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4 个结果
  • 简介:层序地层学原理基础,采用地震线描法,建立了焉耆盆地博湖坳陷八道湾组层序地层格架。将其自下而上划分为SQ1,SQ2SQ3等3个三级层序,分析各个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同时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指出了在该模式下油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在层序结构上低位体系域普遍不太发育,水进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发育;沉积体系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为主,沉积分布主要受盆地形态控制。

  • 标签: 地震线描法 层序地层格架 层序地层模式 博湖坳陷
  • 简介: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时期气候较干燥,主要沉积棕色、浅灰色陆相碎屑岩。通过岩心观察,对路乐河组岩、结构构造特征、暴露标志进行了分析,结合测井曲线分析认为,本区路乐河组主要为一套发育于干旱—半干旱环境末端扇沉积体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流带、分流带远端盆地带3个亚相,其中分流带亚相又可划分为分流河道沉积、泛滥平原沉积、越岸沉积漫流沉积等4个微相。文中分析各亚相平面展布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通过分析各亚相砂体特征及其与储层发育关系,认为分流带亚相是最有利储层发育相带。

  • 标签: 末端扇 沉积体系 路乐河组 潜西地区 柴达木盆地北缘
  • 简介:已有的钻井资料表明,麻黄山地区延安组具有良好油气勘探潜力。通过对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井曲线、薄片鉴定等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延安组经历下切河谷充填、三角洲平原、前三角洲、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演化过程,一个完整湖侵—湖退旋回。低位体系域主要为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其分布受早侏罗世古地貌控制,优先堆积在古地貌较低区域;水进体系域三角洲平原沉积,最大湖泛面处于前三角洲黑色泥岩中;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平原和曲流河沉积组成。最大湖泛面的存在将延安组油藏分为源外组合远源组合。源外组合,特别是低位体系域下切河谷充填砂岩具有砂体厚、储集物性好、离烃源岩近、圈闭类型丰富等成藏条件,利于油气聚集;而远源组合只是源外组合破坏后,油气运移至高位体系中形成次生油藏。

  • 标签: 层序 下切河谷 体系域 沉积相 延安组 麻黄山地区
  • 简介:涠西南凹陷WZA区主要目的层流沙港组一段沉积体系类型及相应展布规律认识不清,砂体连续对比均较差,给油气勘探带来了困难。结合岩心、测井地震资料,通过源-汇分析确定沉积体系沉积微相类型。WZA区中间低、四周高汇水区,可识别出3个不同方向物源(NWW向、SWW向、SEE向)、2种沉积体系(西部和南部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东部发育浊积扇沉积体系)10余种沉积微相。这些认识有利于刻画WZA油田,WZB油田,WZC油田,WZD油田WZE油田“甜点”储层。

  • 标签: 流沙港组 源-汇分析 浊积扇 曲流河三角洲 涠西南凹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