患者的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术后前3天内CysC和Scr都下降(P〈0.05),随后各监测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身比较,术后感染组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时,CysC比Scr早升高;术后感染组CysC和Scr较肾稳定组都升高(P〈0.01);根据ROC曲线,感染组Cys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曲线下面积均优于Scr(P〈0.05)。结论肾移植后,CysC能早期、灵敏、准确的判断肾功能变化,是优于Scr的一种血清标志物。

  • 标签: 肾移植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C(Cys C) 肌酐(Cr) 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磷酸二(phosphodiesterase,PDEs)活性,探讨PDEs活性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50例银屑病患者及60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白细胞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PDEs活性。结果银屑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为(10.40±3.54)%,健康对照者为(8.60±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白细胞PDEs活性与银屑病的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 标签: 银屑病 磷酸二酯酶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磷酸二(PDEs)是细胞内的一类水解家族,可催化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和环磷酸鸟苷(cGMP)的水解,分别产生5′-单磷酸腺苷(5′-AMP)和5′-单磷酸鸟苷(5′-GMP),它们作为cAMP及cGMP细胞内浓度及生物学效应的关键调控因子,在多分子信号/调控复合物信号体的形成和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PDEs通过控制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可以调控许多病理生理变化,参与癌症、炎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内分泌失调等过程。本综述对PDEs在内分泌腺体中的分布及作用进行阐述。

  • 标签: 磷酸二酯酶 内分泌腺体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为实验对象,收集阴道异常分泌物进行联合检测法和Amsel法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315例疑为细菌性阴道病病患中,Amsel法检测有53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51例阳性,联合检测法敏感度为90.57%,阳性预测值为94.12%;Amsel法检测有262例阴性,联合检测法检测有264例阴性,其中有5例假阴性,联合检测法特异性为98.85%,阴性预测值为98.11%;Amsel法和联合检测法检测结果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细胞和唾液酸、过氧化氢联合测定技术在细菌性阴道病检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联合检测方法简便、快捷、结果稳定,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过氧化氢 唾液酸酶 白细胞酯酶 细菌性阴道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合并甘油三异常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水平变化,探讨其与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抽取14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样,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建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TG≥1.70mmol/L),将研究对象分为甘油三异常组(A1组)61例与甘油三正常组(A2组)83例,抽取正常人群1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游离脂肪酸(FFA)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对照组做比较。结果A1组、A2组和对照组比较,FFA、FBG、TC、TG、HbA1c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LDL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比较,FFA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FFA的浓度和TG、HbA1c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FFA的结果在2型糖尿病合并TG异常患者中显著升高,FFA水平增高与2型糖尿病合并TG异常密切相关,可能在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甘油三酯
  • 简介:摘要:探讨 糖尿病诊断中弄过生化检验的临床价值,分析血清甘油三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21年1月~7月在我院就诊的7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尿常规检验;研究组38例,采用生化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检验有效率97.37%、对照组71.05%,x2=9.896,P=0.002。研究组的空腹血糖、糖耐受平均值、血清甘油三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常规检验相比,生化检验诊断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更高,尤其是在血清甘油三水平上升的情况下,提示患者有较高概率患有糖尿病。

  • 标签: 糖尿病 生化检验 血清甘油三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效果及评价血清甘油三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2例,为观察组;同时以相同方法抽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4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52例患者经生化检验诊断,检出糖尿病患者51例,检出率为98.08%;51例糖尿病患者中包括1型糖尿病患者21例,检出20例,检出率95.24%;2型糖尿病31例,检出31例,检出率100.00%。观察组的甘油三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检验对糖尿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甘油三水平偏高的现象,临床可将其作为一项糖尿病诊断的辅助指标进行参考。

  • 标签: 生化检验 糖尿病诊断 效果观察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毒通络汤联合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应答研究。方法:选取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198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划分为观察组(99例解毒通络汤和阿德福韦)和对照组(99例阿德福韦)。观察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免疫指标、炎性因子的情况。结果:在血清HBV DNA及ALT水平、免疫指标、炎性因子的观察对比中,治疗前,两组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解毒通络汤联合阿德福韦使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和降低炎性因子的作用,将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具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

  • 标签: 解毒通络汤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比值(LSR)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对预测患者生存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外科行胃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及随访资料完整的891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术前明确诊断为胃癌,排除残胃癌及胃其他肿瘤;(2)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3)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如急性冠心病、肝硬化、慢性肾衰等;(4)行胃癌根治术,排除姑息治疗或开腹探查病例;(5)术后病理资料完全,随访信息完整;(6)死亡原因与胃癌相关。取患者入院时采血结果,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对LSR、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率、肿瘤最大直径、碱性磷酸、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取最佳截点。根据LSR截点分组,分析LSR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对不同LSR组别进行总体生存率的比较。并将相关临床因素和LSR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结果LSR的ROC曲线最佳截点为1.43,LSR<1.43组682例,LSR≥1.43例209例。血红蛋白、淋巴结转移率、肿瘤长径、碱性磷酸、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的ROC曲线最佳截点分别为130.2 g/L、18.0%、4.75 cm、68.1 U/L、16.55 U/L、5.58 μmol/L和135.8 U/L。LSR<1.43组与LSR≥1.43组患者比较,年龄(χ2=4.412,P=0.036)、肿瘤浸润深度(χ2=64.306,P<0.001)、组织学类型(χ2=8.026,P=0.005)、碱性磷酸(χ2=8.217,P=0.004)、谷氨酰转肽酶(χ2=33.207,P<0.001)、总胆红素(χ2=14.012,P<0.001)和乳酸脱氢(χ2=63.630,P<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SR<1.43组和LSR≥1.43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31.3%、25.0%和64.9%、24.4%、1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40,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血红蛋白水平、肿瘤TNM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率、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肿瘤长径、谷氨酰转肽酶、总胆红素和LSR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TNM分期(HR=1.605,95%CI:1.332~1.936,P<0.001)、肿瘤浸润深度(HR=1.299,95%CI:1.168~1.445,P<0.001)、淋巴结转移率(HR=2.400,95%CI:1.873~3.076,P<0.001)、淋巴结转移(HR=1.263,95%CI:1.106~1.478,P=0.007)、肿瘤长径(HR=1.375,95%CI:1.134~1.669,P=0.001)和LSR(HR=1.427,95%CI:1.190~1.711,P<0.00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LSR是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检测简单易行,是胃癌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因此,在术前综合治理阶段,应尽可能恢复和提高肝功能状态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胃肿瘤 肝功能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NI及BNP水平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AMI患者和100名健康人群,检测肌钙蛋白I(TNI)和脑钠肽(BNP)变化情况。结果AMI患者组TNI和BNP水平均有一定的升高(P<0.01)。结论针对AMI患者,应严格控制患者的TNI及BNP水平变化并施行护理措施,该法值得临床参考。

  • 标签: 肌钙蛋白I 脑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型碱性磷酸(BALP)检测在儿童缺钙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行碱性磷酸检测的300例儿童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末梢血清BALP测定法对于所有儿童的BALP水平进行检测,并对于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00例儿童中,钙营养缺乏总检出率为53.67%(161/300),其中轻度缺乏89例(29.67%,89/300),中度缺乏47例(15.67%,47/300),重度缺乏25例(8.33%,25/300);男性儿童与女性儿童在钙营养缺乏程度之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P检测具有用血量少、效率高、准确率高、安全方便等优势,对儿童缺钙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 儿童 缺钙 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近年相关病例及数据研究判断血清肌钙蛋白I与心肌谱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诊断方面临床应用可行性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临沂市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观测组,另外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实验的对照参考组。以上相关调研组须按照要求都具有采用心肌谱以及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相关和具体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相关检测组联合检测的指标变化情况与单一指标检测变化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特异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清cTnI与心肌谱的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性及敏感性,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性意义。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肌钙蛋白I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几丁质3样蛋白1(YKL-40)水平,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采集38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同时收集14例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多功能流式点阵仪测定血清中YKL-40以及Th1/Th2/Th17相关细胞因子浓度。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患者组与对照组细胞因子差异;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病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的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采用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价YKL-40预测天疱疮严重程度的能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寻常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YKL-40水平[M(Q1,Q3)][15.22(14.19,15.93)比13.64(13.21,14.63)μg/L,z = -3.88]以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 [2.05(1.49,4.21)比1.57(1.38,1.75)ng/L,z = -2.44]、IL-7 [7.45(5.63,11.63)比3.77(2.21,5.97)ng/L,z = -3.26]、IL-8 [6.59(3.60,14.73)比4.36(2.96,6.53)ng/L,z = -1.96]、IL-2R-α[509.08(386.36,757.67)比336.44(309.86,458.71)ng/L,z = -2.35]和C5a水平[100.35(78.31,140.84)比72.08(37.23,82.08)ng/L,z = -3.04]均显著升高(P < 0.05)。天疱疮患者YKL-40血清浓度随着皮损面积的减少而逐渐降低(r = 0.63,P < 0.001),且YKL-40与病情严重程度独立相关[P = 0.025,优势比:46.54(95% CI:1.61~1 347.19)]。YKL-40区分重度和极重度患者与轻中度患者的AUC为0.783(95% CI:0.613~0.953)]。结论血清YKL-40水平与寻常型天疱疮严重程度相关性强,具有预测寻常型天疱疮病情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 标签: 天疱疮 壳多糖酶 疾病严重程度指数 生物学标记 Th2细胞 细胞因子类 几丁质酶-3样蛋白1
  • 简介: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HBV基因型的构成状况及HBVP区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8月~2011年10月送检的740份HBV感染者血清,采用ABI基因测序仪检测HBV耐药位点和基因型,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740例HBV感染者中,检出HBVB基因型40例(5.41%),C基因型695例(93.92%),D基因型5例(0.68%);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耐药明确相关的位点突变377例(50.95%),其中195例(51.72%)患者既往有明确的应用核苷(酸)类似物(NA)史,在这195例发生耐药的患者中,B基因型12例,C基因型183例,两基因型间耐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他们中包括CHB患者118例,肝硬化患者77例,主要耐药变异模式为M204V+L180M、M204I、M204I+L180M和A181V,两组间ALT、HBVDNA载量和主要耐药变异模式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HBVDNA载量是影响NA耐药的相关因素(x2=0.496,P〈0.001),但耐药与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CHB或肝硬化)和ALT水平无显著性相关;此外,本文还检出多处未知变异位点,如rt64、rt126、rt178和rt129等。结论核苷(酸)类似物的使用将伴随病毒变异的发生,其耐药基因变异位点具有一定的特点及规律性,动态监测HBVDNA载量对早期发现耐药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突变 核苷(酸)类似物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血清转氨酶和心肌谱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轮状病毒检测为阴性的患儿5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转氨酶和心肌的测定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和心肌的各监测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的血清转氨酶和心肌异常,早期监测血清转氨酶和心肌谱变化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血清转氨酶 心肌酶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