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汉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别。狭义的汉学指研究儒学的学问或者明末清初研究经学名物制度、训诂音韵学等的考证学。被大部分国外研究者所接受的汉学,指的是广义的汉学,即“中国的学问”。世界范围内的汉学热已经持续了有一段时间了,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以总结性论文集而言,《汉学与汉语言文学文献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堪称其中精品。

  • 标签: 文学文献研究 汉语言 汉学 世界眼光 东方 大学出版社
  • 简介:本研究从文献年代分布、文献来源期刊分布、主要研究力量分布及研究主题分布4个维度,针对我国深度学习研究展开了文献计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分析。在深入了解了我国深度学习研究的基本现状后,利用SATI软件进行关键词的共词矩阵生成,再通过SPSS软件的聚类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功能绘制出了当下我国深度学习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进而获知其未来的研究趋势。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深度学习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 标签: 深度学习 文献计量分析 SATI共词矩阵 SPSS聚类分析 知识图谱
  • 简介:本文首先探讨在哈密的满语教育,然后介绍关于满语教育的重要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转写,对文献的语言进行分析之后注释一些重要的词。这些文献作为20世纪前时的经书院外的资料,表达了当时民间维吾尔语的特点并且出现在察合台文文献没出现的很多词,这些特点表明此文献在维吾尔语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 标签: 哈密土语 满语教育 满维合璧文本
  • 简介:学界迄今尚未对《清文献通考?经籍考》与《四库全书总目》的关系加以考述,实则《清文献通考?经籍考》解题内容本于《总目》,但在部类、体式的安排上则系折衷马端临《文献通考》及《总目》而来.通过以《清文献通考》中的《子部经籍考》为样本进行分析,可发现《子部经籍考》对《总目》有所扬弃,在这-改编的过程中,在解题的立意、史实、考证诸方面对《总目》皆有所补充与订正.

  • 标签: 《清文献通考》 《子部经籍考》 《四库全书总目》 因革
  • 简介:画院与院画,是两个既密不可分,又各有指向的概念。前者多指画院机构机制,后者多指与画院有关的画家、画作、画风。两宋绘画之所以臻造中国绘画之鼎盛,与当时的画院机制关系密切;研究两宋乃至元明绘画,也不能绕开南宋院画。院画是相对文人画而言的一种画体,有时特指画院画家的作品。南宋定鼎临安,杭州相应地成为文化艺术新都,高宗重建画院,广征艺术人才,院画遂重新焕发生机,并呈现出对北宋绘画有承有变的特色。

  • 标签: 南宋 中国绘画 评介 校释 集成 图像
  • 简介:乳腺癌治疗相关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herapy—relatedmyelodysplasticsyndrome,t-MDS)病例较少见,不易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欠佳,预后不良。现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并发症
  • 简介:生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新的延伸,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生态安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生态安全的定义、国家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加强国家生态安全的对策、生态安全立法、西部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生态安全、生态足迹法等有关文献进行梳理,以期找到研究的切入点。

  • 标签: 国家安全 西部边疆民族地区 生态安全
  • 简介:根据自主设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轻化工程文献检索与专业英语课程为例,对课程教学进行详细的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学内容设计,探索了轻化工程专业特色的文献检索与专业英语翻转课堂教学。该教学模式与传统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显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专业自主学习的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轻化工程 文献检索 专业英语 翻转课堂
  • 简介:m以2002—2015年CNKI收录的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相关论文为基础,运用CiteSpace绘制的知识图谱科学地展示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主题的发展脉络。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经历了一个从规范性原则向实践操作性研究转变的线性过程;研究的热点主题聚焦于多元质量观、质量保障以及教学质量等方面,呈现出继承性和延续性的特点;研究前沿由外延式转向内涵式,体现了研究的发展性和聚焦性特征;高等教育质量研究逐渐形成四大领域,其中以质量保障领航的宏观质量研究备受瞩目。

  • 标签: 高等教育质量 质量保障 文献计量 内涵式发展
  • 简介:血红蛋白E(hemoglobinE,Hb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HbE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形成的双重杂合子,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表现与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相似.可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 标签: 血红蛋白E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诊断
  • 简介:对参考文献与注释两套标注系统的不相容性进行客观分析,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系统和注释的顺序编码系统在一本书中的编排首先是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一套编码;其次是参考文献和注释采用两套编码,由此推论,参考文献的顺序编码制只有在没有注释的前提下才会可行。那么,也可以说现行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仍具有不严密性或者说使用上的局限性。

  • 标签: 参考文献 注释 不相容性
  • 简介:目的首次报道伏立康唑成功治疗1例红色毛癣菌引起的顽固性面部Majocchi肉芽肿,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真菌学检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并总结英文报道病例。方法患者男,50岁,因面部浸润性红斑溃疡5a就诊,取患处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真菌学检查、药物敏感试验及PCR检测。结果诊断:红色毛癣菌致面部Majocchi肉芽肿。治疗:伏立康唑静脉治疗2周改伏立康唑片剂口服,治疗4个月后患者原有皮损基本消退,真菌学阴性,无不良反应。结论Majocchi肉芽肿临床罕见,复杂难治,疗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首次应用伏立康唑成功治疗顽固性Majocchi肉芽肿,为临床治疗难治性Majocchi肉芽肿提供新的诊疗经验。

  • 标签: Majocchi肉芽肿 红色毛癣菌 伏立康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部浸润性生长。组织学上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巢状分布,并见少量黑色素沉积,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梭形,细胞界清,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可见1~2个大的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HMB45(+),Malan-A(+),SMA肿瘤细胞(-),Ki-67增殖指数30%,S-100(+)及Vimentin(+),Actin(-),CD117(-),CD34(-),CK8/18(-),DES(-),EMA(-),SMA(-),及P-CK(-)。病理诊断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与病理均要与转移癌、淋巴瘤等相鉴别,预后不良。

  • 标签: 十二指肠降部恶性黑色素瘤 病理学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清代文学家于刻本别集之外,多有佚作存世。清代诗文文献整理应将辑佚作为重点任务,因为这项工作对于揭示一位文学家创作风格的形成过程、全面地展示作者对反映现实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厘清作者的事迹交游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清代诗文文献的辑佚路径主要有:通过各种古籍目录,包括各大图书馆的电子检索系统,搜辑其人遗存的诸稿本或抄本;到其人家乡所在的市县区或学校图书馆访查;追踪其人的亲友后裔;从同时代人的别集或家乘中寻觅吉光片羽;从当时报刊上去检索;从当今电子网络上去搜集。

  • 标签: 辑佚 目录 网络 稿抄本
  • 简介:在2007年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篇长篇论文——《构建京剧学研究的良好文献基础——京剧文献学论纲》引起了我的关注。此文对京剧文献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发展愿景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认同。

  • 标签: 业内外人士 发展愿景 中国戏曲学院 文献学研究 余叔岩 戏剧旬刊
  • 简介:目的报道1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至硬膜囊背侧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等。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例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诉左下肢疼痛、发胀、麻木20d,加重7d。入院后腰椎MRI示L4~5椎管占位。于2015年1月13日在全身麻醉下行“腰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游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术后3个月,患者术前不适症状明显改善,左侧股四头肌肌力约Ⅳ级,左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双侧跟、膝腱反射阳性。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游离组织为变性髓核组织。结论腰椎间盘髓核脱出游离至硬膜囊背侧临床少见,其MRI常与囊肿、脓肿、肿瘤、血肿相混淆,极易造成误诊;增强MRI表现为“牛眼征”,有助于该病的鉴别诊断;术后病理可明确诊断。该病可采用保守、微创、开放手术治疗,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当出现急性马尾综合征时应积极行开放手术。

  • 标签: 髓核 游离 硬膜囊 马尾综合征
  • 简介:本文从我国档案保护工作的现状出发,论述了档案保护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国家宏观层面的档案事业规划和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的建设经验,提出建设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的构想,特别是探索了其在市场导向、建立基础和跨机构合作方面应该采取的建设方法.

  • 标签: 档案保护 区域性档案保护中心 美国东北部文献保护中心
  • 简介:廖平,字季平,晚年号六译老人,四川井研人。清成丰二年(1852)出生,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任龙安府教授。人民国后,出任成都国学专门学校校长。五四运动前夕,患病退居乡里。民国二十一年(1932)病逝,享年81岁。廖平是近代蜀学复兴的代表性人物,也是全国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

  • 标签: 廖平 大师 蜀学 近代 集成性 成果
  • 简介:《了凡四训》是明清两代具有广泛影响的善书经典,至今仍有很高知名度。现在仅见藏于日本的三部了凡重要文献,其实就是《了凡四训》的祖本。1601年的单刻本《省身录》,是现存了凡善书著述中的最早刻本,也是《了凡四训》首篇“立命之学”的原型;1607年的单刻本《立命篇》,已具备《了凡四训》的雏形;1701年的和刻本《阴骘录》是一部“准汉籍”,其底本为明崇祯三年(1630)刻本,不仅完全具备《了凡四训》的内容结构,而且多出了著名的了凡《功过格》,因此具有很重要的文献价值及思想价值。

  • 标签: 袁了凡 善书 《省身录》 《立命篇》 《阴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