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正>麻风病可原发或继发损害眼睛,几乎可使眼的每一组织受累,但均以眼前段为主,其中角膜、虹膜损害后果最为严重。如眼、面神经受损可引起睑外翻、眼睑闭合不全致角膜炎及角膜溃疡甚至眼球萎缩。麻风可使虹膜、睫状体炎反复发作而继发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最后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我们对上海地区收住麻风病人178例进行了眼疾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麻风病患者 麻风病人 角膜溃疡 上海地区 眼前段 虹膜睫状体炎
  • 简介:目的:检测白塞氏病(BD)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浆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谱,探讨miRNA在BD发病中的作用,寻找与BD相关的血浆生物标记物。方法:收集15例活动期BD患者和15例正常人的抗凝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浆,提取总RNA,经miRNA标记、miRNA阵列杂交、miRNA阵列扫描和分析获得BD患者异常表达的miRNA谱。通过miRTarBase(靶基因数据库)检索差异性表达的miRNA已经过验证的靶基因,并选取与免疫学相关的差异性表达的miRNA进行Realtime-PCR验证。结果:活动期BD患者血浆中hsa-miR-34c-5p、hsa-miR-144-3p、hsa-miR-483-3p较正常人表达上调,hsa-miR-301a-3p、hsa-miR-224-5p、hsa-miR-454-3p、hsa-miR-17-5p、hsa-miR-199a-5p较正常人表达下调。结论:miRNA的差异性在BD的发生发展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异常表达的miRNA可能通过Notch1和SMAD4信号通路促进BD发病。

  • 标签: 白塞氏病 微小核糖核酸 自身免疫
  • 简介:目的:对影响糖尿病患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01/2016-09期间于本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31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眼底摄片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是否吸烟、饮酒,是否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肾病等作为分组因素,比较不同组间患者出现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发生率,将有意义的因素再次引入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出糖尿病患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所选的312例2型糖尿病患中,伴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组169例,不伴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组14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或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显著相关(P〈0.05),性别、是否吸烟、饮酒等与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P〉0.05)。将发生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作为因变量,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分组因素作为自变量,经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肾病是发生视网膜血管形态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病程增加、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发生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与干预,采取措施控制血压稳定,减少肾脏损害可降低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同时减少糖尿病所引发的大血管病变,减少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 血管形态 影响因素 相关性
  • 简介:目的:测量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鼻泪管管径,分析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的差异,探讨鼻泪管横向直径与鼻泪管阻塞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14-04/2017-01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鼻泪管阻塞性疾病患152例(患眼179眼,正常眼125眼),其中男25例(患眼28眼,正常眼22眼),女127例(患眼151眼,正常眼103眼),年龄4~87(平均53.44±16.06)岁。所有患者泪道冲洗后灌注30%碘海醇注射液,并立即行泪道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tomography,CT)检查,二维重建鼻泪管结构图,于斜冠状位上对鼻泪管及其临近组织结构进行观察,测量并分析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之间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的差异。结果:患眼与正常眼之间、不同性别患眼之间、不同年龄段患眼之间骨性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和正常眼的鼻泪管上、中、下口横向直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中口横向直径最小。结论:骨性鼻泪管横向管径不是形成鼻泪管阻塞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鼻泪管阻塞性疾病 骨性鼻泪管 鼻泪管管径 CT泪道造影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市北新泾社区糖尿病患眼部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糖尿病患盲与低视力的情况。方法对上海市长宁区北新泾社区糖尿病患进行视力损伤眼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询问一般状况和生活习惯;全身情况的检查:血压、血糖;眼部检查:日常生活视力、小孔镜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自动验光仪验光、免散瞳眼底照相机眼底照相。结果应有590人进行调查,实际调查共535人,其中盲的患病率为1.12%,低视力的患病率为9.91%。导致盲的首要病因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次是白内障和其他视网膜病变,导致低视力首要病因是白内障,其次是屈光不正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论北新泾地区糖尿病患防盲工作重点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内障以及屈光不正的防治。

  • 标签: 低视力 糖尿病 流行性病学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16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未发生不可逆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围手术期中有效控制血糖,避免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达到促进患者视力恢复、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的提高,显著增强临床疗效。

  • 标签: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爱心光明行"活动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龄伴全身疾病患213例(90.6%),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65.1%,13.6%和11.1%。术前因首次全身疾病评估暂缓手术25例(10.6%),经有效治疗后手术。手术脱残率95.4%,脱盲率84.2%,12例视力〈0.1患者眼底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结论:加强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充分治疗全身疾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监护,操作轻巧,手术时间10~15min,是保证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或伴全身疾病患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高龄 安全性
  • 简介:目的调查Ⅱ型糖尿病患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方法对3055例Ⅱ型糖尿病患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裂隙灯、眼压、散瞳孔查眼底、眼底摄片等,部分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并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根据新的国际临床分级标准诊断,计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并分析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在3055例Ⅱ型糖尿病患中经眼底镜、眼底摄片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705例,占23.08%。其中非增生性DR者579例,占18.95%,增生性DR者126例,占4.13%;随着病程的延长其发病率显著增高;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与发病率亦呈显著相关。结论Ⅱ型糖尿病患就诊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已较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加,且与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早期及定期对糖尿病患进行筛查为及时发现病变、把握治疗时机从而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率的唯一有效方法。(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26~228)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病率 糖化血红蛋白 病程
  • 简介:目的了解糖尿病患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糖尿病患白内障与非糖尿病患老年性白内障各48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空腹血糖控制在7.8mmol/L以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糖尿病患白内障可明显改善视力,安全有效。

  • 标签: 糖尿病 白内障 人工晶体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患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与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指数及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及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78例156眼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9例,平均(59.8±6.2)岁。根据ETDRS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方法,将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轻中度NPDR组、重度NPDR组、PDR组。采用EDI-OCT与超声多普勒对四组患者进行脉络膜厚度测量与脉络膜血流动力学指数测量。并记录所有患者的血糖化血红蛋白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FCT与血流动力学指数与糖化血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NDR患者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高于其它患者组,SFCT较其它各组偏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组患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无统计学差异;重度NPDR组血管阻力指数(RI)高于NDR组及轻中度NPDR组;PDR组RI进一步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FCT与糖化血红蛋白有显著正相关性(b=0.540,P〈0.001);SFCT与DR分级(P=0.341)、PSV(P=0.770)、EDV(P=0.131)及RI(P=0.084)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糖尿病患SFCT与血流动力学各指数无相关性。糖化血红蛋白是糖尿病患SFCT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糖尿病 糖尿病脉络膜病变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彩色多普勒显像
  • 简介:目的分析角膜塑形镜试戴患者的基本情况及相关屈光参数,以期提高试戴成功率,并分析试戴失败原因。方法回顾分析45例(89只眼)进行角膜塑形镜试戴近视眼患者的资料。结果45例患者中,41例(91.1%)试戴成功,其中37例(82.2%)定制了镜片;4例(8.9%)试戴失败。通过对达到良好适配时的K值与平坦K值比较,得出角膜越平坦,两者的差值越小;而角膜越陡峭,两者的差值越大。4例试戴失败病例中,3例E值较试戴成功者E值明显偏低(P〈0.01),1例存在逆规散光。结论严格掌握好角膜塑形镜试戴者人选标准、规范验配流程,才能提高角膜塑形镜试戴成功率。对于E值偏低及存在逆规散光的患者试戴须谨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21.223)

  • 标签: 角膜塑形镜 试戴 近视 角膜曲率
  • 简介: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眼外伤相关因素,提供当地眼外伤流行病学相关资料。方法:选取2007-01/2011-12于我院眼科住院的眼外伤患者1137例1610眼,对其一般情况、致伤原因、预后及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4.77∶1,高峰年龄为20~49岁;职业以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为主;前两位致伤性质为钝挫伤和穿孔伤,其中穿孔伤的平均致盲率最高(45.65%)。5a来相邻年度间致伤性质构成比无显著差异(χ2=14.586,P=0.367)。眼外伤并发症多混合存在,以外伤性白内障、前房积血、葡萄膜炎更多见。结论:应提高人们对于眼外伤的预防意识,对眼外伤患者可给予及时救治,降低眼外伤致盲率。

  • 标签: 眼外伤 流行病学 相关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微量元素和喉癌的关系。方法对19例喉癌患者和19例其他患者血清中17种元素含量作了比较研究,其中硒检测采用荧光分光法,另外16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源发射光谱法。结果通过探讨t检验发现喉癌患者硼、镉、钼、锌、磷、钛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镉、锌与喉癌关系最大。结论提示有必要对镉、锌含量与喉癌发生发展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喉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微量元素
  • 简介: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将100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疾病各个阶段,全程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疾病知识知晓率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青光眼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能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

  • 标签: 青光眼 健康教育
  • 简介:目的分析耳鼻喉科门诊耳呜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9年12月~2010年7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2408例患者进行耳鸣问卷调查,将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408例患者中,年龄6—95岁,平均(47.02±17.05)岁。确诊的耳鸣患者共996例,其中男性388例(38.96%)、女性608例(61.04%),男女耳鸣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排除4例12岁以下患者,将其余992例患者,根据耳鸣对生活影响的轻重分为4类:无影响149例(占15.02%)、轻度影响480例(占48.39%)、中度影响329例(33.16%)、重度影响34例(3.43%),对生活影响的轻重程度与就诊的关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耳鸣持续时间与单双耳发病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001)。随机询问44例耳呜患者,发现治疗时间〈1个月者,有效10例、无效14例;1—2个月者,有效6例;〉2个月者,有效8例、无效6例。结论耳鸣的发生率在耳鼻喉科门诊患者中所占比例极高,其中尤以女性多见。双侧耳鸣持续时间更长。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有增加趋势。(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73—175)

  • 标签: 耳鸣 门诊患者 调查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鼻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clearcell,PBMC)中的Cpn特异性抗原(Cpn-Ag),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73例鼻息肉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8%(48/73)和32.2%(28/87),P〈0.001;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1%(22/73)和12.6%(11/87),P〈0.01;PBMC中的Cpn-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3%(63/73)和31.0%(27/87),P〈0.001。结论鼻息肉与肺炎衣原体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PBMC中Cpn—Ag可为更好的治疗鼻息肉提供实验依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3-234)

  • 标签: 鼻息肉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 简介:目的:观察长期配戴散光镜对散光的干眼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电脑验光仪筛查出正常人10例(20眼)及干眼病患30例(60眼),并将干眼患者随机分成实验A组:给予人工泪液治疗同时联合配戴散光镜;和对照B组:只给予人工泪液进行治疗。A组30眼,B组30眼。分别对其治疗前后进行DR-I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I试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tearbreak-uptime,BUT)检查。结果:干眼病患的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检查结果同健康人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30,90d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值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治疗后14d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值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0d及90d后其DR—I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及泪膜破裂时间测定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配戴散光矫正镜对具有散光的干眼患者有提高疗效的作用。

  • 标签: 干眼病 人工泪液 角膜 散光镜
  • 简介:目的:运用Sheard准则对集合不足的屈光不正患者的双眼视失平衡症状进行评估和诊治。方法:对2009-06以来18例集合不足的患者进行眼屈光检查,同时检测远近分离性隐斜,远近辐辏,正相对调节,调节状态,负相对调节,辐辏近点,调节幅度等眼动参数。计算AC/A参数,检测其对Sheard准则符合性,并利用该准则计算所需的棱镜处方。结果:近距棱镜不符合Sheard准则有14例(78%),其所需的基底朝内棱镜度数为(3.47±2.83)△。结论:临床上运用Sheard准则可有效地评估和诊治近距离用眼不适的集合不足患者

  • 标签: 集合不足 Sheard准则 双眼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