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世纪50、60年代是充满豪迈感和激情状的年代,欢快昂奋的时代情绪为浪漫主义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但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两结合"的影响,浪漫主义先是被遮蔽着没有"名分",后来虽有"名分"却被牢牢地限制在革命层面。学界按"常规"和"程序"考量,往往忽视浪漫主义存在。摒弃"先见"和"程序",其时的浪漫主义虽属"非常态"发展,却不可忽视。革命浪漫主义大行其道,特色鲜明,审美浪漫主义和个性浪漫主义受到严重限制,艰难生成。"常态"和"非常态"出现严重的时代性错位,反映了浪漫主义的尴尬命运,值得深思。

  • 标签: 浪漫主义 “常态” “非常态”
  • 简介:当代社会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认同”(identity)研究成了近几十年来最“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认同理论”在很短的时间内广泛地为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所借鉴和应用,批评理论也不例外。民族文学作为族群认同的一个文化栽体,为族群的自我认同提供了基础,诸如归属感、表达记忆的文本和认同共同的祖先等等。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包含有“一个族群的自我认同的多要素”,它同时对布努瑶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进行了建构和解释,并将族群、族群历史、族群认同和族群边界聚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不断强化着族群中族民的认同和归属意识。

  • 标签: 历史记忆 民族文学 瑶族 密洛陀 族群认同
  • 简介:毛泽东建国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大突破──评《毛泽东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宝成关读罢青年学者王占阳的新著《毛泽东的建国方略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深感陈铁健先生序中称该书"资料丰富、新意迭见,是一部很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学术新作",并非通...

  • 标签: 毛泽东思想研究 新民主主义社会 建国理论 建国方略 当代中国 重大突破
  • 简介:在日本汉文学史上,二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平安时代如火如荼的追踪、崇拜白居易的高潮在持续了三百余年後,随着政治、文化的变动,终於无声无息地衰微下去。而当进入鎌仓、室町时代,另一轮主要由五山诗僧发起的效法中国诗文的创作热潮掀起时,白居易已较少有人提起,取而代之的是盛唐时代的杜甫、

  • 标签: 文学史 杜甫 受容 嬗变 杜诗 前期
  • 简介:藏传佛教曾在元朝宫廷广为流传,《元史》等官修史书中的有关记载,源出自元末明初的一部野史《庚申外史》,明代的作家将这段已被小说化了的历史进一步戏剧化和小说化,遂使藏传佛教沦为“淫戏”和“房中术”的代名词。本文从文献学的角度厘清汉文化传统中有关元代宫廷所传藏传密法的记载从小说到历史,再从历史到小说的复杂演变过程,并利用西夏、元代所译藏传密教文献研究元代藏传佛教传播史,从藏传密教的语境中还原西番僧人于元廷所传所谓“秘密大喜乐禅定”的真实面目和本来意义,颠覆其于汉文文学作品中被色情化了的负面形象,重建历史的真实。

  • 标签: 秘密大喜乐禅定 藏传密教 元史 《庚申外史》 情色 拙火定
  • 简介:林鸿被明清批评界视为明初复古的先声,并将后来台阁体"鸣盛"的观念亦归于林鸿的开创。本文通过对林鸿诗歌作品的解读与其诗学观念的探讨,认为上述说法乃是当时一部分诗人的理想和后来诗论家的误读。林鸿尽管有一部分作品有追求盛唐诗风及鸣国家之盛的倾向,但实际上作为闽中诗派的代表,他更多表现出的是隐逸的人生态度与超然冲淡的诗风,并沾染有元代末期诗坛上秾丽哀婉的风气。研究古代作家的诗歌创作,理应认真解读原著并与当时的历史语镜相结合,而不能听信后来某些批评家带有主观偏见的结论。

  • 标签: 鸣盛 复古 冲淡 隐逸
  • 简介:西北民研所举行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西北民族民俗)硕士论文答辩会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在西北民院举行了西北民研所首届中国民间文学专业硕士论文答辩会。答辩会由以原新疆社科院院长、著名民族学家谷苞教授为主任、另有马通教授、郝苏民教授、郗慧民教授、唐景福...

  • 标签: 中国民间文学 民族民俗 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 裕固族 答辩会
  • 简介:2017年端午前夕的5月28日上午,一场纪念穆旦先生逝世40周年的活动在北京万安公墓举行。活动由北京椿龄文化书院、北京查氏联谊会、中国诗歌学会、传记文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举办。出席活动的有: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凡华先生、北京查氏宗亲联谊召集人查宗祥先生,北京椿龄文化书院负责人查正闰先生、穆旦先生直系亲属刘慧女士、穆旦先生家乡海宁市文联李慧明先生。查氏各界人士查秉枢、查

  • 标签:
  • 简介:近十年来,国际汉学研究界最令人瞩目的动向,便是域外汉籍研究的兴起,这使得汉学研究在主题上开始强调中国与东亚的相互建构,在史料方面日益重视域外史料特别是域外汉籍。当这一门学问在中国起步的时候,南京大学张伯伟教授曾经以上世纪的新学问——敦煌学来类比其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域外汉籍 张伯伟 文学研究 教授 实践 天地
  • 简介:历史解释在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中曾扮演重要角色,即充当说明现实政治理论、发展道路的工具。历史研究的政治化,不但存在诸多简单化曲解研究对象的现象,而且还极大地混淆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时空概念,造成严重的认识扭曲。本文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初期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和改革开放初期小岗村的签名书两个标志性个案的研究,揭示自中国革命胜利至改革开放社会转型中政治文化现象的种种扭曲。两个个案的极端行为是社会变革中认识扭曲的选择,事件产生后的权威认可方式和历史解释,又使其后遗症在较长时期无法完全消除。故为保障社会参与向着法制化方向发展,必须首先提供具有道德深度的清晰的历史解释。

  • 标签: “文化大革命” 改革开放初期 社会转型过程 标志性事件 当代中国 扭曲
  • 简介:在中国现代化高速发展的同时,许多传统文化和古代建筑都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首都的北京,现代思维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更是显得尖锐而严重。本文通过举例介绍了北京传统文化的概况,以奥运场馆设计的成功为例,分析了传统文化中孕育的现代设计,浅析当代建筑如何更好地融入文化历史名城中。

  • 标签: 中国文化 北京文化 奥运场馆 现代设计 城市规划 和谐共存
  • 简介:楚公室为黄帝氏族部落集团支族帝颛项高阳氏之裔,祝融八姓氏族部落支族芈姓季连之后,出于鬻熊,春秋时期世系详见正文。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成、庄、共、康、灵、平、昭、惠八王可称之为楚诸王作家群体,公子婴齐、公子侧、公子鲂、王子胜、公子申、公子启六子可称之为楚公族作家群体。

  • 标签: 春秋时期 楚国 王室 族属 世系 作家群体
  • 简介:《汉藏民间叙事传统比较研究:基于民间故事类型的视角》以民众生活为根基,以民族关系为旨归,依托汉藏民间故事类型的提炼和分析,探讨和解析汉族、藏族民间叙事传统的共同性、相似性及差异性,进而洞见和阐释民间叙事共同体的共享性与意义。论著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汉藏民间故事、汉藏民间叙事传统交流的新观点,不仅对于汉藏文化关系研究,而且对于中国民间叙事学理论建设都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汉藏民间叙事传统 民间故事类型 跨族际比较研究
  • 简介:张承志的《心灵史》所阐述的不仅是哲合忍耶门宦历史论述的当代反思观点,同时所揭示的也是特殊历史意义下中国苏非派门宦内传文献的宗派意识与我群认同观。这其中所展现的,也包括历史民族志、宗教认同与文学意境汇通下的底层史意涵。张承志藉由投身于哲合忍耶社群的特殊经验,使得自己的信仰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践意义。但也由于他所身处时代的复杂性,让张承志透过《心灵史》所展现的内部代言与外部诠释观,与当代哲合忍耶历史的“再现”之间,也反映出其身为穆斯林知识分子的特殊“困境”。

  • 标签: 心灵史 张承志 哲合忍耶 门宦
  • 简介:叙事学的“叙事”包括叙述方式和实际所讲述的东西两个基本范畴。贺州客家围屋用空间结构手段来立体地记录和理解贺州客家人的文化,围屋作为一种视觉表达方式实质上是贺州客家人在自然与人文、怀旧与崇新、传承与变迁等多层面上进行的一种文学叙述,围屋不仅成为贺州客家人的自我意识表征,而且还成为了贺州客家族群历史的记忆,是贺州客家人对自身文化进行表达和表述的一种社会叙事“文本”,同时也为叙事学提供了一种族群历史记忆的叙事范式。

  • 标签: 围屋化 历史记忆 社会化叙事
  • 简介:二战以后,法语的文学批评在世界文学的版图中无疑占据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近二十年,中国的理论界一般都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巴黎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从八十年代到如今,它一直是文学理论和批评的焦点。然而,法语文学批评中还有另外一个重镇,日内瓦学派,

  • 标签: 郭宏安 日内瓦学派 文学批评
  • 简介:启明先生:前日快信亮[谅]蒙鉴矣。△得七日手书,敬悉一是。舍弟德文一无程度,大概不能入德文系旁听,只可先入英文系,随后再到德文系旁听(如此办法,应否先向顾孟余先生一说否,请先生酌示)。唯文凭一层颇为难,因舍弟从未正式读完一个学校,河海工程只差三个月,故亦没有毕业文凭;不知能否通融。大概下半年总得进个学堂,强制的振振精神。

  • 标签: 文学史 周作人 茅盾 写作 国人 毕业文凭
  • 简介:1979年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的成立,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扶持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建院20年来,文学研究所的蒙古族文学、文艺理论、儿童文学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一、资料的搜集、整理、翻译资料是研究的基础。建院20年来,文学研究所发扬“老三所”的优良传统,始终把资料的搜集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同时对先后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校勘、转写、翻译。这既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而且有一部分工作也开始进入了初步的研究阶段。这一方面的成果值得提到的主要有:1.接续“老三所”的工作,内部编辑印刷了由道荣尕整理的《蒙古族文学资料汇集》第7辑、第8辑、第9辑。第7辑为胡尔其演唱

  • 标签: 蒙古《格斯尔》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科研成果综述 文学研究 蒙古族文学 英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