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采用可扩张的球囊装置,可有效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明显减少骨水泥的渗漏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手术方式的首要选择。本文对其技术原理、适应症与禁忌症、技术要点、并发症及预防进行了综述。

  • 标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创皮肾镜取石(mPCNL)术后改进肾造瘘与常规肾造瘘的术后疗效进行比较,探讨mPCNL术后肾造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应用mPCNL治疗各种肾结石、输尿管上端结石200例,其中103例mPCNL术后F16或F18硅胶引流管常规肾造瘘,97例mPCNL术后F14Foley双腔导尿管肾造瘘,比较术后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拔管时间。结果mPCNL术后常规肾造瘘组术后疼痛较强,须用止痛剂者52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2-5d(平均4d),血尿持续时间3d-1月,平均7d,术后出血量30ml-2000ml,平均100ml,术后拔管时间5-7d,平均6d;mPCNL术后改进肾造瘘组术后疼痛一般,须用止痛剂者20例,术后疼痛持续时间1-2d(平均1.5d),血尿持续时间1-3d,平均2d,术后出血量5ml-100ml,平均50ml,术后拔管时间4-7d,平均5d。两组术后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术后出血量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mPCNL术后改进肾造瘘组在术后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术后出血量方面,优于mPCNL术后常规肾造瘘组,值得临床推荐与推广。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造瘘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毫刃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4例。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2例,主要采用针刺治疗法;对照组患者12例,主要采用西药治疗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如下表1所示)。结论针刺可松解肌肉的痉挛可调整肌力的平衡;同时可释放五羟色胺类致痛因子,所以能立竿见影。即刻止痛。针刺治疗偏头痛具有痛苦小、操作简单、副作用少、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 偏头痛 非洛地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3年4月对66例(72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C形臂X线透视下皮穿刺,椎弓根建立通道,进行PVP治疗。结果术后即刻至24h内明显止痛56例,术后48~72h疼痛逐渐缓解10例。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66例(72椎)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明显的并发症出现。结论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微创、安全且能够迅速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时运用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期间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且符合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的患者83例,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分成A,B两组,术后随访一年,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一年后,治疗有效率依次为95.3%和92.5%,治疗效果有效率以小于等于50岁的A组为高(P<0.05)。结论临床上皮镭射气化减压术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年龄小的效果较好,即年龄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神经根阻滞 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鼻与喉镜下口气管插管在COPD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的对比观察。方法40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鼻气管插管组(20例)、口气管插管组(20例),分别简称鼻组和口组。鼻组患者鼻气管插管,口组患者口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变化、置管时间、鼻窦炎感染情况、口腔护理时间、痰痂形成、拔管成功率、意外拔管发生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气变化、鼻寞炎发生例数、置管时间、拔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留管时间、口腔清洁时间、意外拔管等方面,鼻气管插管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对COPD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鼻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的治疗措施。与口气管插管比较,具有疗效肯定,能延长置管时间,缩短口腔护理时间,有效防止口腔感染,使患者感觉舒适,防止意外拔管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气管插管 呼吸衰竭 鼻窦炎
  • 简介:摘要目的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企切除术与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这两种临床上常用的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方法将我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之间院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分为腹腔镜组,进行的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4例)分为开腹组。比较这两组手术在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相应的情况,并进行随访调查。结果结果疗效分析,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都优于开腹组,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开腹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10.81%明显高于腹腔镜组总发生率5.41%,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时间短、所需的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但它也存在相应的的局限性,临床医生应在进行仔细比较后,选择适合患者的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经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皮输尿管镜(MPCNL)与逆行输尿管镜(UR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皮输尿管镜治疗,B组给予逆行输尿管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费用、手术成功率、两个月后的结石清除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皮输尿管镜相比逆行输尿管镜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更显著,清除结石的效果更好,但手术时间较长,治疗费用较贵;而逆行输尿管镜效果稍差,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经皮输尿管镜 碎石 嵌顿性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0例(64眼)为研究对象,全部患眼均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后1d、1周、1个月及6个月的眼压以及视力情况,同时观察随访末期中央前房深度、滤过泡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d、1周、1个月及6个月眼压分别与术前眼压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1周、1个月及6个月视力分别与术前视力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4眼患者中,术后形成功能性滤过泡54眼,非功能性滤过泡10眼。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术后眼压降低明显,视力恢复较好,并发症发生少,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乳化术 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 闭角型青光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微血管减压术与CT引导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年龄、症状及基础病变基本相似的三叉神经(第Ⅲ支)疼痛患者76例,分别采用微血管减压术(n=38)与CT引导射频热凝术(n=38)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2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微血管减压术复发率显著低于CT引导射频热凝术。结论对于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显著优于CT引导射频热凝术,在患者接受且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尽量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 标签: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 射频热凝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病灶切除术及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两种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因子宫腺肌病住院行经腹病灶切除术(A组97例)及UAE(B组89例),随访至术后48个月,资料完整的患者。比较两组术后痛经缓解、Hb水平、子宫体积大小、安全性等。结果A、B两组术后6个月Hb分别为102.7±26.0g/L、99.6±17.4g/L,与术前比较Hb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术后子宫体积与术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A组子宫体积缩小更明显,组间术后各时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病均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且安全性好;UAE微创,则为术后短期内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提供了可能,且A组患者通过UAE微创治疗后能够缓解患者自身的痛经情况,Hb值也明显好于B组患者。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病灶切除术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囊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取石,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囊取石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7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胆囊取石术是一种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减少疼痛程度的手术方案,可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全期护理应用于小儿微创皮肾镜碎石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儿,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儿加强手术全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和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微创皮肾镜碎石治疗期间应用手术全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增进护患关系。

  • 标签: 手术全期护理 小儿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诊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和眼压等方面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所有患者患眼房角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宽(P<0.05),前房加深,眼压得到明显的恢复(P<0.05),患者矫正视力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对患者实施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患者的视野均无异常。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 闭角型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three-dimensional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室心肌同步性。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5月门诊或住院患者。对照组选择问诊、查体、心电图、胸部X线及心脏超声等检查,确定心肺无异常、无内分泌疾病、肝肾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的健康成人30人,其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37-79(56.61±10.56)岁。肥厚型心肌病组选择室间隔中上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人,其中男17人,女14人,年龄37-87(60.93±14.48)岁。无左室流出道梗阻,无明显临床症状,尚未接受临床干预性治疗,并排除其它心脏疾患(高血压、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影响心功能的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亢等)以及肝、肾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采用PHILIPSiE3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连接心电图,X3-1探头于心尖四腔切面采集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测量各组左室整体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各节段达容积最小时间的标准差(Tmsv16SD)及该标准差与心电图R-R间期的比值(Tmsv16SD*)。比较两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1.左室整体射血分数HCM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CM组的Tmsv16SD、Tmsv16SD*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尚无明显临床症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左室整体同步性已减低。

  • 标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肌病 肥厚型 左室同步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用超声仪器进行乳化治疗同时实施小梁切除手术对救治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疾病的实际效用。方法在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本医院接收的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病人中任意选择94例作为研究样本,遵照病人的意愿把47例病人归纳到对照组,并采同小梁切除手术给该组进行治疗;同时把其他47例病人归纳到实验组,运用超声仪器为该组实施乳化治疗,同时再为病人进行小梁切除手术。分别登记并对照治眼前后两个组别的眼压数据以及视力的复原水平。结果采取不同眼部治疗方案之后,94例病人的眼部均有所恢复,两个组别中,实验组视力以及眼压指数恢复水平比对照组更好,同时治疗后实验组出现病发症状的概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为了使临床救治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疾病能达到理想效果,医院应该普及同时进行超声乳化以及小梁切除治疗这种联合治眼方案。

  • 标签: 小梁切除手术 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疾病 超声仪器 乳化吸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皮椎体成形术结合中药内服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68例,对其采用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并结合中药内服,对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治愈28例,有效39例,1例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6%。结论皮椎体成形术患者手术创口小,疼痛轻,再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远期效果好,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性骨折 皮椎体成形术 中药内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治疗中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皮椎弓根钉体外撑开结合伤椎骨水泥注入法治疗。测量手术前后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的高度丢失率。结果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12~30个月,平均21个月,除2例神经功能A级症状无改善外,其余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Cobb角0°~12°,椎体前缘高度恢复至90%~100%,平均96.2%。术后12个月时Cobb角0°~16°。结论皮伤椎成形术结合体外椎弓根钉撑开系统一期矫正伤椎的压缩高度及恢复正常的脊柱生理曲度,创伤小,是中老年胸腰椎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钉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