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是一个古老的故事:古代一农夫临终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仅有17头羊留给你们三人,老大得一半,老二得三之一,老三得九之一。讲完就去世了,怎么呢?“智慧老人”的解法:借来一头羊,这样一共就有了18头羊,老大得9头,老二得6头,老三得2头,还剩下一头羊,物归原主。

  • 标签: 物归原主 三分之一 三人 分配工作 极限理论 三分别
  • 简介:有一个学期,我们班出现了一个“中古人”,他就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中古人”真的很“古”,他看起来比陈明才的爷爷还老,脸上有很多皱纹。春、夏两季,他喜欢穿两截式灰布唐装,料子薄薄的,感觉很凉快。说话犀利的赵晓君一口咬定这是老师的“语文课制服”。

  • 标签: 语文老师 “古” 语文课 古人
  • 简介:1.一定要用上书面表达“注意”部分给出的参考词汇。2.遇到较难或一时想不起来的词汇,可采用变通的办法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既可找同义词或近义词代替,也可换个句子,改变说法,切忌直译或中文式表达。

  • 标签: 高考写作 “注意” 书面表达 化繁为简 近义词 同义词
  • 简介:张帆不重视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经别人介绍,家长请了一位辅导教师。这位老师一见张帆,就领教了他的“与众不同”。老师问:“成绩如何?”

  • 标签: 收获 辅导教师 激励手段 教育方法 后进生
  • 简介:考试中,往往一个小单词就能成为得分的“绊脚石”。本栏目就来帮助你扫清这些“绊脚石”,一网打尽高考中常考的一词多义,熟词生义,让你学会一个单词就等于实实在在拿到一

  • 标签: 一词多义 熟词生义 单词 考试 高考
  • 简介:题目: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21,最小公倍数是126,这两个数的和是多少?解法一: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21,将21解质因数为21=3×7;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26,将126解质因数为126=3×7×2×3。从而我们可以知道,这两个数的公有质因数是3×7,独有质因数是2×3。因此,解答这道题应该两种情况考虑:

  • 标签: 质因数 最大公约数 最小公倍数 分解 解法 公有
  • 简介:我们知道分式方程的根有真根和假根(增根)之分,但你可知道增根中也有真假之分吗?为此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增根的定义.增根,是指在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若整式方程的根使最简公分母为0,(根使整式方程成立,而在分式方程中分母为0)那么这个根叫做原分式方程的增根.

  • 标签: 增根 整式方程 最简公分母 方程化 填空题 变式
  • 简介:师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有知识方面的信息传递,更应有情感方面的互动。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据一年级新生的心理特点,我耐心地指导他们,真诚地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 标签: 教学反思 一年级新生 信息传递 学习模式 心理特点 学习热情
  • 简介:那年,我与二姐一道到村头庙里读书。那一年,由一升二的考试,我的语文是61,算术是62。60及格线,这个分数,便如一蹴而就的力气,幸运地把我推过了升级的门槛。可这个分数,也让我感到稍嫌羞涩和不安,感到难以面对父母和村人。我隐隐有些明白。我的分数偏低,是因了同班二姐的分数有些高了,她的语文和算术,都在80多分之间。你试想,倘是她的分数比我的还要低,我的分数也就自然会显山露水,突出着高的端倪了。

  • 标签: 人生 分数 及格线 语文 算术 读书
  • 简介:拆字卦很久以前,有位秀才为了生计,用纸块写了许多“林”字,在街上拆字算卦。

  • 标签: 故事 典藏 拆字
  • 简介:近日有媒体选载了高考“0”作文片断,其中一篇以《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为题的“0”作文写道——

  • 标签: 重奖 实话 作文片断 高考
  • 简介:“尹”字诗唐代的苏颋(ting),能诗擅文,自幼就聪慧过人,上千字的文章,读一遍便能背诵。开元年间,他曾和宋璟共同主持国事,政绩卓著。

  • 标签: 故事 典藏 开元年间
  • 简介:大班数学教学活动“饼”,我们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进行教学,也就是每个年段都有一个相应的课题小组,各个年段的课题小组所进行的每一个活动,都会经过多次的研讨,最后在大组的课题组中进行观摩研讨。

  • 标签: 教学经历 数学教学活动 课题小组 课题组 观摩
  • 简介:动动脑筋动动手,看谁是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天才!在你的眼中,@和∧也许就不仅仅是符号了,它们还有些什么含义呢?请你将你所联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可以另加笔

  • 标签: 创造力 想象力 天才 符号 动手 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