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作者: 李少咏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11-21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作为地方师范院校,在全球化格局下,我们首先要为自己学校的科学发展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立足本土,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壮大自己,是地方性师范院校目前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高等教育全球化过程中,地方性师范院校的教育从业者们更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并且勇敢地担当起自己既教书育人的责任义务。
  • 简介:台湾地区大学识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五种:共同与识课程均衡选修、识均衡选修、核心课程、核心通识+学程课程模式、核心通识+专题计划课程模式。这五种课程模式在台湾同一所大学存在着演变过程,也发展于台湾不同的大学之中。本文结合案例院校探讨这五种课程实践模式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台湾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对中国大陆的识教育课程实践有些许借鉴与启示。

  • 标签: 台湾地区 通识教育 课程模式 问题
  • 简介:台湾地区高等院校“识教育”理念的推广,历经学术自治倡“识”、法典间控限“识”、民主意识唤“识”、政治理性促“识”四个发展阶段,反映出地区不同利益集团意识形态在政治社会变迁中的不断博弈。蕴含于“识教育”中的“辩驳”传统和批判性意识伴随在民众个人意识和社会民主意识的发展过程中,促使教育行政主管当局不断调整政策以满足学术自由和政治民主的社会需求。

  • 标签: 台湾地区 高等院校 通识教育 理念
  • 简介:20世纪末以来,识教育再次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掀起一股思潮,并且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识教育专题研究相当“冷”。其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有比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培养更充足、更急切地需要进行识教育的理由。

  • 标签: 通识教育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OECD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低质量就业日渐增多、收入分配调节弱化。在此背景下,高等教育对个体的重要性不断增强,接受高等教育可能预示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质量、更高的收入水平以及更高的生活质量,这导致了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强化。社会上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成为驱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基本动力。

  • 标签: 全球化 高等教育 扩张 社会动力 教育需求
  • 简介:能够全面展现儒家教育思想要义的,不是《学记》,而是《大学》与《中庸》。以《学记》为中国第一本教育专著,来自于中国现代教育学的“知识—技术”视野。儒家教育哲学之根本在于教化。“意义”与“感”,是构成这一教化哲学的两个基本方面。“意义”为其学术宗旨,“感应”为其意义生成机制,“感”乃“感应”之充分而顺畅实现。“意义”与“感”会归于内尽其性、外与物谐的中和之境。在字面上,“感(应)”虽可理解为互动互通、相互作用乃至于“刺激—反应”等,但后者并不足以尽其神韵。“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以“气”(从而也是以“情”)为根基的一体联动。它体现了儒学的独特教化精神:讲究情理,强调从情感的投入入手,让一己的整个生命融入世界,在生命与生命的整体互动中生成人生之意义、传达人生之意义。

  • 标签: “意义” “感通” 教化哲学 中和之境 儒家教育思想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扩大区域内经济合作,以推动自身经济加速增长.我国也通过参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来达到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参加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必要性以及现状,提出了在今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主要对策和思路.

  • 标签: 经济全球化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双边贸易
  • 简介:从整个架构和高考评核来看,香港新高中识教育科被定位为一门在自然、社会领域面对所有学生必修、必考的共同基础课程.该科共设置六个单元,涵盖了自然、社会各领域.其本质在于让学生整体地认识自己,并了解自已与别人、物质世界和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成为社会的、国家的、世界的有识见、理性和负责人的公民.

  • 标签: 通识教育科 香港 教育
  • 简介:我国研究型大学一直重视识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识课程建设存在管理机构薄弱、课程结构不协调、选课程领域认识不同、师资结构不完善等问题。加强研究型大学识课程建设,需要加强管理机构建设、协调课程结构、统一划分选课程领域、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 标签: 研究型大学 通识课程 课程建设 现状
  • 简介:学术评鉴体系对高校研究者和校长的影响至关重要。香港的高校将大学资助委员会(UGC)的“国际领先”和“国际优秀”的研究成果作为大学教员晋升和终身制任期的关键指标。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高等教育也得到急速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一方面,大学在民主化潮流中阔步迈向大众化,从2003年开始超越美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日益重视质量的提高,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发展和崛起的国家战略。但是,对于如何进一步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创建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则莫衷一是、仁智互见。

  • 标签: 中国大学 中国香港 中国大陆 案例比较 评鉴 学术
  • 简介:2015年9月7日,“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识课程部分进行了首门课程的拍摄。本系列识课程主要从相关政策解读、新兴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等多个视度进行讲解,旨在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详见第24页)

  • 标签: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通识课程 教师信息 能力提升 幼儿园 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