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幕下实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及其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的头颅MRI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单发,位于左侧小脑半球1例、右侧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5例。MRI表现:病灶T1WI和T2WI的信号较为混杂;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稍高信号为主,DWI呈低信号;瘤内或瘤周见血管流空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瘤周中重度水肿。结论幕下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加深对其认识,可提高术前的诊断率。

  • 标签: 血管母细胞瘤 实性 小脑 磁共振成像
  • 简介:远程诊断是“互联网+医疗健康”大范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网络技术,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为本医疗机构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宁夏地区前期在远程医疗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开展睡眠远程诊断。通过基础单位睡眠远程诊断中心互联互通,实现患者在基层单位就诊及实施睡眠监测,远程中心诊断并指导治疗的模式。目前该睡眠远程网络已投入正常运行,方便患者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 标签: 远程医疗 睡眠障碍 互联网+医疗健康
  • 简介:目的探讨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颅底原发性淋巴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肿瘤常见发生部位包括海绵窦、蝶岩斜区和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受累海绵窦段颈内动脉被肿瘤包裹,而少有移位或狭窄是主要的影像学特点。8例病人均经鼻蝶或经唇下-上颌窦入路完成活检。结果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7例,大细胞间变性淋巴瘤1例;术后行化疗和局部放疗。随访8例,时间6~112个月,病人中位生存时间52个月;完全缓解率为62.5%。结论颅底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类临床罕见的颅底肿瘤,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多为中老年发病,常累及海绵窦、蝶岩斜区、颅中底-颞下窝-翼腭窝区。手术活检、化疗和局部放疗联合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策略。

  • 标签: 淋巴瘤 原发性 颅底 淋巴瘤 非霍奇金 活组织检查 化疗 放疗 局部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8岁,因“头痛、呕吐伴发作性左上肢麻木10d,加重4d”入院。患者入院10d前无明确诱因出现头痛,表现为后枕部胀痛,伴呕吐,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病后逐渐出现发作性左上肢麻木,每次持续数秒,自行缓解。入院前4d头痛及呕吐症状加重,呈持续性胀痛,于2018年1月28日急诊以“头痛”收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既往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肿瘤、外伤及头面部感染史。

  • 标签: 超声 视神经鞘 颅内压 静脉窦血栓
  • 简介:2018年1月,FDA推荐今后的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试验应用由(美国)国家老年研究所(NationalInstituteofAging,NIA)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Alzheimer'sAssociation,AA)提出的AD的ATN研究作为诊断标准(简称为ATN标准),这是对近20年来,AD的生物标志物组合指导AD临床早期干预标准化的重要突破[1-2]。ATN标准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Aβ(A);病理性Tau,包括总Tau和磷酸化Tau(T)和神经变性(N)。ATN标准是长期以来经过多项临床病理对照研究综合验证了认知功能损害演变、影像学、脑脊液检查及Aβ-PET和病理的相关性,在2011年NIA-AA的AD系列诊断标准基础上提出的,旨在为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提供标准化观察指标组合,希望将AD病理所导致的轻度认知障碍从非AD导致MCI人群中区分开来,甚至可以识别出更早阶段(30~50岁)的AD病理相关的主观认知损害人群,从而实现早期干预(图1)。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认知障碍 生物标志物 定义
  • 简介:目的:开发适合我国腹膜透析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结构化治疗教育课程。方法:在需求分析基础上,依据教学设计系统方法模型、教育学理论、指南和文献,借鉴国内已有结构化治疗教育课程的设计方法,开发课程初稿,并组织专家会议确定课程终稿。结果:形成由医护共同实施的标准化课程终稿,包括教学目标、内容及评价等。结论:课程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并且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值得进一步临床验证。

  • 标签: 糖尿病 腹膜透析 结构化教育 健康教育
  • 简介:风险管理(riskmanagement)又称“危机管理”,风险管理概念于20世纪30年代初起源于美国,是指如何在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了对风险的确定、度量、评估和应变等策略。理想的风险管理事先已排定优先次序,可以优先处理引发最大损失及发生概率最高的事件,其次再处理风险相对较低的事件。

  • 标签: 风险管理 危机管理 优先次序 发生概率 再处理
  • 简介:建立康复专科特色护理门诊,由专科护士轮流出诊,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估筛查、制定康复护理计划、辅助医生治疗师进行康复科专业检查及治疗等。康复专科护理门诊开诊以来共进行康复护理评估220人次,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计划198人次,进行健康指导425人次,配合医生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109人次,配合医生进行肉毒素注射45人次,配合治疗师进行吞咽筛查232人次,配合医生进行吞咽造影45人次,随访患者163人次,参与压力性损伤会诊68例。康复专科特色护理门诊满足患者、医生、护士、治疗师的多元化需求,提高综合满意度,为专科护士提供了职业发展平台,促进了康复专科护理的发展。

  • 标签: 康复 护理 门诊 构建 管理
  • 简介:FredPlum(1924-2010,图1)是美国神经内科医师,以研究意识障碍和昏迷而闻名天下,他的研究使意识障碍成为神经内科的范畴。Plum对意识障碍的研究有三大贡献:一是发现和命名了“闭锁综合征(locked-insyndrome)”;二是苏格兰的神经外科医生BryanJennett(1926-2008)一起发现和命名了“持续性植物状态(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三是挑战了医学伦理学,反对维持无自主意识的生命,支持“生前预嘱(livingwill)”和“死亡权(righttodie)”,影响了全世界的行医准则。

  • 标签: 卒中 闭锁综合征 持续植物状态
  • 简介:目的:构建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并评价其实践效果,以规范遗传性肠癌患者的管理、改善其亲属肿瘤防治的效果并推动遗传性肿瘤诊疗及研究的规范化发展。方法:构建基于医护合作的遗传性肠癌门诊,由经过严格选拔并培训的1名结直肠外科主任医师和1名肿瘤专科护士出诊,规范了出诊医生及护士的资质和培训要求,确立接诊对象为有遗传性肠癌风险的患者及亲属。由护士预约、询问患者家族史并绘制家系图、收集患者及家属的诊治资料,主任医师接受就诊对象的遗传咨询。结果:经过2年半的实践,共接诊502人次,收集并绘制家系图223个,确诊并随访管理遗传性肠癌家系120个;患者亲属中,检出携带高危风险基因52例,肠镜筛查检出肠癌5例,息肉8例。结论:遗传性肠癌门诊的设立,使遗传性肠癌患者得以确诊,并提高高危亲属的基因检测及肿瘤筛查率,促进高危人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遗传性肿瘤门诊的构建提供了实践依据。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遗传性 医护合作 门诊 遗传咨询 风险管理
  • 简介:患者49岁,女性。在乘坐飞机过程中突发右侧偏瘫失语。既往史:自幼左下肢经常增粗,否认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他病史无特殊。入院查体NIHSS评分14分。患者入院后头颅CT检查未发现出血,立即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溶栓后立即行头颈部CTA发现左侧颈内动脉近段变细,入颅后闭塞;血栓位于左侧颈内动脉床突段,延伸到左侧大脑中动脉(M1和M2近段),侧支血管建立(图1A)。溶栓前MRI显示左侧岛叶、内囊后肢、左侧颞叶梗死,左侧额叶、顶叶、右侧额叶点状梗死(图1B)。

  • 标签: 综合征 静脉溶栓治疗 颈内动脉床突 NIHSS评分 卒中 头颅CT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对母婴家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及新生儿80对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8年3-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及新生儿80对作为实验组;两组产妇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护理,出院前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对照组行出院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实验组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随访;比较两组产后会阴或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急性乳腺炎发生率、产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并统计两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延迟、尿布性皮炎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产后急性乳腺炎、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后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延迟、尿布性皮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母婴健康管理护理站进行随访可有效改善母婴家庭护理效果,减少产褥期母婴并发症发生,促进纯母乳喂养。

  • 标签: 母婴健康管理 护理站 母婴家庭 护理效果
  • 简介:神经外科监护室(neurosurgicalintensivecareunit,NICU)是集医疗护理现代化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配置了大量的医疗仪器设备,同时也带来种类繁多的噪音。Darbyshire和Young[1]对英国5个监护室进行监测,发现平均噪音超过45dB,最高峰值甚至达到85dB。

  • 标签: 神经外科监护室 报警疲劳 护理 医疗安全
  • 简介:随着我国临床护理学科快速发展,护理人员科研水平逐年提升,与国际护理同行间交流学术成果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高水平的护理科研英文护理论文撰写人才,是提升我国护理学科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为此,《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将于4月10-13日在北京举办“英文护理论文撰写投稿培训班”。

  • 标签: 护理学科 论文撰写 培训班 英文 投稿 科研水平
  • 简介:目的:对目前国内外发布的儿童哮喘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及内容分析,为规范化构建我国儿童哮喘健康教育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方法:系统检索近5年国内外临床实践指南网站、哮喘专业协会网站及各数据库发布的儿童哮喘相关指南,采用AGREEⅡ工具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指南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指南9部,8部来自国外,1部来自国内,其中6部为循证指南。AGREEⅡ各领域标准化得分:范围和目的为52.78%、参与人员为37.04%、制定的严谨性为27.89%、清晰性为47.84%、应用性为31.25%及编辑的独立性为24.54%。指南总体质量评价为5部B级,4部C级。通过内容分析,形成儿童哮喘教育管理推荐意见35条。结论:目前现有的9部儿童哮喘相关临床实践指南总体质量一般,指南开发的严谨性、清晰性、应用性及编辑的独立性有待提高。质量较好的指南对我国儿童哮喘管理的临床实践有一定指导意义,可借鉴国外高质量证据进行本土化实践,指导我国儿童哮喘教育管理领域的发展。

  • 标签: 儿童 哮喘 临床实践指南 质量评价 AGREEⅡ
  • 简介:目的探讨实质型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PXA)的临床、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致痫机制和外科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PXA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男,10岁,临床表现为反复癫痫发作。脑电图示右颞区为主的慢波、棘-慢波发放,头颅MRI平扫见右颞中部皮质结构异常,增强扫描局部呈不均匀片状强化。术中见病变位于右侧颞中回后部,局部皮质略肿胀、颜色稍黄、质地偏韧、边界欠清,自皮质表面向深部生长。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见癫痫放电主要位于病变及其周围皮质,扩大切除病变后再次监测未见异常癫痫波发放。术后随访9个月无癫痫发作。结论PXA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以癫痫发作为首发症状。在ECoG监测下行病变扩大切除是治疗PXA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癫痫 皮质脑电图监测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CRNDE的差异表达,以及CRNDE的表达水平肿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7年—2017年在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行脑胶质瘤切除术获取的肿瘤组织及对应的瘤旁组织标本164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real-timePCR)技术分别检测CRNDE的相对表达水平,并比较其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及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164例胶质瘤组织CRNDE表达水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CRNDE表达水平对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采用Log-rank法分析。结果与瘤旁组织(1.00±0.06)比较,脑胶质瘤组织的CRNDE表达水平(3.49±1.71)显著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级别胶质瘤组(1.51±0.86)相比,高级别胶质瘤组的CRNDE表达水平(4.26±1.29)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织的CRNDE表达水平患者的性别、年龄、术前症状、肿瘤是否坏死之间均无相关性(均P>0.05),而与肿瘤的直径、病理级别、复发之间有相关性(列联系数分别为0.2,0.38,0.2;P=0.01-0.001)。CRNDE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患者1年生存率分别为91.4%及96.1%(P<0.05);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2%及59.1%(P<0.05)。结论CRNDE在人脑胶质瘤组织的表达水平较瘤旁组织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胶质瘤病理级别有关;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表达水平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CRNDE的表达水平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肿瘤直径及肿瘤复发之间有正相关性,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相关性。CRNDE高表达患者的生存时间短。

  • 标签: CRNDE 脑胶质瘤 临床特征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联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的疗效。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3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颅内压增高事件,交替采用160ml3%高渗盐水150ml20%甘露醇进行降低颅内压治疗;连续监测用药前、用药后30min及1、2、3、4h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及中心静脉压;用药前及用药后1、3h血钠水平及血浆渗透压。结果3%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均可显著降低颅内压(P<0.01),两者降低颅内压作用持续时间及颅内压降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脑灌注压均明显上升(P<0.01);平均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均无明显变化(P>0.05)。20%甘露醇治疗后血钠明显下降(P<0.05),3%高渗盐水治疗后血钠明显上升(P<0.05)。20%甘露醇及3%高渗盐水治疗后血浆渗透压均先上升后下降(P<0.01)。结论3%高渗盐水20%甘露醇交替使用能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后颅内压增高。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颅内压增高 甘露醇 高渗盐水
  • 简介: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合并肾功能不全血浆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史及肾功能检测指标将患者分为肾功能不全组(观察组)和肾功能正常组(对照组)。记录患者Cr、BUN、UA、Hcy、HbA1c、TC、LDL-C等生化指标水平,并以Fazekas评分量表完成LA严重程度评分。对比2组生化指标水平,并对肾功能不全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对生化指标、肾功能及LA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入组18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112例,观察组74例。①对照组相比,观察组BUN水平(P=0.001)、Cr水平(P=0.000)、UA水平(P=0.000)、Hcy水平(P=0.00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Fazekas评分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②相关分析显示,血浆Hcy水平Fazekas总评分(r=0.202,P=0.027)、Cr水平(r=0.458,P<0.001)、UA水平(r=0.229,P=0.010)、BUN水平(r=0.178,P=0.046)正相关;③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4.165,95%CI1.138~15.249,P=0.031)是LA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论Hcy是LA患者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肾功能不全可能通过影响血浆Hcy水平从而参与LA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脑白质疏松 肾功能不全 同型半胱氨酸
  • 简介:新医学教育改革政策倡导人才培养职业需求要紧密衔接。本文在系统回顾文献及各相关文件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培训和专科护士培训的共同点差异,并对三者的有机结合进行了耦合性分析(耦合逻辑、条件及效应),以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入职护士、专科护士培训的衔接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新入职护士 专科护士 耦合 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