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年轻护士在晨间床边交接表工作中,提高填写内容的完整率的方法。方法以品管圈(QCC)管理为例,2016年3月成立品管圈管理小组,应用质量环(PDCA)法来考察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分析年轻护士在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制订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再比较品管圈(QCC)管理实施前后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结果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由品管圈(QCC)管理实施前的75.30%提高到94.65%,差异显著(P<0.05)。结论可以将品管圈(QCC)管理应用在提高年轻护士晨间床边交接内容完整率工作中,可以有效地提高交接内容完整率,保证护理工作准确有效实施。

  • 标签: 年轻护士 交接表 品管圈 完整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阑尾炎临床治疗中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行常规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组与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观察组各25例,对比两组各项手术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低于对照组(24.0%),P<0.05。结论与常规术式相比,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创伤小、恢复速度更快、减少并发症出现,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患者护理中的应果。方法选择我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重症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入院后行神经外科重症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神经外科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误吸/窒息危险因子评估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1例,误吸、呛咳发生次数为23人,观察组窒息0例,误吸、呛咳发生14人。结论应用误吸/窒息危险因素评估进行评分,并依据评分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有效减少了患者误吸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误吸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评估监控的正确书写,降低书写漏项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并集中培训,掌握品管圈方法的使用流程,针对降低评估监控书写漏项率进行现状调查、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在随机抽查的44天内需要监控的总表单数中,活动前后监控表单书写漏项率由25.21%降低到6.94%,可见评估监控书写漏项率明显降低。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评估监控书写的漏项率。

  • 标签: 品管圈 监控表 漏项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及时告知患者化验异常情况,并通过强化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计危急值报告反馈,分析危急值报告结果,查找原因,进行针对性强化健康教育,加强患者管理。结果通过对危急值的关注,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一个月后复查同项目的危急值报告例次明显较少。结论危急值报告反馈是对血液透析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补充,使患者能够及时知晓异常甚至危及生命的化验结果,使护士能够及时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了医技护患的四方合作,减少了透析并发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透析 危急值 反馈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对感染预防日监控在腹腔镜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进行探究。方法择取过去一年(2015.5~2016.1)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是否对每位患者行感染预防日监控将所有人员均分至对照、研究两组。对照组患者均未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而研究组患者则由医生全程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动态记录,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结果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动态监控的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与并发症率分别为2%(2/100)和11%(11/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9/100)和17%(17/100),二者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5%(95/100),远高于对照组的76%(76/100),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进行感染预防日监控动态监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及并发症率,提升术者满意度,应予推广。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动态监控 感染预防日监控表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海扶刀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临床健康教育当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8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主要对象进行分析,所有患者都需要接受海扶刀治疗,根据患者健康教育方案的差异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与路径组,常规组患者单纯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路径组患者则需要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对于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路径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接受相关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子宫肌瘤且接受海扶刀治疗的患者健康教育当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子宫肌瘤 健康教育 海扶刀 护理 路径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精神科擅自离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我病区2018年1月—6月收治接受治疗180例药物依赖科的住院患者进行“精神科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评估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结果药物依赖科的一部分住院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所致以及自知力的缺失,对住院环境的不认可存在着擅自离院的行为风险。为此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六个月内未发生擅自离院风险事件。结论通过开展住院患者擅自离院风险评估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预防机制对预防精神科疾病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擅自离院行为的发生有明显预防效果。

  • 标签: 精神科 患者 擅自离院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心血管患者压疮的预防中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8年11月58例心血管患者,按照患者压疮评估方式分为观察组29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根据经验、病情观察进行压疮预估,观察组应用改良式Braden评分进行压疮预估,比较压疮发生了。结果观察组存在压疮风险的患者占51.72%,与对照组44.83%差异不大(χ2=0.27,P=4.85);观察组轻度、中度、高度、极度风险比重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发生率为10.34%,低于对照组34.48%(χ2=0.59,P=0.027)。结论改良式Braden评分用于心血管患者压疮预防中价值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血管 改良式Braden评分表 压疮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三阴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2015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三阴乳腺癌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参照组(30例)予以单一柔比星治疗,研究组(30例),予以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同时比对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完全缓解率86.67%,高于参照组63.33%,(P<0.05);两组治疗后均伴发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比对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对三阴乳腺癌患者展开专业化疗治疗时,予以其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治疗,可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应用起来安全性也较高,可推荐。

  • 标签: 表柔比星 紫杉醇 三阴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多西他赛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肿瘤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收治20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氟尿嘧啶方案治疗,实验组接受多西他赛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后,0期和I期患者明显增加,TNM分期情况明显改善,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接受多西他赛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辅助化疗,有助于其TNM分期的改善,且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乳腺癌 辅助化疗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固汤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后气道炎症的效果及其对Th1/Th2平衡的影响。方法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加服益气固汤1月,分别于治疗前和3月后检测血清白介素-4和干扰素-γ的浓度,1年内随访观察患儿的再喘息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白介素-4和IL-4/INF-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干扰素-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患儿3月内再喘息和1年内喘息3次以上的病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益气固汤可调节毛细支气管炎后气道炎症的Th1/Th2平衡,降低再喘息的发生。

  • 标签: 益气固表汤 毛细支气管炎 气道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