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造成声带麻痹的原因涉及肿瘤、手术、感染等因素。到目前为止,虽然还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手段,但对症治疗方法简单易行,副作用小。常用的有声带注射疗法,甲状软骨成形或加杓状软骨内收术。双侧声带麻痹可通过切除一侧或双侧声带后部,或联合杓状软骨切除术,既缓解呼吸困难又保留发声功能。本文就声带麻痹治疗的最新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声带(Vocal Cord) 麻痹(Paralysis) 治疗(Treatment)
  • 简介:鼓室硬化是指中耳黏膜下层或鼓膜固有层中弹性纤维透明样变性,是中耳黏膜慢性炎症或反复急性炎症的终末反应。早在1869年Troltsch首先描述了该病,其病因不清,有研究发现可能与遗传、动脉粥样硬化、高钙血症等有关。鼓室硬化的发病机制也不甚清楚,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鼓室硬化是中耳慢性炎症非特异性的不可逆结果。按组织学特点鼓室硬化可以分为硬化型黏膜炎和破骨型黏膜炎,后者可破坏骨质,累及听骨链。也有学者主张根据手术中所见硬化斑块的范围来分型,可分为鼓膜钙化型、锤砧骨固定型、镫骨固定型及全鼓室硬化型,认为这种分型更有治疗指导价值。目前的争论热点在于如何更有效治疗鼓室硬化,尤其是镫骨固定的病例。本文主要对鼓室硬化的治疗进行论述。

  • 标签: 耳硬化病(Otosclerosis) 镫骨(Stapes) 鼓室成形术(Tympanoplasty)
  • 简介:人们普遍认为“表扬”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笼统地谈论表扬是积极还是消极的并没有意义。表扬要想获得预期的效果,要考虑如何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从大量聋儿康复的成功例子及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表扬”在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适当的表扬是促进聋儿语言发展、提高学习动机、树立信心、战胜困难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表扬 聋儿 听力语言康复
  • 简介:20世纪是耳科医师治疗中耳感染的时代。抗生素的发明和显微镜的引入,使得耳科手术进入耳显微外科时代,由“经典乳突根治术”向“功能重建术式”转变,从“有创”趋向“微创”,目前已经步入攻克感音神经性聋的时代。

  • 标签: 中耳炎(Otitis Media) 外科手术(Surgical Procedures Operative)
  • 简介:慢性中耳乳突炎为耳科常见疾病,多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处理不当而转变为慢性疾病.长期慢性炎症致中耳、乳突粘膜及其下属骨质形成不可逆的损伤.中耳及乳突腔形成肉芽组织或有表层角化的鳞状上皮积聚形成胆脂瘤.由于炎症中耳腔正常通气功能受损,上鼓室及中鼓室由听骨及其皱襞分开,仅由鼓室前狭及后峡使之相通,当鼓室前后狭封闭时,上鼓室通气道完全闭锁形成负压,鼓膜松弛部凹陷,则可形成后天性胆脂瘤.

  • 标签: 中耳乳突炎 乳突炎外科 外科治疗
  • 简介:耳鸣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是指并非由同时施加的声刺激所引起的声音感觉,其中大部分属感音神经性耳鸣,少部分是血管性耳鸣、肌源性耳鸣和中耳机械性耳鸣等。现仅就感音神经性耳鸣的临床治疗问题谈谈个人意见。在实施这些治疗方案之前一定要排除外科情况。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临床治疗 血管性耳鸣 肌源性耳鸣 治疗方案 声刺激
  • 简介:目的:观察长期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3年1月我们用低剂量克拉霉素治疗63例慢性鼻窦炎,检测治疗前后糖镜传输时间,观察治疗3、6个月后患者症状、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及鼻窦黏膜病例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后鼻腔通气改善分别为66.7%、73.0%;鼻涕量减少65.1%、74.6%;头痛减轻73.5%、85.3%;嗅觉改善30.0%、35.0%:鼻内经检查好转55.8%、69.2%:CT扫描结果较用药前改善61.4%、68.4%;病例检查示鼻窦黏膜炎症减轻38.5%、61.5%。治疗前平均ST为(35.5±6.3)min,用药3个月后为(27.8±6.6)min.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长期低剂量 素治疗 克拉霉 鼻窦黏膜炎症 鼻内镜检查
  • 简介:人类耳蜗有内外两种毛细胞。内毛细胞把外界传人内耳的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外毛细胞对声信号起到协调作用。听觉神经元把电信号进一步传人听觉通道,最后传人听觉中枢。不幸的是,无论毛细胞或听神经元的损伤都可导致永久性不可逆转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占人类10%以上的成年人群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耳聋,随着世界人1:3的老龄化,耳聋占人类群体的比例会进一步上升。

  • 标签: 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觉神经元 治疗 预防 内毛细胞 信号转换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为140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儿行药物和通常引流为主、手术为辅的综合治疗。结果:随访6~12月,140例中,治愈77例,好转33例。结论:综合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效果较好。

  • 标签: 儿童慢性鼻窦炎 综合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依照1997年中华耳鼻咽喉科学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颁布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分级标准[1],2002年11月-2004年6月临床随机抽取符合突发性耳聋标准病人61例分成二组.治疗组31例(35耳),男19例,女1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47.5岁.发病开始到用药时间1-7天,平均3.7天.其中伴耳鸣者23例,伴眩晕者10例,耳聋、耳鸣、眩晕同时存在者9例.对照组30例(34耳),男21例,女9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8.2岁,发病开始到用药时间1-6天,平均3.5天.伴耳鸣者18例,伴眩晕者11例,耳聋、耳鸣、眩晕同时存在者8例.治疗前对病人病情、治疗过程及可能出现临床疗效预先告之.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治疗组 胰激肽原酶 临床观察 耳鼻咽喉科学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 简介:目的观察Ginaton(金纳多)和Duxil(都可喜)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观察治疗组(给予金纳多和都可喜)和对照组(使用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各50例,疗程30天;治疗前后检测纯音听阈并观察副作用。比较两组间总有效和副作用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为32%(16/50),与对照组的12%(6/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严重副作用。结论金纳多和都可喜对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具有一定的疗效。

  • 标签: 耳聋 感音神经性 药物治疗
  • 简介:本科从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间,在微山欢城中心医院耳鼻喉科及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喉科门诊,用YAG激光加置管术治疗耳廓假性囊肿23例(23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置管术 耳廓假性囊肿 YAG激光 体会 耳鼻喉科
  • 简介: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鼻内镜下自鼻腔经筛蝶窦行视神经管减压术治疗视神经外伤10例。结果:随访6个月~4年,术前视力无光感3例术后视力无改善,有残余视力7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1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创伤小,面部无切口疤痕,是治疗视神经损伤较好的方法,患者易接受。对有残余视力的患者要尽可能地手术治疗,对无光感者手术应慎重。

  • 标签: 视神经减压术 视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鼻内镜下 视神经管减压术 术后视力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对63耳有迷路瘘管的胆脂瘤型和骨疡型中耳炎行乳突根治术的同时用颞肌筋膜或同种肋软骨片加筋膜一期修复瘘管.结果1718耳慢性中耳炎中并发迷路瘘管63耳,其中胆脂瘤型60耳,在各型中耳炎中发生率最高,骨疡型3耳.瘘管位于外半规管56耳(88.9%),耳蜗2耳,上半规管3耳,外半规管和上半规管同时有瘘管2耳.63耳中术前有眩晕症状的37耳(58.7%),其中瘘管试验阳性13耳(35.1%).有眩晕症状耳平均骨导阈值为40.1dB,无眩晕症状耳为33.2dB.除1耳外,全部病例行瘘管一期修复后,眩晕症状消失.结论用同种异体肋软骨片加筋膜修复慢性中耳炎迷路瘘管是较理想的方法,对瘘管大、病变重者应行二期手术.

  • 标签: 迷路瘘管 眩晕症状 半规管 慢性中耳炎 肋软骨 胆脂瘤型
  • 简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之一.Barany在1921年首次描述了位置性眩晕的概念,1952年Dix和Hallpike将其命名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并提出典型的位置性眩晕发生在头位变动时,患者感觉到剧烈的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通常短于40s,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典型的位置性眼震(positiOnalnystagmus)[1].BPPV在两次发作之间有长短不同的间歇期(数周到数年甚至数十年).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复位法 CRP BPPV 乳突振荡
  • 简介:目的探讨鼓膜置管术对成人渗出性中耳炎治疗的长期结果.方法总结分析1996年6月至1999年6月治疗的42例成人渗出性中耳炎患者.男24例,女18例,左耳17例,右耳19例,双耳6例,共计48耳;年龄20~70岁,平均37岁;病程1个月至1年.通气管常规置入加冲洗治疗,8个月内取管,随访4-8年.结果症状全部消失29例;耳鸣6例,伴听力下降4例;时有耳堵塞感发作5例;鼓室积液复发2耳.鼓膜正常者28耳,鼓膜瘢痕、钙化10耳,鼓膜内陷8耳,鼓膜变薄、松弛2耳,鼓膜穿孔2耳.结论成人渗出性中耳炎行鼓膜置管治疗的远期效果良好,其并发症及后期的鼓膜改变较儿童期少.

  • 标签: 渗出性中耳炎 置管治疗 成人 长期观察 鼓膜置管术 1999年
  • 简介:目的研究骨参舒耳片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并用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辩证,观察双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开放治疗组40例,共120例病人,给予骨参舒耳片和对照药,用药前后,测血,尿,肝和肾功,做纯音测听.结果骨参舒耳片治疗耳聋总有效为42.9%,耳鸣总有效为90.7%,与对照组18.7%和40.5%相比差异显著.且对耳堵闷感,头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失眠,倦怠乏力等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在用药过程中,无不良反应,用药后对血,尿,便,心,肝,肾功能亦无影响.结论骨参舒耳片对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骨参舒耳片 治疗 感音神经性耳聋 感音神经性耳鸣 中医药疗法
  • 简介:耳鸣是临床听力学上的常见疾病,并且常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拟通过对一例严重耳鸣患者的诊治经过,初步探讨耳鸣掩蔽治疗和心理治疗问题。

  • 标签: 心理治疗 耳鸣 患者 心理疗法 掩蔽疗法 联合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致病机理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2年6月收治的3例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桥小脑角的舌咽神经鞘膜瘤、微小血管瘤样脑膜瘤和脉络丛乳头状瘤。主要临床表现是咽部和舌根部疼痛或伴有耳深部疼痛。1例行肿瘤切除及舌咽神经切断术,另2例行肿瘤切除、舌咽神经切断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术,3例均取得满意疗效。3例术后出现轻度声嘶。随访平均2.3年,3例肿瘤及疼痛均无复发。结论桥小脑角肿瘤是引起舌咽神经痛的原因之一。切除肿瘤同时行舌咽神经根及迷走神经1-2支感觉支切断是治疗肿瘤继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肿瘤 舌咽神经痛 神经根切断术 手术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