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初,那时应老同学相约到福州,其家中挂一幅漆画,观后让我惊叹不以。几条色彩鲜艳的金鱼,有的摇头摆尾嬉戏着,有的探出水面嚼食着小叶,真是太美了,就像是活了一般。便问这作品从何得来,老同学说:“这是一位刚从艺术校毕业的学生所做,作品的表现技法是福州漆艺中的暗金鱼,但把技法用得如此到位甚是稀少。他说作者手中的好作品还多得很。”

  • 标签: 艺术家 成果 表现技法 作品 福州 金鱼
  • 简介:2009年1月10-11日,“第三次空间与行为研究会”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举办。本研究会是跨学科的、自发成立的、以实质性学术交流为主的相关学者的聚会,于2007年在香港浸会大学召开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在全国地理学年会上召开第二次会议。经过前两次会议的积淀,本次会议的规模和影响进一步扩大,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和建筑学领域研究空间与行为的36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 标签: 行为研究 第一次会议 成果 香港浸会大学 城市规划 专家学者
  • 简介:清代蒙古族游牧经济研究是清代蒙古族经济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清代蒙古族游牧经济历史的发展变迁状况及其在清代总体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游牧经济发展中的相关历史经验及新问题。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清代蒙古族游牧经济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基本史料进行专门的梳理与分析,以便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 标签: 清代 北部蒙古 游牧经济研究 基本成果 史料
  • 简介:作为中国边疆研究的新成果,"云南大学中国边疆研究丛书"由人民出版社陆续公开出版发行(32开本,平装),该丛书由林文勋教授担任丛书主编,目前已推出14种共计22册,尚有李大龙编审的《从天下到中国——多民族国家疆域理论解构》、林文勋教授主编的《"南方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协调发展研究》等即将出版。

  • 标签: 边疆研究 云南大学 中国 丛书 成果 边疆学
  • 简介:孔祥军新著《汉唐地理志考校》,对汉唐正史地理志及唐宋地理总志进行校理,纠文本之讹,正史文之谬,辑失佚之地志,探史志之史源,考其断代,辨其书例。在对地理志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孔氏考汉代三辅称谓沿革,盐、铁官之分布,新莽改亭之通例,北魏政区之沿革,并对隋代关官、水道和唐代诸渠进行了辑录和考察。本书以文献考校和政区地理研究为主,广涉经济地理、交通地理、军事地理、佛教地理等诸多领域,重视学术传承和海变,善用图、表的方式来明晰思路脉络,为汉唐地理研究之佳作。

  • 标签: 文献 辑录 图表 学术传承
  • 简介: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用地从城市相对边缘区域变为核心区块,用地中的建筑也随之发生变化,面临着或拆除,或迁出,或改建的命运,如何实现用地新外部条件下建筑生命周期地延续,如何从空间设计角度使得地块的发展能契合城市更新生长的脉搏以获得新的生命活力是建筑师面临的新课题。以杭州某地块废弃工业建筑为出发点,探索从城市角度进行废旧建筑再利用的可能方式,通过连续两年同一毕业设计题目设计成果对比,反思在城市背景下进行废弃工业建筑更新利用的关键点,以期对其他同类项目有所借鉴意义。

  • 标签: 废弃工业建筑 再利用 城市更新 公共空间 废墟
  • 简介:南水北调工程沿途穿越楚文化区、齐鲁文化区、燕赵文化区等中国古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区。文物保护工作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涉及北京段全长约80公里,穿过北京市房山区大石窝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周口店镇、城关镇、青龙湖镇和丰台王佐乡等。输水管线之下分布有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在国家发改委、国调办和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文物管理所等单位的指导配合下,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工作队经过10个月的发掘,完成南水北调

  • 标签: 南水北调中线 房山区 清代墓葬 发掘 一期工程 遗址
  • 简介:华南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研究成果简介曾宪珊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系于1994年建立了历史地理研究室,这是由于历史地理学在华南师大向是重点科研方向,建国40多年来,名家辈出。如以台湾历史地理研究知名的吴壮达(已故)教授,以南海诸岛历史地名研究知名的刘南威教...

  • 标签: 历史地理 华南师范大学 成果简介 珠玑巷 研究室 历史自然地理
  • 简介:<正>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在现代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城市的旅游作用更加突出,城市旅游开发已日益成为投资者和政策决策者们的关注热点,引起社会的普遍重视。但是,在城市旅游开

  • 标签: 城市旅游功能 旅游者 城市旅游业 接待服务设施 接待能力 城市旅游开发
  • 简介:三峡工程淹没区的文物多达1200余处,三峡文物的保护和抢救性发掘是20世纪世界最大的文物工程。目前,135米蓄水区的文物考古成果已经全面验收。众多的考古成果不仅为认识三峡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提供了新的视野,也为三峡旅游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本文以考古学新证据揭示三峡文化的深层结构,提出了考古成果向旅游产品的转化途径,对新三峡遗产廊道的时空构建进行了探讨。

  • 标签: 三峡 文物 旅游产品 转化途径 遗产廊道
  • 简介:本文从科学文献、学术会议、科学考察方面入手概括了东北亚区域合作与图们江地区开发的研究过程,从中分析了科学研究与实践和社会利益的相互关系及发展,指出今后研究重点和文献工作重点应放在国际关系动向及重大项目论证上。

  • 标签: 东北亚 图们江 区域合作 区域开发
  • 简介:中国的古塔多姿多彩,巧夺天工,宛如一颗耀眼的明珠,镶嵌在祖国锦绣大地上,而矗立在山西大地上的古塔,风格各异,造型不同,成为山西风光名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山西 中国 组成部分 古塔 文化评价 名胜
  • 简介:本文试图从"心理——行为"这一侧面入手,研究旅游者对旅游资源的"感应——认知"旅游景观的认知构成、旅游景观的认知评价,以补充研究旅游资源的调查统计方法以及弥补传统方法对旅游资源研究的偏颇与不足.

  • 标签: 旅游景观 认知构成 评价
  • 简介:从社会建设的视角出发,以公平、包容为主要原则,从政府治理、社会公平、社会保障、社会安全四个方面,对我国287个城市的和谐度进行客观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城市和谐度整体偏低,相对于“北上广”等特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和谐度较高。城市和谐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高,东中西部地区差距明显,西部偏远地区基础薄弱。和谐城市评价中的四个方面都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未来,需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社会建设为主要手段,促进我国城市和谐程度的提高。

  • 标签: 和谐城市 社会建设 评价
  • 简介:"乡愁"涉及空间和地方,且与人之情感密切关联,故关于乡愁的研究与地理学密切相关。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指引人们的空间实践。文化地理学的任务之一则是从文化上理解和评判空间和地方的现象。本文分析立场是人文主义地理学,以及由之派生的道德地理学。本文从空间和地方两个维度分析乡愁的背后的道德,并列举了较为成功的乡愁实践案例。归纳出的结论有三:第一,乡愁的道德具有大小、距离、移动性的空间维度。第二,乡愁的道德具有身体层面、经验层面和社会建构层面的地方性质。第三,无论是空间道德评价还是地方道德评价,都在回答对自己、对他者、对自然的态度,在评判留住乡愁的空间规划实践是否"合理"。本文最后提出了文化地理学关于乡愁空间道德和地方道德的分析框架,以供读者讨论。

  • 标签: 乡愁 空间 地方 道德
  • 简介:基于武汉市统计年鉴和2011年的问卷调查,利用ArcGIS工具,采用相关空间分析方法,构建总量职住比、独立系数、外出通勤率和外来通勤率的综合职住指标体系,对武汉市职住空间特征和职住匹配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以向心城镇化发展为主,人口和就业集中在中心城区内;城市居住以中央活动区为中心呈现出向外居住用地比重逐渐降低的特征;就业表现出向心集聚的单中心结构,次级就业中心还未形成,但就业聚集区开始向外扩散;虽然武汉市具有形成多中心结构的地理基础,但当前单中心城市结构特征明显;城市通勤以步行和传统公共交通为主,大多组团通勤都发生在邻近组团内;主城区职住失衡状况不明显;新城组群独立性较强,与中心城区联系松散。

  • 标签: 职住空间 职住特征 职住空间匹配
  • 简介:景观美学评价是景观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将主观评价法纳入科学的景观评价体系,该方法的"客观性"必须得到证实。本研究试图证明,在进行主观整体评价的过程中评价者同时也对景观的某些客观属性进行认知,且这种认知可以定性为"客观"。按照事先设计的评价流程,六名学生参与了现场景观调查,并完成格式化的评价内容。研究发现:(1)在景观美学评价中,整体美学评价评价者对某些景观美学属性的认知判断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包括视觉舒适度、开阔度、景观特有性、景观多样性等。(2)评价者的认知判断可以精确地反映视域大小及平均景深等客观的景观属性。

  • 标签: 景观美学评价 景观客观属性 视觉景观感知 武汉
  • 简介:本文首先运用遥感与GIS技术,选取岸线前沿水深、岸线稳定性、岸前航道水域宽度和后方陆域场地宽度4项指标对安徽巢湖沿江岸线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安徽长江巢湖段一、二级岸线比例高,适合建港和发展工业、仓储的岸线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其次在GIS平台上摸清了岸线资源的利用情况,确定了各级岸线资源的空间分布与功能划分。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巢湖沿江港口建设的总体功能定位与空间布局。最后给出了长江巢湖段岸线开发与港口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岸线资源 评价 港口发展 巢湖
  • 简介: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呈显出主体多元化、内容多维度化、机制市场化和战略空间细化的趋势。与此同时,现行区域发展战略存在若干不足,有追求政策优惠忽视制度创新的倾向,区域发展战略之间缺乏宏观整体性衔接,阻碍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远未取得突破,区域发展战略仍过于强调效率目标,对不发达地区关注不足。因而,未来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不应追求数量,要注重是否真正有利于实现区域的改革创新;亟需制定一个全局性区域连接发展规划,或者以整合发展的理念对现有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进行统筹管理;中央应制定和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保障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区际自由公平贸易;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区选择应更注重公平目标。

  • 标签: 区域发展战略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 简介: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评价与分类是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再利用的前提。结合南京市点状历史文化资源评价与分类的实践,从工作方式、评价因子、分级体系等方面,论述如何建立科学的历史文化资源分类评价体系。

  • 标签: 点状历史文化资源 评价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