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诊的45例儿科患者,其接受循证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另外,随机抽取同期我院接诊的44例儿科患者,其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患者家属满意度及焦虑评分,并做统计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焦虑评分对比,差异均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有效指导护理工作,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循证护理 儿科护理 实践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组对比研究询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本院中,选取消化内科室患者共计1300人,其中随机选取700名患者作为治疗组,另外600患者选作对照组。首先,针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入院治疗,然后,针对治疗组患者采用询证护理理念的临床应用治疗方式,而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护理治疗方式。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高达98.5%,而对照组为93.8%,由此说明两种护理方式的有效率的差异对比有可比性,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P<0.05)。而且,在护理治疗后的护理满意度调查中,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对比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询证护理理念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不仅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还能同时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询证护理 消化内科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个科室进行研究,选取2010年-2011年1月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分别从患者满意度、医患纠纷、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四个方面进行评估。结果实行护理路径后患者满意度由75%提高到90%,医患纠纷从65例降低至26例,住院天数平均26.8±5.5d降至20.5±5.2d;住院费用由平均2590±358.3元降至1877±329.2元,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在基层医院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了医院的护理质量,充分利用医护资源,降低成本。

  • 标签: 护理管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个体化护理在辅助生殖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于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于个体化护理措施,包括个体化需求的识别,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护理的要求,执行力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及实施的措施和方法。结果实验组护理差错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辅助生殖护理中实施个体化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提高护理安全和治疗效果,增加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个体化护理措施 辅助生殖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整体护理的应用。方法用于临床研究的46例腹股沟疝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内收治的,所有患者均行无张力修补术,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临床研究小组,每组患者人数23例;对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95.7%,对照组患者的总护理效果优良率为82.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能够大大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质量监控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实施护理病历质量监控前后的病历各500份,并对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前后病历等级评价、病历缺陷情况以及病历返修情况进行对照,分析和探讨护理质量监控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实行护理质量监控后终末护理病历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各项护理质量检查成绩平均分从之前的93.32分上升到现在的98.86分(各项标准分100分);在实行护理质量监控后,护理病历各项项目的缺陷率和返修率均出现大幅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护理质量监控对终末护理病历质量具有积极影响,护理质量有显著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和效率也大大提高。

  • 标签: 护理质量监控 终末护理病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亲情护理干预对焦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焦虑症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焦虑症类药物,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焦虑症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亲情护理干预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前者低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亲情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焦虑症患者症状,降低焦虑程度,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焦虑症 亲情护理 焦虑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3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自杀、伤人、外逃等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减少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结论精神科在做好治疗的基础上,护理安全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安全隐患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方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2011年我院收治的CO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措施,并配合相应的排痰护理、营养支持和体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人性化护理方法,即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S评分(39.40±4.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5.58±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方法有利于缓解改善患者抑郁情绪,促进了治疗过程的完成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COPD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2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2周以上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6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比较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前后的基本理论得分、基本技能得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后,护理观察组患者的护士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得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执行率均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之前有明显的提高,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合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推动优质护理服务向纵深发展。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路径 基本理论 基本技能 提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给予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焦虑程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其焦虑程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优质护理 焦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脑卒中患者的社区延续护理与常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新兴县中医院出院的脑卒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分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实验组采用社区延续护理法,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效果远远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实际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社区延续护理法,有助于提升护理效果,具有较高的推广优势。

  • 标签: 脑卒中 社区延续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试析老年病护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治疗患者中选取2014年5月-2015年8月收治并已确诊老年病患者10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老年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率为76%,实验组为94%;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于老年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人护理能提高护理的效果,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老年病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与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8例实施甲状腺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常规组予以患者常规组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效果以及患者SAS和SDS评分方面,护理组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而提高了手术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复。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个性化护理措施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优质护理组)80例,对照组(传统护理组)80例,比较两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160例患者对治疗期间护理进行评价,观察组评价为满意患者达98.7%;对照组评价为满意患者81.3%。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神经内科患者中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神经内科
  • 简介:摘要为更好的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贯彻全对象全过程的管理模式,我院于2012年3月开始推广使用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护理系统充分利用了无线网络技术、二维条码识别技术及手持移动终端轻便的优势,实现与HIS(hosipitalinformationsystem,医院信息系统)及电子病历的无缝连接,从而将护士工作站延伸到病人床边,实现病人身份的智能识别、体征数据的现场采集、体温单的自动生成、医嘱执行过程的全程跟踪等功能,大大降低护理差错率,有效提升医疗安全和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品牌形象。

  • 标签: 移动护理 优质护理 PD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我院实施外科手术的住院患者8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两组的SAS与SDS评分。结果护理后,实验组的SAS与SDS评分显著降低,但实验组的SAS与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舒适护理的满意度为97.62%,对照组为78.57%,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舒适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手术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哮喘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且护理满意度评分(92.5±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6.5±1.8)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大大提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老年哮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管理中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20例,按照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实施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给予观察组层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护理管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总分为(96.8±3.5)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用于ICU护理管理中,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ICU护理管理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