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指导高海拔地区藏族产妇孕期保健。方法对于首次就诊的藏族孕妇进行宣教,规定好产前检查次数,对于再次就诊的孕妇,继续进行此阶段的宣教。结果再次就诊的孕妇能够定期产前检查,安排合理的膳食,了解孕期的注意事项,使其妊娠过程健康顺利。结论产前保健指导对母婴健康和降低婴儿缺陷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高海拔 孕妇 孕期 妊娠 保健指导 产前检查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海拔地区眼科门诊眼病构成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高海拔地区眼科门诊2018年1月—2019年4月诊治的1818例患者作为对象,对其疾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结膜炎,眼外伤,泪道疾病,眼睑疾病,屈光不正,白内障,角膜炎,翼状胬肉等是主要疾病类型,其中男性患者有1030例,占比为56.7%,女性患者有788例,占比为43.3%,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高海拔地区门诊眼病情况进行分析,可进一步了解、掌握其眼病构成情况,从而对临床眼病的防治进行指导。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门诊眼病 构成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脂水平来了解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血脂水平现状及其血脂异常患病率。方法应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高海拔地区藏族6500例成人空腹血脂,血脂指标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组间血脂水平差别及血脂异常患病率的差异。结果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总体血脂异常患病率65.9%,男性78.5%,女性48.9%。男性TC(5.26±0.86)mmol/L、LDL-C平均(3.45±0.85)mmol/L、HDL-C平均1.35±0.31)mmol/L、TG中位数1.29mmol/L;女性TC平均(4.85±0.89)mmol/L、LDL-C平均(3.01±0.88)mmol/L、HDL平均(1.56±0.35)mmol/L、TG中位数0.87mmol/L。男性和女性4种血脂成分异常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18-69岁)TC、LDL-C、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增高(P<0.01),70岁以上女性略高于男性。HDL-C水平随年龄增加而下降趋势,HDL-C水平各年龄组女性显著高于男性(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藏族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显著高于北京地区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藏族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男女性别间血脂异常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高海拔 蛋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患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保健人群健康评估模式的合理性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60岁的保健对象700人,350例为研究组,350例为对照组,监管2年间主要健康指标。结果两组患病知晓率无差异,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的治疗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研究组保健对象评估指标获得良好监管,健康评估模式适合在保健群体进行,能促进健康危险因素及慢性病综合防治达标,使保健人群获得良好的健康维护。

  • 标签: 健康评估 保健服务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冠心病患者合并肺心病的特点及总结分析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180例冠心病合并肺心病的患者,根据是否伴有冠心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点。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片显示观察组患者胸部病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及治疗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冠心病合并肺心病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改变。对患者的预后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对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高海拔 冠心病合并肺心病 临床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危重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时给于相关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采用专用肠内营养泵并加温等连续输注法,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共32例为观察组,以间歇给予肠内营养液分次进行喂养,普通输液管滴注肠内营养液32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于高海拔地区危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采用专用肠内营养泵连续加温输注法进行肠内营养,是一种良好的针对性护理方法,更能提高肠内营养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海拔地 危重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海拔地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行腹膜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的患者共118例,透析月龄为3~41个月;记录腹膜透析患者的腹透过程、营养指标(主要指标为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受教育水平及经济收入等情况。结果接触性感染、不遵照标准流程及导管出口感染是最终导致PDAP发生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而且与是否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密切相关。结论PDAP受多种因素影响,选择合适的患者行PD治疗,PD操作流程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防治PDAP。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统计调查巴里坤县常住人口中健康体检者的全血粘度主要参数指标,初步建立适用于地处平均海拔2000米高原地区健康人群全血粘度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依据巴里坤县所处的平均海拔高度,选取男性红细胞压积范围0.43-0.53L/L367例,女性红细胞压积范围0.37-0.47L/L225例,并根据年龄分组,对其全血粘度主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均数及标准差结果根据统计检测得到的高原地区不同年龄、性别全血粘度主要参数值推算出巴里坤县健康人群全血粘度主要参数值均较当前沿用的的正常参考值高结论制定了本地区全血粘度主要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本地区临床血液流变学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

  • 标签: 海拔高度 全血粘度主要参数 正常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高压氧治疗能改善组织缺氧,促进溃疡愈合,是治疗糖尿病足的新途径。本文观察在高海拔地区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6例糖尿病足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与20例糖尿病足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依据Wenger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高压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高海拔地区高压氧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组织缺氧状态,有效改善糖尿病足的血液循环,促进糖尿病足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压氧 高海拔地区 糖尿病足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四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现状,分析地广人稀、恶劣条件、特殊民情下的急救能力及难度,找出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收集并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海拔气候、急救现状、急救模式、常见病种等资料,探讨高原急救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急救受地域、气候、海拔、民情等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急救设施、健全急救体系、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结论四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难度大,急救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急救医学发展需兼顾高原医学。

  • 标签: 高海拔 急救 现状 救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调研四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现状,分析地广人稀、恶劣条件、特殊民情下的急救能力及难度,找出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收集并分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口密度、海拔气候、急救现状、急救模式、常见病种等资料,探讨高原急救的特点和规律。结果高海拔地区的急救受地域、气候、海拔、民情等因素影响,难度较大;建立健康档案、完善急救设施、健全急救体系、加强“五大中心”建设势在必行。结论四川省高海拔藏区急救难度大,急救能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急救医学发展需兼顾高原医学。

  • 标签: 高海拔 急救 现状 救援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高海拔对急性高原病的现场急救。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急性高原肺水肿,脑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4例在治疗后病情明显缓解,症状、体症基本消失时间4h—3d,明显缓解率100%,126例在现场治愈,38例脑水肿并肺水肿或病性笃重反复者,在病情稳定后转入低海拔医院治疗(经治疗3—7d全愈出院),治愈率100%,无后遗症和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在高原现场及时予以持续高流量吸氧、使用足量莨菪碱类药物、地塞米松、脱水剂及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是挽求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加强高原病知识培训和注重巡诊是早发现、治轻防重的日常措施;就地治疗为主与必要的转运治疗有机结合是降低死亡率的重要途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服用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对725例服用利培酮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与分析。结果本组725例患者心电图异常率为46.16%。结论在高海拔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利培酮治疗更容易引起心电图的异常改变。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利培酮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创伤患者的血糖变化规律与颅脑创伤之间的因果联系,为本地区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研究基础。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收住我院的200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分为三型。对每位患者均进行随机血糖及空腹血糖的测定。根据患者血糖水平,给予不同降糖治疗措施,并对各组患者意识状态、死亡率,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情况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观察200例患者,经统计学分析,各血糖组间,颅脑损伤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各型颅脑损伤中,血糖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颅脑损伤越严重,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机率也越高(P<0.05);血糖水平与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等呈正相关,血糖水平越高,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越高(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颅脑损伤后,颅脑损伤越严重,应激性血糖升高的风险越高,并发肺部感染、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及电解质紊乱的风险越高。

  • 标签: 颅脑损伤 高海拔 血糖升高 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使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的5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其使用尿激酶进行治疗,分别对起病<2小时(30例)与起病2到3小时(20例)实施常规加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小时组(30例)的再通成功数共有20例,再通成功率为66.67%。而2小时~3小时组(20例)的再通成功数共有6例,再通成功率为30.00%。冠脉溶栓再通成功共26例,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2小时组(66.67%)对比2小时-3小时组(30.00%),再通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使用尿激酶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效果显著。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尿激酶 溶栓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老年人心脏介入局麻手术术中指脉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方法收集青海省人民医院20例世居高原患者,全部手术均为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麻醉方法均采用局麻,测定并记录手术开始前、手术开始时、支架释放前、支架释放时手术结束时的SPO2、HR、SBP及MAP。结果对比各时点的SBP、MAP、SPO2及HR,得出术中各时段HR较术前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较,术中各时点SPO2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结束时下降幅度最明显(P<0.01)。结论高海拔地区老年人实施心脏介入局麻手术时存在着低氧血压,且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SPO2下降更趋明显,其原因可能是高海拔地区低大气氧分压,老年人特殊的病理生理改变、心脏介入手术时的高重复吸入率。

  • 标签: 高海拔地区 心脏介入麻醉手术 血氧饱和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