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封包辨证护理与中药热敷辩证护理对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从我科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来我科 接受颈椎病治疗的患者中选取 70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中药热敷 辩证护理,研究组采用中药封包辨证护理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 88.6%)明显高于对照组( 74.3%),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封包辨证护理治疗效果好于热敷辨证护理治疗,在治疗颈椎病中起到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封包 中药热敷,辨证护理 颈椎病 效果
  • 简介:中医学的理论是以脏腑为核心,脏腑在疾病发生、演变中具有自身的变化规律;脏腑辨证在诸辨证方法中居核心地位,本文在简约分析的基础上,示例肺系疾病、脾胃疾病中脏腑辨证的具体运用;扼要阐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脏腑功能 辨证体系 核心地位
  • 简介:辨证准确与否,是临床疗效的关键。现在临床上不辨证、不会辨证辨证不准、辨证结论不统一等情况严重存在。证候规范应明确证、症状、体征、证候等概念,认识中医获取证候的特色,正确诠释、理解证候。

  • 标签: 证候 中医 临床辨证 临床疗效
  • 简介:《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是汉代张仲景在《素问·热论篇》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完善起来的一套综合性辨证大纲。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辨证则是概括了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等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结合参考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致病原因的性质,病位所在的浅深,病势演变的进退缓急,对临床各种证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紧扣其证候特点,从而辨到了病情的性质、病位的所在、寒热的盛衰程度、正邪的消长态势,而予以立法、处方、遣药。

  • 标签: 张仲景 《伤寒论》 六经辨证 八纲辨证
  • 简介:对120例眩晕症患者按中医辨证,分为肝阳上亢型,痰浊中阻型、气血亏虚型、瘀阻脑络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不足型诊治。结果痊愈率为72%,总有效率为93%。各型痊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辨证正确,各型均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眩晕 中医药疗法 中医神经病学
  • 简介:目的:介绍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各种方法,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方法:详细介绍中医对产后缺乳的辨证论治、传统疗法及哺乳教育。结论:根据产妇出现产后缺乳的情况,针对病因,辨证施治,悉心护理,绝大多数是可以治愈好转的。

  • 标签: 产后缺乳 辨证论治 传统疗法 哺乳教育
  • 简介:臁疮是发生在胫部内臁或外臁的慢性溃疡性疾病,此病以溃后经久难敛或虽敛而易复发为基本临床特点,俗称"老烂脚"、"裤口毒",临床治疗比较困难.一般初起先痒后痛,红肿成片,以后就溃烂流水,疮口深陷,肉色灰白或暗红,边缘高起,四周皮肤较黑,僵硬或脱屑,疮口中常常分泌出有臭味的薄脓或血水,患肢常伴有静脉曲张并有踝部及小腿发生浮肿.我们自1995年至2005年辨证治疗臁疮108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臁疮 辨证分型 内治法 外治法
  • 简介:随着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发展,社会竞争、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等诸多压力,以及物理、感染、创伤、手术等因素导致急性肠道功能衰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 标签: 急性肠道功能衰竭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据统计有7.5亿人曾感染过HBV(占全国人口57.6%),其中慢性:HBV感染者约7.2亿,慢性感染者中75%-25%最终也将死于与HBV相关的肝病,如肝硬化和肝癌,我国每年约30万例因乙型肝炎相关死亡,占传染病死亡第一位。自古以来,中国传统医学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直到目前为止,中医药独特的辨证方法在慢性乙肝的治疗方面仍处於主导地位。

  • 标签: 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乙肝 慢性乙型肝炎方 HBV感染者 中国传统医学 高发地区
  • 简介:肛瘘是发生于肛门附近及直肠下部的瘘管。形态上由内口、外口和瘘管三部分组成。内口多数在肛管齿线附近的肛窦内;外口在肛门周围皮肤上,有时不止一个;瘘管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40岁的人发病率较高。病程自数月至数十年不等。主要症

  • 标签: 肛瘘 治疗方法
  • 简介:硬皮病是一种以皮肤及各系统胶原纤维硬化为特征的结缔组织疾病,临床可分为局限性硬皮病和系统性硬皮病二种类型。相当于中医“痹证”范畴,见皮肤干槁而发硬,状如制革,张口闭目受阻,合于经文所述“皮痹”;肌肉消瘦,不能屈伸,合于“筋痹”、“肉痹”;全身骨节酸痛,骨萎缩变形合于“骨痹”。此病可损害多个内脏器官,甚则危及生命,治疗起来相当棘手,正确地辨证论治可有效地提高疗效,使病情好转乃至痊愈,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硬皮病 气血亏虚 脾肾阳虚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笔者师承多位著名中医,吸取诸师辨诊经验,效于临床。今撷其在妇科疾病方面的辨诊经验介绍如下。1临产推断诊中指《景岳全书·妇人规·产要》云:“试捏产母手中指本节跳动,即当产也。”认为医者诊查孕妇时,用手指接触孕妇中指腹面正中搏动的微细血管,可以推断出临产时间,若搏动强而有力,来去充盈圆滑,为临产2周之兆。

  • 标签: 中医妇科病 辨证方法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医门法律》是清初著名医家喻昌所著。喻昌,字嘉言,江西南昌府新建(今南昌市新建县)人。因新建古称西昌,故其晚年自号西昌老人。喻氏成年习儒,攻举子业,然仕途不顺,遂削发为僧。出家期间,兼攻医术,悉心研究。后蓄发还俗,游历苏浙皖赣等地,定居于江苏常熟虞山脚下。

  • 标签: 《医门法律》 脏腑辨证
  • 简介:湿疹是一种瘙痒性丘疹水疱,具有多形性(有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结痂、肥厚、脱屑、皲裂等多种皮肤损)、对称性、反覆性、渗出倾向性等四种特徵,占皮肤科门诊量的15%至30%,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属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西医将湿疹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期,而按形态、部位的分类则更加繁杂。

  • 标签: 中医辨证施治 湿疹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皮肤科 亚急性 瘙痒性
  • 简介:失眠,中医谓之“不寐”,是以阳不入于阴所引起的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病证。轻者入寐困难,有寐而易醒,有醒后而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介绍了治疗失眠患者三例的辨治经过。

  • 标签: 失眠 中医辨证 验案
  • 简介:用大黄煎剂热敷静脉曲张的患肢,即中医外治法中的溻渍疗法,此法具有疏通经脉、调节气血的作用。将大黄煎剂反复作用于患肢,扩张患肢的血管,促进局部及外周的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借助于大黄独特的功效,可有效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症状。为诠释大黄煎剂热敷患处可缓解下肢静脉曲张的理论可靠性,从大黄功效和经方运用及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发病机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 标签: 下肢静脉曲张 大黄 溻渍 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热敷中医护理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对象为骨折术后淤肿患者,入院时间均在2020.12月至2022.12月,入选患者共86例,随机分为2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与研究组(湿热敷中医护理,n=43)。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在VAS评分、患肢周径、肿胀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满意度上,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骨折术后淤肿患者,实施湿热敷中医护理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术后淤肿 湿热敷中医护理 护理效果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