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基层教学工作者投入到素质教育的实践当中去,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新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问题。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过程。

  • 标签: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学设计问题探讨
  • 简介:〔摘要〕目前我们使用的英语教材较过去有了很大改进,增强了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给人耳目一新的美好感觉,但同时又给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具体课堂教学过程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法。

  • 标签: 〔〕高中英语存在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体育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教育者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只有健康的体魄,学生才能全面发展。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育教育担负着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因此,只有首先重视体育教育,才能谈得上素质教育。而体育教育中的安全问题同样应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体育安全素质教育安全问题客观存在。
  • 作者: 陈忠祥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4期
  • 机构:如果一名教师想成为一名优秀或出名的教师,他至少要总结三年来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改进和反思,在逐步的自我改进和反思过程中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低效的、形式化的,对教师专业成长发挥的积极作用有限,甚至由此引发中小学教师对教学反思本身的反感。为此,我们必须明确问题,分析原因,找准解决方法,以期使教学反思能为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助力。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管清禹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精妙设疑能“吹皱一池春水”。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课堂风生水起,真正使学生情有所动,心有所感,神有所悟,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深刻地情感体验与积极思维,最终学会质疑问难,形成独特个性。深入研究教学提问理论,加强教师教学提问的修养,对于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意义。
  • 简介:构建校企协同实践教学体系要求企业全程、深度、长期参与学校实践教学,构建路径在于明确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组建实践导向的校企教学团队、完善条件与制度建设。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构建这一体系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应通过让企业获得实际利益、学校高度重视与企业合作、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政府搭建平台四方面激发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

  • 标签: 应用型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为自己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数学课堂教学中主要应开展好“问题教学。”通过“问题教学”,让学生“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学习能力。

  • 标签: 〔〕数学问题教学了解分析解决培养能力
  • 作者: 陈媛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5-15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第5期
  • 机构:[摘要]在高校的公共必修课中,两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以下简称两课。)是学生最不感兴趣、也是两课教师们最难以从中获取成就感的课程,故高校思政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低也成了思政教学中受到广泛关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方面便是两课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多重原因,并试从提高教师主体素质和建立组织激励机制的角度探讨解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途径。
  • 简介:关于当前高等专科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辽宁财政专科学校刘万东关键词: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历史关系对策当前我国高等专科教育的发展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专科毕业生“供过于求”的问题;高等专科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及相关的一些问题;高等专科教育的...

  • 标签: 高等专科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历史 关系 对策
  • 简介:〔摘要〕物理教师和学生普遍反映高一物理难教难学,除了学科特点的原因以外,主要是因为由初中到高一新旧知识或学习新旧知识的思维方法发生了脱节,高一物理教材相对初中物理知识量、理论性、综合性、能力要求更高,再加上高一物理教师多是新参加工作,教学经验不足、对学生了解不够,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生活经验的不足,从而形成了高一物理教学的瓶颈。

  • 标签: 〔〕物理学习问题解决方法
  • 简介: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浙江省农民工子女总的来说能够适应浙江的教育,但是失学辍学情况较严重。他们在学习中遇到了各种困难,很多学生甚至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为了保障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建议采取规范农民工子弟学校、重视农民工子女身心健康、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等对策。

  • 标签: 农民工子女 就学问题 建议
  • 简介: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已列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安徽省在2000年秋季在高一年级新生中试行。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探究素养为主旨,强调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和科学观念的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我国教育变革的重要成果,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也是我国教育面对未来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在确定发展战略时的必然选择。因此,推行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 标签: 研究性学习 高级中学 培养目标 教学方法 教育评价
  • 简介: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从9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颁布《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开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出台,使神州大地的教育园地一次又一次沐裕阳光和春风。特别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并决定从98年起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在去年召开更多还原

  • 标签: 中国 高等教育 体制改革
  • 作者: 黄英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3期
  • 机构:摘要:本文是从教学改革的一个视角—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着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问题。近年来的新课改已经把“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指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探索,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化学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学生能否敏感精确地发现并提出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有没有给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笔者立足于化学课堂教学,探讨在元素化合物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具体途径和策略。
  • 简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我国高校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科技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我国面对现代化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任务而赋予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

  • 标签: 人才培养问题 创新人才培养 地方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