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超声检查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在我院经产后病理或临床证实为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32例患者超声资料,利用二维超声观察胎盘的着床位置,与宫颈内口关系、大小、内部回声,胎盘与肌壁间关系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等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瘢痕子宫前置胎盘植入的孕妇中,产前彩超诊断为29例,漏诊为3例,准确率90.6%(29/32).结论:准确掌握瘢痕子宫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声像图特点,能提高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对提高孕妇产前风险评估及正确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超声诊断瘢痕子宫合并胎盘植入的临床特异性与灵敏度较高,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瘢痕子宫 胎盘植入 彩色多普勒 超声诊断
  • 简介:妇女拥有两个子宫并不稀罕。据估计,每1000名妇女中可能就有1名妇女会有两个子宫,而在这千分之一的双子宫拥有者中,能同时在两个子宫里怀上孩子的人却极其罕见。据说,在过去50年里,这样的双子宫妊娠还不到70例!而更为罕见的是,在两个子宫里同时怀上3个孩子,这样的例子迄今为止还只发现一例!

  • 标签: 孩子 妇女 估计 妊娠 子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在围术期子宫肌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围术期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康复护理 子宫肌瘤 应用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EC)起源于子宫内膜上皮,是女性生殖系统的第二大恶性肿瘤。早期筛查诊断及准确判断癌症转移情况对于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子宫内膜癌标志物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研究经腹和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对比情况,用以判别何种检查方式可以更加全面的诊断子宫肌瘤,避免导致误诊和漏诊。选取山东省立三院从2021年6月到2022年3月之间入院并确诊患有子宫肌瘤病症的40位患者,同时进行经腹部彩超和经阴道彩超的检测,将两次彩超结果进行对比。经阴道超声检测诊断结果的总体准确性较经腹超声为高,经阴道超声检测对子宫肌瘤检测的结果远远大于经腹超声,但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的准确性远优于经腹超声。

  • 标签: 子宫肌瘤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探讨MRI与CT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研究,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1月天津市宁河区中医院收治的疑似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4位患者,均进行CT和MRI检查技术的诊断联合应用,将他们CT的影像学资料称为CT组,将他们MRI的影像学资料称为MRI组。本次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统计CT及MRI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结果。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CT MRI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出血量要加强留意,在出血量明显增加时,应该及时就医,失血过量引起严重贫血时,甚至还需要输血。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女性可以将自身的月经周期和功能性出血情况记录在备忘录上,对自身的身体状况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就医看诊时也能为医生提供必要的确诊依据。在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身体的凝血机能出现问题时,应该立即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有无出血症状,如鼻腔、皮肤以及消化道等,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引起的凝血机能障碍应该立即就医,检查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是否低于正常值,并根据医生的处理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

  • 标签: 综合护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安全性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蒙医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基础上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2月—2020年1月于科室接受治疗并符合研究基本要求的71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采用数字双盲分组法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4)。两组治疗方案一致,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4.59%(35/37),对照组为88.24%(3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100.00%(37/37),高于对照组的91.18%(3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蒙医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确切,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可进一步缩短治疗进程并推动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值得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蒙医药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接受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从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择,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确定研究对象,选取人数为90例。在运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明显的凸显出该方法的效果,以对比的研究方式为主,使用计算机将患者排序后,设立研究组和参照组两个小组,将90例患平均分配至两组,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时使用剂量为12.5mg,研究组中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时使用剂量为6.25mg;治疗后观察患的详细情况,如用药厚度和止血时间,并记录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反应情况,将以上数据统计后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疗效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用药后止血时间与参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15.56%(7/45)比4.44%(2/45)},该结果相比,研究组具有优势,差异十分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状态,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在今后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小剂量 米非司酮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