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切由心开始,在与自然接触中,让孩子们形成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健康生活态度,塑造自信、勇敢出格和团队意识,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挑战。

  • 标签: 大自然 孩子 教育 保护环境 生活态度 团队意识
  • 简介:我国本土水生生物稀有鮈鲫(GobiocyprisrarusYeetFu,1983年)是一种优良试验用鱼,具备成为模式生物必要条件。本文总结了稀有鮈鲫生物生态学研究情况,分析了稀有鮈鲫在多个应用领域与模式生物斑马鱼、青鳉存在不足和差距,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推动模式生物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建议。

  • 标签: 模式生物 稀有鮈鲫 斑马鱼 青鳉
  • 简介:通过宁乡市生活垃圾分类模式进行了初步调查了解,总结了宁乡生活垃圾处理主要分类模式,分析了现有模式中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提供参考.图4,参11.

  • 标签: 农村 生活垃圾 垃圾分类 模式 问题
  • 简介:建筑及其相关产业是资源利用和环境影响“主角”,发展绿色建筑是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也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思想直接实践.讨论了建筑产业发展环境影响,提出了建设工作中实践生态文明理念建议.图2,参5.

  • 标签: 建筑产业 生态文明 资源 环境
  • 简介: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危及到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从源头上控制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首要措施。本文采用物质流分析法与情景分析法,水稻(双季稻、单季稻)、小麦-玉米、蔬菜(叶菜、根菜和果菜)产地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农田土壤中重金属铜输入途径(大气沉降、磷肥、有机肥以及灌溉水)和输出途径(籽粒/食部位、秸秆/残余物以及地表排水),并通过文献查阅和采样分析建立数据库,在平衡分析基础上为了保障100年土壤铜累积不超过设定情景水平,当土壤铜背景值含量分别增加50%,100%和150%时,推导出磷肥、有机肥以及灌溉水重金属含量安全阈值,磷肥中铜含量应控制在65175mg·kg(-1)范围内;畜禽粪肥中铜含量应控制在3595mg·kg(-1)范围内。灌溉水质标准应控制在4070μg·L(-1)范围内。这将为我国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和源头预防控制,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一定技术指导作用。

  • 标签: 重金属铜 来源 平衡 农作物 安全阈值
  • 简介:随着纳米科技与工业高速发展,大量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并最终汇聚到土壤环境中,土壤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影响。由于土壤生物具有多样,选择具有代表、敏感性并便于获取土壤模式生物作为实验受体进行纳米材料生物安全评估及环境毒理效应研究尤为重要。较为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几种典型土壤模式生物特点,为纳米材料毒理研究中受试生物选择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整理了大量基于典型土壤模式生物纳米材料毒性研究资料,归纳了不同层次研究方法,分析探索了纳米材料毒性机理,并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

  • 标签: 纳米材料 模式生物 生物毒性 秀丽线虫 蚯蚓
  • 简介:中国园林自然风景式风格著称于世,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该文中国传统园林风格为案例,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析中国传统造园艺术风格形成影响因素,以期引发创造现代园林风格思考.

  • 标签: 古典园林 艺术风格 影响因素
  • 简介: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核心和灵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紧紧依靠生态文化来引领和支撑.武陵山片区生态文化建设要从崇尚生态文明理念、建构丰富生态文化载体、着力提升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发展能力等方面系统发力.

  • 标签: 整体构建 生态文明理念 区域生态文化建设
  • 简介: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物理化学性质,不仅其自身具有毒性,还会与共存污染物相互作用,影响彼此迁移转化和毒性效应。文中总结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纳米材料(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量子点和零价金属)与重金属或有机物复合时造成生物毒性,包括不同层次毒性指标响应(生物整体、生物积累、大分子水平)和毒性机制探讨,展望了纳米复合污染毒性领域今后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重要问题。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毒性 复合效应
  • 简介:水生生物基准已成为生态风险评价和水环境管理主要参考依据,在水污染治理、控制和管理以及水生生物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和生物学参数基于水体或沉积物等外暴露浓度毒性阈值和环境基准存在影响,使其具有变异性和不确定性.而基于组织残留毒性剂量指标可以减少毒性值变异性以及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生物累积物质而言,在毒性效应及环境基准研究中存在显著优势.针对组织残留法在水生生物基准研究中应用,组织残留法概念、优势、应用,以及组织残留基准推导方法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组织残留法在应用中存在关键问题及建议,旨在推动环境基准、生态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及为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水生生物 环境基准 生态风险评估 组织残留法
  • 简介:为了研究灵芝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北京市一些药店及部分中医门诊部所售不同产地灵芝中As、Hg、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灵芝中As含量范围为0.016~0.239mg·kg^-1,平均值0.117mg·kg^-1,Hg含量范围从未检出到0.43mg·kg^-1,平均值0.115mg·kg~,Pb含量范围从未检出到0.256mg·kg^-1,平均值0.047mg·kg^-1,As、Pb含量均符合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Hg有5例超标,占样品总数25%,主要是野生灵芝.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服用灵芝的人群,成人每人每日通过灵芝摄入As、Hg、Pb分别为0.18-2.3μg、0.17—2.3μg、0.07—0.94μg,分别占每日允许摄入量(ADI)0.14%~1.9%、0.4%-5.4%、0.03%-0.4%,人体健康风险不大.但是对于个别野生和人工种植灵芝而言,每日摄入总汞量可达0.47—6.24μg,占ADI1.1%-15%,人体健康存在一定风险.

  • 标签: 灵芝 健康风险评价
  • 简介:环境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低氧微环境主要受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控.近年研究表明,低氧微环境HIF-1α可在癌症中高表达,参与癌细胞生长繁殖、侵袭/迁移、新血管生成和细胞凋亡等过程.研究主要围绕肝癌、乳腺癌和胃癌与HIF-1α关系进行讨论.参32.

  • 标签: 低氧微环境 缺氧诱导因子-1Α 肝癌 乳腺癌 胃癌
  • 简介: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全世界婴幼儿肠胃炎最主要病原体.在我国,儿童秋季腹泻发病达到高峰,也主要由轮状病毒引起.论文改进了RT-nested-PCR检测水中轮状病毒方法,于2006年10月北方某市城区水环境(包括污水、地表水和饮用水)中轮状病毒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表明,该市某污水厂进水和不同工艺段出水、主要公园景观水体、主要自来水厂进水和出水以及城区管网水,均检出轮状病毒.综合分析从水源到管网过程,认为管网水中轮状病毒可能与水源水污染有关.管网水中有轮状病毒检出,说明秋季该市饮用水中存在潜在轮状病毒传染源.同期管网水进行细菌学指标检测,没有发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粪链球菌,可见目前城市供水水质标准中细菌学指标并不能准确反映病毒污染状况.

  • 标签: 轮状病毒 污水 地表水 饮用水 检测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收治16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心理干预、认知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健康教育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患者仅仅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90.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积极地心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 效果评价
  • 简介:2014年4月28日来源:美国化学理事会美国化学理事会发布了一系列原则,这些原则将帮助美国环保署和其他联邦机构进行"更加科学合理、及时"化学危害和风险评估。很多评估并不"始终满足客观、透明和科学准确标准,"该组织表示。"存在缺陷评估可能造成公众混乱,引起无根据警报,以及导致不必要规制行动。"美国化学理事会表示,其原则强调了一些需要做出改进关键领域,"为规制部门、

  • 标签: 化学危害 化学物质 美国环保署 联邦机构 行业机构 风险评估
  • 简介:环洞庭湖坡耕地氮磷流失是湖泊水体富营养化重要原因.环洞庭湖红壤坡耕地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常规施肥+秸杆覆盖3000kg/hm2(A)、常规施肥+秸杆覆盖6000kg/hm2(B)、常规施肥+地膜覆盖(C)玉米生长和面源氮磷流失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和泥沙流失量,其中径流量较CK减少了18.7%~25.3%,而泥沙流失量减少了11.3%~24.5%.覆盖处理A、B、C氮总流失量分别降低33.6%、41.9%、48.3%;磷总流失量,覆盖处理A、C分别降低15.4%、21.6%,而覆盖处理B与CK相近.秸秆与地膜覆盖有利于玉米增产,秸秆与地膜覆盖不仅一定程度提高氮磷化肥肥效和肥料利用率,而且能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 标签: 红壤坡耕地 农业面源污染 秸秆与地膜覆盖 肥料利用率 洞庭湖
  • 简介:雪团和小粉是2018年3月在洱海月湿地公园出生两只小鷉。它们家禽游客行走栈道非常近,在芦苇丛一个角落。常常有人看着它们一家,议论它们,也会有形形色色鸟类邻居在它们巢周围来来去去,有些可说是奇怪邻居。

  • 标签: 湿地公园 日志 邻居 栈道 角落
  • 简介:沉积物作为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中重要“源”和“汇”,与整个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有着密切联系。间隙水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水体沉积物污染状况,同时可以真实反映生物实际暴露情况,间隙水中关键致毒物质鉴别是科学准确评价间隙水及沉积物毒性与风险重要基础。毒性鉴别评估(ToxicityIdentificationEvaluation,TIE)和效应引导污染物识别(EffectDirectedAnalysis,EDA)技术作为致毒物质识别的主要方法,已在沉积物和间隙水致毒物筛选中得到了初步应用。本文介绍并比较了常用间隙水提取方法,总结了TIE和EDA在间隙水致毒物质异位及原位鉴别方面的应用与发展,及鉴别过程中使用到基本毒性量化方法与其适用条件。在当前间隙水关键致毒物质识别研究基础上,指出了异位分析难以避免毒性损失和有机污染物鉴别方面的局限问题,并提出应推广原位毒性试验技术且进一步发展有机物精细分离技术和质谱识别技术发展方向。

  • 标签: 间隙水 关键致毒物 毒性鉴别评估 效应引导的污染物识别 原位
  • 简介:当前随着纳米科技发展,纳米材料,特别是纳米金属,因其独特物化性质,在各行各业中使用量呈指数增长,致使其在大气、水域、土壤环境中安全性问题引起公众关注.尤其是在受到人类活动密切影响近岸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潜在生态效应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重点综述了由于海洋环境理化因子以及纳米金属独特物化性质导致纳米金属环境行为,海洋生物纳米金属吸收,以及纳米金属生物效应和可能致毒机制,旨在为评估海洋环境中纳米金属潜在生态危害,完善纳米材料监管机制及保障纳米科技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 标签: 纳米金属 海洋生物 环境行为 标志物 生物毒性 致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