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1引言在目前我国的气象站网条件下,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范围区域内往往无气象测站,对此类小范围区域强降水的定时定量的预报水平明显偏低,极易出现漏测、漏报。如9914台风,我市圳库区的西北部山区出现24小时雨量极值高达637mm(水文资料),而莆田市三个气象站的24小时雨量均小于250mm,雨量差异悬殊。所以有必要开展小范围区域面雨量预报,尤其是开展重要大型水库的面雨量预报研究,

  • 标签: 面雨量预报 莆田市 库区 气象站 预报水平 定时定量
  • 简介:通过对浙江气象实力发展实践的概述,总结出实力建设的四个做法和启示,深刻剖析浙江气象实力内涵,提出它是浙江气象事业的感召力、气象文化的凝聚力、管理体系的执行力、创新发展的驱动力以及开放合作的影响力的总和,并凝练出浙江气象实力四层次构建模型——资源层、目标受众层、表现层和功能层,提出要通过战略管理和形象管理提升气象实力的科学化水平,以及发展浙江气象实力的具体措施。

  • 标签: 气象事业 浙江 管理体系 气象文化 构建模型 目标受众
  • 简介:本文论述了经济全球化、信息革命和网络时代实力的重要价值,以及具有的超强扩张性和传导性,超越时空,对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产生巨大的影响。说明了新世纪新形势下气象工作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福祉安康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技水平和业务能力所限,目前气象服务与社会经济生活、党和政府、广大人民群众需求存在的巨大差距,加强气象实力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特别对气象服务理念、气象文化、凝聚力、运行机制、管理水平和社会信任度等影响自身发展潜力和感召力因素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引用一些具体事例说明加强气象实力建设,对于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改进服务效果的重大意义。

  • 标签: 气象工作 公共服务 社会经济生活 人民群众 经济全球化
  • 简介:陕西气象部门继承延安气象精神,实践陕西气象实力建设,采取项目带动、南北互动、文化助推等方式,更加注重以创新引领各方面的工作,更加注重文化对事业的推动作用,走出了独树一帜的实力建设之路。本文全面总结了陕西气象实力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对建立长效机制进行了探索,并提出对西部气象实力建设的思考。

  • 标签: 气象部门 陕西 文化 加注
  • 简介:湖北气象实力的历史表明,湖北省气象事业发展与气象实力关系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湖北气象实力对湖北气象事业发展有七大具体作用。在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力提升湖北气象实力的基本对策、湖北未来气象实力发展的战略领域及八大重点战略任务。

  • 标签: 气象事业发展 湖北省 历史 设计 正相关关系
  • 简介:利用疆地区6个国家气象站1961—2016年汛期(5—9月)逐日降水序列资料,分析了疆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56a来,疆地区汛期PCD平均为0.35,呈逐年微弱减小趋势(-0.02·(10a)^-1),表明汛期降水趋于均匀化;汛期PCP平均为35.0候,呈逐年推迟趋势(0.45候·(10a)^-1),表明汛期降水有所推后。汛期PCD和PCP空间分布不均匀,南部平原大、北部山区小,最小值均出现在天山北麓巴里坤。汛期PCD和PCP在整个时段内都存在13a左右的长周期变化,且前者在1996年发生突变,以下降趋势为主,表明降水集中度逐渐减弱,趋于均匀化。通过汛期降水量与汛期PCD、PCP的相关合成分析,发现少水年PCD较多水年偏大,而多水年PCP较少水年偏晚。

  • 标签: 汛期 降水 集中度 集中期 时空分布
  • 简介:利用常规高空探测资料,分析了2000—2012年4—6月850hPa层位势高度差异常(上海宝山或大陈岛站850hPa层位势高度值比贵阳站大7gpm或以上)形势下低空环流与江西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种形势下,700hPa高度层上均有西南低涡活动。近50%的个例江西省上空850hPa层出现风速16m/s以上的低空西南急流,约40%的个例有切变线活动;若去除850hPa无切变线影响和切变线出现较晚的情形,江西省出现10站以上暴雨过程的比例为85.7%。

  • 标签: 暴雨 位势高度 异常 低空环流.
  • 简介:浙江省气象局高清视频会商系统从先进、可靠、稳定、实用的角度进行整体构架设计,基于全省气象部门视频专网,综合应用高清视频、高分辨Pc信号及音频信号的双向传输技术,实现全方位的实时高音质、高画质多媒体会议,满足日常天气预报会商、电视电话会议、学术交流及技术培训、应急指挥等业务需求。软件终端技术的充分应用,实现厂气象会商向乡镇基层防灾减灾部门的有效延伸。

  • 标签: 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构架 软终端
  • 简介:从2005年-2008年,项目工程立项、实施、建设、应用开发过程始终得到了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领导的各方面指导与大力支持。郑国光局长多次亲自出席中日合作JICA项目实施协议签约仪式、项目计划启动与计划实施协调(JCC)会议。局监测网络司、科技发展司、预测减灾司与计划财务司等都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与卓有成效的管理。

  • 标签: 中国气象局 平台建设 综合观测 青藏高原 预警 系统
  • 简介:利用40a(1961—2000年)的海温资料和同期NCEP资料以及高原51个测站的降水资料,探讨了赤道太平洋平均海温增暖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的相关关系,以及在这种相关影响下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的变化状态。结果表明:赤道太平洋海温增暖(SSTA≥0.5℃)与青藏高原东部地区500hPa月平均高度场之间存在明显的滞后性相关关系,这种滞后性相关不但影响到高原高度场,还影响到气温、比湿和气流动能等,使高原500hPa气象场发生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又与高原东部地区表征旱涝状况的Z指数的时空分布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即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增大及气流动能减小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涝(多雨)的几率较大;当受影响的高度、气温、比湿减小及气流动能增大时,高原东部地区发生旱(少雨)的几率较大。

  • 标签: 赤道 东太平洋 海温增暖 降水资料 青藏高原 500hPa月平均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