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坚持两个“三面向”为中国铁路减速顶调速系统发展作新贡献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1994年8月)1序言在纪念中国铁路减速顶20周年之际,我代表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向填补中国铁路技术空白,顽强拼搏、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敢于创新精...

  • 标签: 中国 铁路 减速顶调速系统 “三面向” 贡献 中国铁道学会
  • 简介:针对我国铁路高速重载发展要求,分析了我国铁路现代化编组站发展方向,阐述了适应我国铁路重载需要高负荷减速顶系列调速设备特点,简单介绍了高负荷减速顶系列调速设备在国内、国外运用情况,通过国内外对高负荷减速顶系列调速设备不同认识,展望了今后在国内推广高负荷系列调速设备市场前号。

  • 标签: 重载 编组站 高负荷 调速设备
  • 简介:铁道部科技局:1980年3月23日在广州北站驼峰调车场安装减速顶并正式投入试用,到5月2日即发现在驼峰调车东风型1794号机车轮缘顶部发生严重非正常磨耗,第一、六位车轴轮缘磨耗最严重,三、四位次之,二、五位较轻。轮缘顶部冲成与水平约成15°左右(按减速顶安装角度)向内倾斜粗略圆周斜平面,原顶部被冲击消灭。经邀请哈尔滨减速顶研究中心来广州共同研究,以广局报师[1980]70号《关于对广州北站减速顶使用中,机车轮缘严重磨

  • 标签: 机车 轮缘 驼峰调车场 减速顶冲击 磨耗变形 安全限度
  • 简介:中国铁道学会顾问、减速顶委员会名誉主任廖诗权在闭幕式上总结报告(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二十日)一、这次在镇江由铁道部运输局和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联合召开全路编组站减速顶调速系统运营座谈会,开得很及时,很成功,很好!有部劳资司、科研院、12个...

  • 标签: 中国 铁路 减速顶调速系统 发展 意见 产品质量
  • 简介:为解决内侧减速顶磨调车机车轮缘问题,铁道部机务局对此非常关心和重视,积极领导和支持机务部门进行研究试验,四方所主持研制DJND型车轮就是在机务局大力指导与帮助下,经过几年现场运用试验获得成功。1993年4月21日DJND型轮缘踏面外形、运用限度及检测量具通过铁道部技术鉴定后,部科技司下达了科技机〔1993〕65号文件,下发了鉴定证书。机务局为了更好地在机务系统推广应用DJND型车轮,1993年8月27日以机技〔1993〕118号文公布了DJND型轮缘踏面外形、运行限度及检测量具有关规定,并请各单位遵照执行。本期刊登了机务局文件,目的是宣传、贯彻、落实部机务局文件精神,使减速顶更好地为运输生产服务。

  • 标签: 调车机车 内侧减速顶 轮缘踏面 运用限度 外形 检测量具
  • 简介:铁道部运输局杨友根副局长在开幕式上讲话(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八日)让我代表铁道部运输局、代表国林副部长、向廖部长、冷局长、镇江市许市长、镇大指挥部樊指挥、上海铁路局王局长、南京铁路分局徐局长,向减速顶委员会同志们为我们专门组织了编组站运营经验交流...

  • 标签: 中国铁道部运输局 铁路减速顶 开发应用 特点 编组站 自动化
  • 简介: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委员会主任冷庆同志在开幕式上讲话(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会议经过认真准备,今天在这里召开了。这次“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调速系统运营座谈会”应该说是一次很重要会议。会议日程三天,是个小型座谈会,18日开始,有几位同志讲话,然后会议交...

  • 标签: 中国 铁路 铁路编组站 减速顶调速系统 发展 减速顶委员会
  • 简介:本年度在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计82篇,参加评选论文70篇。减速顶委员会与有关单位沟通后,组织专家评审。评审中在考虑到各单位论文基础上,从论文学术性、理论性和实用性进行评审。评选出25篇优秀论文,占参评论文36%,其中一等优秀论文10篇,二等优秀论文15篇。优秀论文见下表:

  • 标签: 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 优秀论文通知 公布年度
  • 简介:中国铁道学会减速顶调速系统委员会于1993年6月22日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学会顾问廖诗权、副理事长宁致远及委员会成员26人出席了会议。委员会主任冷庆主持会议,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罗冬树出席会议并讲话。本着民主办会精神,会议对二届委员会成立三年半来工作做了回顾,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一、围绕运输生产开展学术活动,成效显著减速顶技术新、专业性强,同时,二届减速预委员会学术活动也很活跃,成效显著。

  • 标签: 减速顶调速系统 发展 中国 铁路 编组站 现代化
  • 简介:回顾了中国铁路自动化驼峰调速技术发展艰难道路;阐述了中国TDJ减速顶调速技术研究与开发应用历程;论述了中国TDJ减速顶诞生与TDJ减速顶调速技术发展30年创立业绩;提出了为实施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中国减速顶及其调速技术开拓创新方向建议.

  • 标签: 中国铁路 跨越式发展 研究与开发 业绩 开拓创新 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