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竟然”是典型的反预期标记,它所在的语句传迭的是反预期信息。“竞然”可以标示反预期信息,具有表达说话人“惊讶或意外”的语用功能。与“竞然”相关的预期有明确预期与潜在预期两种。以“竟然”为代表的意外类评注副词是汉语中表达反预期的重手段,其本身便隐含着反预期义,它们表达反预期的明示度与偏离预期度都极高,主传达的是与说话人预期,或包括说话人在内的大众规约性预期相反的反预期信息。

  • 标签: 反预期标记 竟然 意外类评注副词
  • 简介:近十年来,反预期标记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受Heine和Traugott的启发,学者们从“反预期”的角度重新看待汉语某些词和格式的作用,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语言现象。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反预期标记的范围和分类、是否存在预期标记、“反预期”与词句辨析、反预期标记的源流等问题展开。反预期标记体现说话者的视角和态度,语用推理在其演变中起主导作用,这些已经是学界的共识。目前学界对反预期标记的界定存在若干误区,这影响到相关研究的水平和深度。

  • 标签: 反预期标记 范围界定 主观性 语用推理
  • 简介:从篇章功能角度对两者进行辨析,力求进一步地揭示同属于反预期范畴的语气副词"偏偏"和"反倒"各自深层的语义特征和找出制约两者替换的语义条件。"偏偏"和"反倒"在辞典释义中均含有"相反"之义,但不同的是前者强调偏离预期即可,而后者更侧重的是预期的对立面。只有当"偏偏"表示与预期相对立的情况时,两者才可以互换;当"反倒"用于反递句式时,也即表示与预期对立面程度更深的结果时,一般不能与"偏偏"互换。

  • 标签: 偏偏 反倒 语气副词 篇章功能 语义特征
  • 简介:语气副词“一(壹)”在上古汉语中可以表示程度超出说话者的预期。文章考察分析后认为,这种功能的“一(壹)”搭配表程度义的谓语,其所在的句子负载感叹语气,不出现于对比语境。这些共时分布特征是反推“一(壹)”的来源和语法化轨迹的重要依据。“一(壹)”的意义经历了“一(个)〉一(类)〉同样〉一概〉完全〉肯定〉竟然”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壹)”的客观数量义淡化,主观性增强。

  • 标签: 语气副词 “一(壹)” 偏离预期 分布特征 语法化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