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与顺产对孕妇产后性功能、盆结构功能、生活质量和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西安高新医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妇7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剖宫产组(n=350)与顺产组(n=400)。于产后6个月,采用盆肌力评分、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女性性功能量表对比两组孕妇的盆结构功能生活质量以及性功能,并检测孕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结果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盆结构功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孕激素、雌二醇、黄体生成素以及卵泡刺激素等性功能相关激素的水平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孕妇产后6个月的性唤起、性欲、阴道润滑程度、性生活满意度、性高潮以及性交疼痛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剖宫产与顺产孕妇产后6个月的盆结构功能、性功能及性功能相关激素无明显差异,但顺产孕妇产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优于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 顺产 产后性功能 盆底结构功能 生活质量 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重建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疗效及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妇科住院接受经阴道植入网片全盆重建术治疗的36例POP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使用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评分系统评价盆脱垂程度情况;同时应用盆功能影响问卷-7(PFIQ-7)评价生活质量及问卷-20(PFDI-20)评价盆功能障碍情况,应用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评价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91.67%(33/36);术后随访1年时POP-Q各点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FIQ-7评分及PFDI-20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时PISQ-12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植入网片的盆重建术治疗POP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

  • 标签: 盆腔脏器脱垂 全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 性功能
  • 简介:目的:讨论以性心理为主题的集体治疗在开放管理的心理病房的使用。方法:通过回顾该主题的集体治疗在心理病房的诞生、发展和探索,结合性心理的相关理论基础,探讨该主题的集体治疗的内容、形式、目的、作用、治疗师的角色和作用、存在的背景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处理等。结果:该主题集体治疗帮助患者了解性心理知识、了解自己和他人,有助于自我接纳,人格的整合。结论:该主题的集体治疗对住院病友有所帮助与住院病房整体的环境的支持有关。

  • 标签: 性心理 集体治疗 开放式住院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方案治疗Ⅱ~Ⅳ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接诊的90例Ⅱ~Ⅳ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每组患者均有45例患者,A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调强放疗,B组采用紫杉醇+奈达铂常规放疗,比较两组不同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患者2年生存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B组的82.2%(P〈0.05);A组治疗后的2年生存率为80.0%,显著高于B组的60.0%(P〈0.05);A组出现腹泻13例、白细胞降低28例、恶心呕吐21例以及食欲不振20例,B组分别出现23、36、34以及31例,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奈达铂调强放疗,其临床疗效和生存率都高,紫杉醇+奈达铂调强放疗后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高,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癌 三维适形放疗 紫杉醇 奈达铂
  • 简介: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CM)1995年开始在皮肤科应用,可以实现皮肤活体的细胞水平成像。经过20余年的发展,RCM技术在皮肤病筛查、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皮肤病和皮肤美容治疗评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RCM技术的优势、应用现状以及应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进行评述。

  • 标签: 共聚焦显微镜 反射式 应用 挑战
  • 简介: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LaboratoryandStardardsInstitute,CLSI,原名NCCLS)于2003年出版了关于产孢丝状真菌的液体培养基稀释法(微量法与多量法)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案M38一A…,规范了不包含皮肤癣菌在内的丝状真菌的药敏试验条件,如接种量、孵育周期、孵育温度、培养基配方和MIC判定标准等。

  • 标签: 产孢丝状真菌 药敏试验 方案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切除和开窗两种术治疗输卵管壶腹部妊娠的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90例输卵管壶腹部妊娠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切除组和开窗组,每组各45例,在腹腔镜下分别行输卵管切除术和输卵管开窗术,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术后T-HCG情况和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围术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血T-HCG和术后3d血T-HCG的下降比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1周血T-HCG下降比率和术后1个月血T-HCG下降至正常例数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宫内妊娠、异位妊娠和继发不孕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开窗术具有相同的治疗价值,而输卵管开窗术不能提高宫内妊娠率。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 壶腹部妊娠
  • 简介:目的观察反射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典型银屑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将3例皮损不典型、可疑银屑病的皮损进行反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microscopy,RCM)扫描,同时行组织病理检查。结果3例患者的RCM图像均具有Munro微脓肿及银屑病样增生模式,与组织病理改变相互对应,符合寻常性银屑病的改变。结论反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不典型银屑病的诊断具有辅助诊断意义,给疾病的诊断与鉴别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银屑病 皮损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 简介:主要总结并探讨几种常见的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在反射共聚焦显微镜(reflectanceconfocalmicroscopy,RCM)下的镜像特征以及RCM技术在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进展。其中寻常性银屑病的RCM研究较多且相对深入,已建立了观察银屑病不同病期及疗程的量化指标。玫瑰糠疹的RCM研究比较缺乏,可能与该病相对无特异性组织病理学表现和有限的RCM分辨率有关。扁平苔藓的RCM诊断可以达到类似于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的水准,但毛发红糠疹应用RCM观察其特异性组织病理表现相对困难。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和光泽苔藓的RCM研究虽少但其表现较为特异。RCM技术已为皮肤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极大帮助,有待设备技术的更新改良和更多简便实用的应用研究来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及前景。

  • 标签: 银屑病 玫瑰糠疹 扁平苔藓 毛发红糠疹 硬化萎缩性苔藓 光泽苔藓
  • 简介:目的:比较子宫肌瘤不同手术方式对绝经过渡期女性患者卵巢功能、性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资料,其中30例患者行子宫全切除术(I组),另外30例行子宫肌瘤剜除术(Ⅱ组),术后随访24个月。对患者两种手术术后卵巢功能、性生活质量和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未出现死亡及严重并发症,Ⅱ组患者FSH、LH显著低于I组患者(t=4.376和4.112;P=0.018和0.001),E2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34.981,P=0.021);Ⅱ组患者性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5和4.714;P=0.017和0.021)。结论:与子宫全切除术相比,子宫肌瘤剜除术对患者卵巢功能、性功能影响较小,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值得临床合理运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全切除术 肌瘤剜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