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南岭中、新生沉积盆地广泛发育,在空间展布上具SE-NW向分带、NE向雁行展布的特征。盆地先后经历了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基底(AnMz)、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T3-J1E)、裂谷盆地(J1L-J2)、NE向构造域对EW向构造域的置换改造(J3-K1)、大规模伸展断陷(K2-E)和挤压抬升剥蚀(N-Q)等六个阶段。不同时代形成的沉积盆地类型不同,其形成与演化除早期(T3-J1E)前陆盆地受太平洋板块和印支陆块联合作用(后碰撞期构造作用)外,多数盆地与太平洋动力体系下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有关,形成于拉张的大地构造环境,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和改造。

  • 标签: 新生代 盆地特征 南岭 地球动力学背景 大地构造环境 前陆盆地
  • 简介:中国东南部是否存在地幔柱、地幔柱作用及其标志是华南地区研究的热点。多数学者认为,几乎所有的大陆拉张、打开事件都与地幔柱有关。研究表明,中、新生以来中国东南部出现的几次规模较大的构造一岩浆活动,以壳幔岩浆活动为主,伸展构造活动强烈。中、新生沉积盆地中发育的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A型花岗岩、基性岩脉、橄榄闪长岩和霞石正长岩等张裂性岩套,为本区地幔柱构造提供了较多的地质、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证据。

  • 标签: 中国东南部 地幔柱构造 新生代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物理证据 岩浆活动
  • 简介:1991年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的AAPG年会上,举行了题为“1990—2000年大油气田”的两场专题讨论会。这是40年来第四次举行每十年一次的专题讨论会,每一次专题讨论会都要对大油气田发现进行总结,并出版AAPG专题文集,详细介绍这些油气发现的地质条件:

  • 标签: 大油气田 专题讨论会 AAPG年会 年代 科罗拉多州 地质条件
  • 简介:研究表明,闽西-赣南地区存在一个后碰撞造山的早、中侏罗世陆相盆地带。东起福建永定,经江西寻乌到龙南,断续延伸250km,宽约60—80km。受后期构造破坏和花岗岩浆侵入的影响,现呈肢解散碎的残留盆地面貌。盆地边界特征和盆区岩层的节理测量统计结果反映该区经历过一个非常复杂的演化过程。第一期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近S—N向的水平挤压,推测和后碰撞造山期的区域构造背景有关;第二期从早侏罗世晚期开始,由原先S—N向的水平挤压转变到S—N向的垂向挤压、近E—W向水平伸展,揭示出本区裂谷盆地的深部原因;第三期为区域规模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SE—NW方向挤压,推测与太平洋板块的远程效应有关;第四期为晚白垩世开始的近E—W向挤压、W—N向伸展,对应于发育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强烈伸展断陷盆地作用。中侏罗世强烈的拉张-断陷作用导致盆区大量双峰式火山岩的喷发,其基性端员玄武岩的锆石溶解U—Pb年龄为170±1Ma,酸性端员流纹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165±2Ma。在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上,流纹岩具有高的SiO2、Al2O3、K2O含量,ANKC值>1.1;轻稀土富集、稀土总量高,铕亏损,具明显Eu负异常;富集Rb、Th,贫化Ba、Ti、P、bib、Zr等特点,属富钾过铝火山岩类。与之共生的玄武岩则以富硅贫碱为特征,轻稀土轻度富集,铕异常不明显;弱富集Rb、Ba、Th、Ce,贫Nb、Zr、Y,配分样式呈上凸型,属拉斑系列玄武岩类。反映一种后造山的陆内裂谷环境。闽西-赣南地区盆山格局的形成经历过多期地球动力学演化:前中生近E-W向古亚洲构造域的基底阶段,晚三叠世到早侏罗世的陆相磨拉石前陆盆地阶段,早侏罗世晚期-中侏罗世早期的裂谷盆地阶段,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太平洋构造域对本区的置换和改造阶段,包括早期的火

  • 标签: 地球动力学背景 新生代盆地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地球动力学演化 火山-岩浆活动
  • 简介:受新生大地构造演化分区及古地理、古气候分区的控制,我国新生盆地发育5类生物气藏基本形成模式。第一类是西北部山间大型走滑挤压坳陷盆地的高原、高纬度、高海拔、寒冷、干旱气候下的内陆成化湖、盐湖生物天然气藏;第二类为西南部山间的超小型走滑拉分裂陷盆地热带、亚热带潮湿气候下的内陆微咸水、淡水湖成因的生物天然气藏;第三类为东南沿海亚热带平原、河口湾相、大型三角洲相区第四系生物天然气藏;

  • 标签: 中国 新生代 生物天然气藏 形成模式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型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造山带中新生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结论认为:天山地区中生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型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新生代盆地 板块构造 盆地动力学 砂岩型铀矿床 地球动力学机制
  • 简介:以板块构造、盆地动力学、砂岩型铀矿理论为指导,对天山造山带中新生盆地改造形式、构造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中新生以来,受欧亚大陆南部多次构造活动、板缘增生及印度板块俯冲碰撞的影响,区内盆地遭受多期构造抬升剥蚀、冲断推覆及叠合深埋等形式的改造,其改造程度因盆地所处构造环境差异而有别。分析了盆地改造与砂岩型铀成矿的关系,认为天山地区中生初期(J1-2)稳定的板内伸展构造环境断(坳)陷盆地沉积构成了该区重要的产铀建造层;晚白垩世以来多期构造抬升(沉积间断)期是砂岩型铀成矿的主要时期,盆缘相对稳定的构造抬升掀斜作用形成构造斜坡带是铀成矿的有利地区;而盆缘强烈挤压改造(陆内A型俯冲造成)的冲断推覆区及挠曲沉降形成的叠合深埋区不利于砂岩型铀成矿。

  • 标签: 天山造山带 中新生代 盆地改造 砂岩型铀矿 矿床成因
  • 简介:利用时移或四维地震数据可以确定未波及和未采出油气的分布并优化加密l井井位,从而增加储量和提高采收率。四维地震还可以通过减少油藏地质模型和流动模拟的不确定性、优化完井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干井的数量来降低作经营成本。四维地震简单地讲就是在在产油气田内开展多次地震测量。由开采引起的饱和度和压力的变化一般会引起地震响应的变化。

  • 标签: 四维地震数据 技术 工具 油藏地质模型 不确定性 流动模拟
  • 简介:伊犁盆地(图1和2)是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和中国西部的天山山脉有关的一个新生小型继承性盆地(Allen等,1991;Graham等,1993)。该盆地沉积的非海相新生地层完好地出露于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准加里阿拉套(DzhungarianAlatau)南部山麓的阿克套(Aktau)山及其周围地区(图1和2)。

  • 标签: 伊犁盆地 新生代地层 湖泊沉积 东南部 天山 山脉
  • 简介: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乌伦古坳陷多年来沿用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开始凸显其不适应性。文章对原方案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根据近年来钻探和地震解释成果提出了新的构造单元划分方案。新方案以中生沉积背景为主要依据,将乌伦古坳陷划分为红岩断阶带、索索泉凹陷和乌伦古南斜坡3个二级构造单元。与原方案相比,新方案中的乌伦古坳陷面积有所扩大,斜坡带的界定使坳陷的形态及含油气差异性更趋合理。

  • 标签: 构造单元 中生代 乌伦古坳陷 准噶尔盆地
  • 简介:文章分析了中国北西部中新生盆地几十年来铀矿找矿勘查、地质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北西部中新手盆地找矿勘查程度比较低,中新生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潜力比较大,提出根据盆地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勘查工作程度,分别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找矿勘查工作对策。

  • 标签: 中国 中新生代盆地 找矿勘查 地浸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潜力 成矿地质
  • 简介:一前言近年来,在地球上很多地质流体中已经检测出了显然是无机成因的甲烷和其他轻烃。这些化合物在很多种地质环境中都有发现,包括海底热液系统、从陆壳到洋壳的结晶岩裂缝网络以及蛇纹石化岩石中的气渗区(例如,Abrajano等1990;Kelley1996;SherwoodLollar2002,2008;Fiebig等2007,2009;Proskurowski等2008;Taran等2010b)。认识这些化合物的起源对于很多研究课题都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全球碳循环、地下深处生物的分布(Gold,1992)和生命的起源(Martin等,2008)等。甚至有专家称,无机来源是全球油气戚的主要贡献者(Gold1993;Glasby2006;Kutcherov和Krayushkin2010;Sephton和Hazen2013)。虽然大多数专家都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似乎至少有部分油气藏可能含有无机成因的烃类。

  • 标签: 无机成因 地球深部 实验室模拟 生烃 海底热液系统 全球碳循环
  • 简介:从板块构造演化、盆山相互转换关系入手,对中新生盆地构造特征、构造式样及构造演化历史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重点对新构造运动阶段的构造运动形式、造山幅度及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区中生盆地是在晚古生代褶皱基底之上多阶段发育起来的中、小型山间断(坳)陷式盆地(群),盆地形态及展布规律受基底构造控制。新构造运动总体以差异性断块抬升为主,垂向抬升幅度适中(500-1500m),属于天山造山带东延的亚造山区范围。盆地后期构造运动具有南(西)抬、北(东)断的特点,盆地西南翼往往发育有一定规模的构造斜坡带,具备形成层间氧化带型铀矿的构造条件。

  • 标签: 新生代 北山盆地群 新构造运动 砂岩型铀矿床 成矿作用
  • 简介:通过叙述不确定度理论在油气勘探开发实验中的具体应用,运用不确定度理论分析了实验结果精确度的各个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实验流程、合理设计实验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不确定度理论不仅适用于实验方案、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的优化选择,还能广泛地适用于诸如储量计算、产能评价等油气田勘探开发的各个领域,不确定度理论不仅对于实验资质认定方面有着重要意义,还对油气勘探开发实验的深入研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油气 勘探 开发 实验 不确定度
  • 简介: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科技信息是该院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油气勘探开发科技信息动态的窗口,并通过科技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和传递.及时引进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新理论、新成果.为油气生产科研和决策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科技信息 研究院 油气田 公司 西南 油气勘探开发
  • 简介:利用来自五口探井和三块海底岩心的磷灰石裂变径迹(AFT)和镜质体反射率资料,研究了勘探程度比较低的美国楚科奇(Chukchi)大陆架的热史。在该大陆架的东北部,Chevron-1Diamond井中三叠系地层记录了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及其后的冷却作用(可能发生在三叠纪一中侏罗世),这可能是与加拿大盆地裂谷作用相关的一段热史。赫勒尔德(Herald)穹隆前缘逆冲断层上盘中剥露的侏罗系地层,可能记录了楚科奇褶皱冲断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构造埋藏作用,其后是发生在104±30Ma的快速剥露作用,致使地层接近地表温度。这段收缩构造作用历史与楚科奇前陆热成熟度比较低的白垩纪一新生地层中的继承性裂变径迹年龄非常一致,这为剥露作用年代的确定提供了辅助证据,并揭示了源一汇关系(source—to—sinkrelationship)。在楚科奇前陆中部,Shell-1Klondike和Shell-1Crackerjack井的复原AFT样品的反演模型揭示,冷却作用使地层温度从古温度的最高值下降了数十度,最高温度可能出现在从大约100Ma-1]50Ma之间的任何时间,而冷却作用一直持续到了30Ma。类似的热史与来自楚科奇地区其他井(Shell-1Popcorn、Shell-1Burger和Chevron-1Diamond)的部分复原AFT样品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且从区域地质证据来看,它们也是可能存在的。基于由区域地震反射资料确定的地质背景,我们解释认为,这些反演模型反映了晚白垩世楚科奇大陆架中部的周期性埋藏和剥蚀幕,可能还局部叠加了与地表温度下降有关的新生冷却作用。区域上,我们解释认为,这段运动学历史反映了在Chukotkan造山带收缩构造作用的最后阶段,楚科奇大陆架发生过中等程度的扭压变形(持续到-70Ma),其后在白垩纪末和新生楚科奇大陆架进入新一轮的沉降。在这段地质历史时期,整个楚科奇大陆架上B

  • 标签: 地质历史时期 新生代地层 剥露作用 埋藏作用 大陆架 白垩纪
  • 简介: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实验建于1953年。经过50余年的发展和建设,实验已建成学科配套、分析检测手段齐全、检测技术先进、人员配备合理,且具有一套成熟的低孔低渗致密岩石油气藏物性分析技术、气田开发实验技术和泡沫排水采气技术的实验

  • 标签: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 勘探开发 实验室 研究院 检测技术 人员配备
  • 简介:为军工铀矿地质服务的实验,正常运行时是放射性工作场所,向周围环境排放气载、液态和固体流出物的污染源(区),各种辐射参数超出本底水平和国家限值,实验停运后应及时进行退役治理和环境整理。铀矿地质实验经退役治理后,各项辐射指标均降低到国家标准(限值)以下,达到本底水平或接近本底水平。将还给当地居民一个清洁、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使当地居民安居乐业,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 标签: 实验室 污染 治理 国家限值
  • 简介:计算机应用研究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下属的一个重要拄术支撑.始建于70年二十多年来,培养和建设了一支集计算机管理、计算机技术服务和科研为一体的高技术队伍现有员工30余人,主要负责各类计算机系统管理、面络管理、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图形图像处理、机房场地及UPS电源管理、

  • 标签: 计算机应用 勘探开发 研究室 研究院 油气田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