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心理状态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于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行经导管化疗栓塞术(TACE)介入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1例与对照组6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知信行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癌因性疲乏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知识[(25.37±4.20)分]、态度[(34.97±5.12)分]和行为[(32.09±4.53)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7.84±2.38)分、(25.84±3.29)分和(24.37±3.6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3、11.717、10.376,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认知[(11.09±2.34)分]、感觉[(16.54±3.24)分]、情绪[(10.45±2.76)分]和行为评分[(18.02±3.25)分]均高于对照组[(16.73±2.89)分、(24.86±3.91)分、(19.89±3.06)分和(24.73±3.8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846、12.797、17.892、10.339,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SDS评分[(40.92±3.36)分]和SAS评分[(37.86±4.05)分]均低于对照组[(47.29±3.86)分和(45.20±3.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722、10.854,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70.12±3.76)分]高于对照组[(59.54±5.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64,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肝肿瘤 健康教育 放化疗,辅助 抑郁 焦虑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浙江省台州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两组均于出院后6个月评价。比较两组住院主要症状消退时间、干预前后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5.64±1.98)d]、腹痛腹胀消退[(3.84±1.29)d]和首次排便时间[(3.09±1.02)d]均短于对照组[(8.37±2.43)d、(5.08±1.43)d和(4.25±1.20)d](t=4.770、3.527、4.034,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规律(80.00%)和饮食控制(90.00%)均高于对照组(53.33%和60.00%)(χ2=4.800、7.200,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自我责任感[(24.83±1.97)分]、自我概念[(26.59±1.35)分]和健康知识水平[(41.54±2.74)分]均高于对照组[(21.35±2.08)分、(24.08±1.92)分和(37.54±2.09)分](t=5.568、5.857、6.358,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功能[(15.65±1.78)分]、环境功能[(17.89±1.06)分]、社会功能[(16.89±1.43)分]和心理功能[(16.08±1.46)分]均高于对照组[(13.18±1.40)分、(15.73±1.28)分、(14.34±1.92)分和(12.34±1.29)分](t=5.974、7.119、5.834、10.514,均P<0.05)。结论基于健康意识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胰腺炎 健康教育 自我效验 自我护理 生活质量 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的多学科协作延续性护理模式对肝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 选择浙我科肝癌术后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延续性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公众平台下的多学科协作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希望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采取积极的行动及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多学科协作 延续性护理模式 肝癌术后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口腔修复过程中运用牙体预备的干预价值。方法:项目课题计算资料源自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8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修复的 96例患者对应调查内容,予以分组干预选择随机数字表方法,各个组别纳入 48例,观察组采取四手操作方式,对照组采取独立操作方式,调查模型牙预备达到标准总体占有百分率、对于口腔修复情况满意总体占有百分率、口腔修复操作总体用时。结果:观察组模型牙预备达到标准总体占有百分率较对照组涉及样本统计资料上升( P<0.05);观察组对于口腔修复情况满意总体占有百分率较对照组涉及样本统计资料上升( P<0.05);观察组口腔修复操作总体用时较对照组涉及样本统计资料下降( 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过程中采用四手操作方式实行牙体预备工作显示较好干预功效。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体预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