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静脉留置在药物临床试验采血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接受药物临床试验的个体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直静脉留置进行采血,观察相关患者采血成功率、不良反应和感染发生率。结果:82例研究对象5次采血成功率高于98%,穿刺部位渗血例数为2例,3例出现管道堵塞,未出现感染现象。结论:在药物临床试验采血中应用直静脉留置可增强采血工作的成功率和安全性。

  • 标签: 直式静脉留置针 药物临床试验 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腰腿疼患者采用杵治疗,观察杵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9年12月--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腰腿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分别使用杵治疗和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治疗效果中,研究组为94.82%,参照组为81.03%(x2=14.313,p=0.000),结果有差异。(2)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对照中,研究为2.31±0.13(分),参照组为3.17±0.24(分),(t=5.823,p=0.000),结果有差异。(3)两组不良反应对照中,研究组为0%,参照组为10.34%,(x2=9.314,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慢性腰腿疼患者使用杵治疗效果明显,方法可推广。

  • 标签: 慢性腰腿疼 针灸 杵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不利影响。李小娟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治疗时以疏肝行气解郁,活血化痰散结为治则。遣方自拟方“散结方”加减治疗,同时联合“彭氏眼针疗法”针刺治疗,临床疗效可观。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彭氏眼针疗法 疏肝解郁 散结方
  • 简介:摘要: 痰核一病临床上多以西医常规治疗,但一些慢性病人往往迁延难愈,笔者分享药并用治疗结核验案一例,详尽分析其病机及治疗,以供同仁拓展思路。

  • 标签: 痰核 淋巴结肿大针药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火治疗湿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70例湿疹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35)和火组(n=35)。常规组用拘地氯雷他定片(贝雪)治疗,火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用火治疗。结果:火组的红斑、鳞屑与苔藓样变、丘疹症状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火组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湿疹采用火治疗的临床症状减轻显著,病情复发率低。

  • 标签: 湿疹 火针 症状评分 复发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技术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了我科近2年来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手术患者85例,术后平均随访7.3个月,根据AOFAS踝关节-后足指数评分进行疗效评分;结果:平均得分为91.4分(73-94分),优良率为95.1%;结论:锁技术对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理念具有创新性,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轴锁技术 下胫腓联合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分别采用电子针灸治疗和揿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3月--2019年11月的功能性消化不良10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二组,分别采用揿治疗和使用电子针灸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二组总有效率对比中,一组为96.15%,二组为78.84%,(x2=22.776,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中,一组为87.62±9.55(分),二组为75.59±8.23(分),(t=10.288,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揿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电子针灸 揿针埋针
  • 作者: 练新荣1 孙莉1 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西医结合
  • 创建时间:2021-02-02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 2020年第12期
  • 机构: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市 100021); 2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深圳市 518116)
  • 简介:[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和中枢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脑发育、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肠道微生物与大脑通过与循环炎症标志物和激素、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更多生态位、途径的双向相互作用,即是“微生物-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MGB可以影响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和心理障碍等行为,促进疾病的发展,加重当前症状,或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本文综述近些年来肠道菌群通过肠-脑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动物实验 和临床研究涉及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 标签: [] 肠-脑轴,肠道菌群失调,双向交流,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探讨 小儿护理中静脉留置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依据 护理 方法的差异性,将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1 月入院行静脉输液治疗的 88 例 患儿 分为参照组( n= 44 ) 与研究组( n= 44 ) 。前组选择 常规护理干预 ,后组应用 针对性 静脉留置 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 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家属护理满意度 。 结果: 研究组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 结论: 在小儿护理过程中实施针对性静脉留置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儿静脉输液期间的不良反应,大大提升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儿护理 静脉留置针 应用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静脉留置在小儿护理中应用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56例小儿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观察组采取静脉留置静脉留置,对照组采取普通穿刺。结果观察组无效1例,有效27例,护理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无效6例,有效22例,护理有效率(78.5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可以显著减轻患儿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护理工作量,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提升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值得被认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    [ 摘要 ] 医学影像学成为现代临床医学检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静脉留置在 CT 及 MRI 增强扫描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穿刺技巧和穿刺成功率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血管的选择;密闭静脉留置的使用;进针前准备工作;进针角度和进针方法;拔时间和方法,五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留置穿刺成功率的经验和做法。

  • 标签:    [ ] 医学影像学 静脉留置针 对比剂 穿刺角度 穿刺成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内治疗在癌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中,选择70例癌痛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对照组中,实施了传统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则增加了皮内治疗,最终从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对比,并评估其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明显得出观察组效果更佳,总有效率达到了94.29%,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针对癌痛患者,可实施药物结合皮内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癌性疼痛 药物 皮内针 穴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20年 6月接诊的儿科患者 132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 66例患者,其中一组为常规组,另外一组为留置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留置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从相关统计结果来看,留置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留成功率以及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在儿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留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加重患者的痛苦,与此同时,也能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儿科护理 效果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