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卫聚贤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学术生涯常与国民党元老为伍;郭沫若则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战线上的领袖,这两位政治立场不同的学者在抗战时期有过一段学术交往,成就了民国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相同的考古兴趣、共同的学生金祖同,让卫聚贤与郭沫若相识相交,不同的政治立场最终让二人分道扬镳。

  • 标签: 卫聚贤 郭沫若 金祖同 《说文月刊》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共计从外国获取了25笔借款,其中美国对华借款共6次,借款金额总计6.7亿美元,其约定信贷量和实际动用量分别约占中国战时对外信贷总量和实际动用总量的53.4%和70.8%,借款条件不仅大大优于晚清和北洋等时期的外债,也在某种程度上优于同期苏、英等国家的对华借款。尽管美国给中国的借款与其给欧洲各国的借款仍有差距,但在客观上,美国战时对华借款毕竟给了中国抗战极大的帮助,其积极作用和在中国外债史上的进步意义应该予以肯定。

  • 标签: 抗日战争 美国借款 外债 中美关系
  • 简介:民国时期,许多名人传记只粗略介绍一下年龄,不记生卒年月,故多不准确;加之当年时局动荡,许多人不知所终,其生卒年遂成谜团。本文就李鼎新等几位民国时期福州名人的生卒年,提出一己之见,抛砖引玉,求教方家。李鼎新李鼎新,历任北洋政府海军总司令,海军部总长等要职,是旧中国海军界耆宿。

  • 标签: 生卒年考 李鼎 北洋政府 海军部 中国海军 参谋本部
  • 简介:1912年1月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为民国时期。其行政区划前期(北京政府时期,1927年前)是省、道、县三级制,中后期(南京政府时期,1927年后)是省、县二级制。

  • 标签: 民国时期 浙江 行政区划 地方志 行政机关
  • 简介:18世纪中期以来,英国进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递变时期,鉴于犯罪活动猖獗,传统治安管理制度渐趋瓦解,符合英国历史传统和宪政原则的社会警务模式以组成巡逻队、诉讼协会、职业抓贼者等形式,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填补了“警察真空”。社会警务虽然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它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安全需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是英国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然需求。

  • 标签: 英国 治安问题 社会民间警务
  • 简介: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日军继续西犯荆沙,北犯襄樊,南攻长沙。我国军队自1937年“八一三”全民抗战以来,军队伤亡甚众,前线部队急需补充兵力。当时实行的是征兵制度。由于湖北省沿长江自沙市以下有30余县已沦陷,兵源征集非常困难,而前线又急需补充。当时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军管区司令陈诚将军,基于兵源短缺,在征求各方意见后,

  • 标签: 抗战时期 服兵役 湖北省政府 宜昌 全民抗战 征兵制度
  • 简介:面对20世纪60年代末兴起的国际恐怖主义劫机活动,9.11事件后公开的美国国家档案显示,尼克松政府不仅通过创建空中警察和机场安检系统等措施提高美国自身的民航反恐能力,还通过国际民航组织、联合国、北约等国际组织积极争取国际反劫机合作。这些举措不仅有效地减少了针对美国的劫机事件,而且客观上促进了国际社会在航运安全领域的合作。然而,受冷战思维的影响,尼克松政府的民航安全政策主要着眼于美国的航运利益,服务于冷战时期美国的地区安全战略,因此其争取国际合作的努力常因无法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而作用有限。

  • 标签: 尼克松 民航安全 国际恐怖主义 劫机 国际合作
  • 简介:民国《海康县续志》卷三十二《艺文八.学校志论》云:“学校之设,崇文教也。党有庠。闾有塾,郡县有学,进之而有国学。凡以蒸髦士.育英才,共佐太平而食养士之报者.端必由此人伦首善之地,顾(反而,却)可忽乎哉!”说明了学校教育不仅对于地方,而且对于国家.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学校教育 唐宋时期 传播 文明 雷州 续志
  • 简介:本文通过翔实的历史资料来说明,在国内民族主义思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民政府的限制政策使得在上海租界执业的外籍律师经历了由盛转衰的过程。

  • 标签: 外籍律师 限制政策 上海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襄阳开内陆城市改革开放之先,打出连环组合拳':改革股份合作制、培养农业产业化'龙头'、规划卫星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集贸市场、国企产权改革,无一不是具有前瞻性和深远影响的举措,为襄阳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作者杨斌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主政襄阳,他是基层干部出身,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他在襄阳期间大胆探索与创新,取得良好成效。本文系杨斌庆同志对襄阳工作时期的回顾和思索,此为下期,谨以此文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 标签: 襄阳市
  • 简介:清末民国年间,赣闽粤边区①农业面对新的市场竞争环境,经历了兴衰嬗变、重组调适的过程,这一过程有衰落、有收缩、有扩张;并出现了诸多近代农业新因素,农业正朝着积极的方向作渐进性转型和变迁.近代农业完全衰败的观点在边区缺乏强有力的证据.赣闽粤边区农业渐进性转型的例子说明,对近代中国农业整体变迁评价应立足于多区域的实证研究,任何单一区域的农业评价都无法涵盖近代中国农业的整体变迁内容和特点.

  • 标签: 清末民国年间 赣闽粤边区 农业 转型
  • 简介:民国时期西藏的情况,出于种种原因,国内的有关研究并不为多。相对来说,国外这方面成果要多些,其中不乏尊重历史事实的著述,但也有些论著在许多问题上或失之偏顿,或有意歪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甚至置事实于不顾,提出“自1912年开始,西藏就独立了”的谬论,竭力渲染十三世达赖喇嘛在这一历史时期,尤其是民国初年的所作所为,将其作为“西藏独立”的注脚。

  • 标签: 用心 尊重 历史时期 谬论 情况 西藏
  • 简介:1894年8月4日,台湾巡抚邵友濂上奏光绪皇帝“布置海防情形并请饬拨的款以资接济”的奏折。在这个奏折中,他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以自有之财供自有之用,仅能自给,毫无余裕”,现在筹办海防,“需械

  • 标签: 甲午战争时期 台湾省 外债管理 张之洞 邵友濂 历史考证
  • 简介:清末预备立宪期间,清廷将法政教育作为立宪的一项要务,推行一系列措施,加强法政教育。对于这些措施,甘肃遵章一一办理。但由于这些措施的实施,超出了甘肃地方社会的实际承受能力,因此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其实际成效非常有限,且使一些旧矛盾进一步深化,并引发出新的矛盾与社会问题,新政未见其利先见害。考察清末预备立宪失败的原因,这类情况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清末 预备立宪 甘肃 法政教育
  • 简介:在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上,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国内民族关系具有十分显著的特征。首先,它是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其所揭橥的“五族共和”实现了中国由传统多民族统一国家到现代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进程中的重大突破,从此共和政体的现代统一国家成为中国各民族政治关系的最高形式,初步确立了各民族在现代民主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现代法理基础。其次,这一转型的实现又是具有动态特征的,它不仅是辛亥革命时期各派政治文化精英关于民族主义与国内民族关系问题在思想文化领域认同与整合的结果,又是当时南方革命阵营内部及南北之间各派政治势力认同和整合的产物,是中国各民族、各阶级、阶层相互认同和整合的历史过程。第三,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五族共和”在理论认识和具体实践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内民族关系依然面临严重的危机和挑战。

  • 标签: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民族关系史 国内 民族政治关系 辛亥革命时期 多民族统一
  • 简介:马万里是一位与时俱进的画家,其比较有代表性的绘画作品,清晰地体现出了这一特质。严格来说,马万里的绘画创作生涯,始于1922年他考取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直至他1979年病故,跨度有57年之长,主要由五个阶段构成,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期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至文革前夕、文革中期至去世。

  • 标签: 绘画风格 万里 民国时期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 简介:托勒密时期,希腊马其顿人成为埃及真正的统治者,新政权的确立以及大批外族移民的涌入对古老的埃及文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希腊文明与埃及文明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希腊移民与埃及土著居民的生活深受时代巨变的影响,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也发生了诸多改变。本文从女性婚姻自主权、男女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彩礼和嫁妆三方面,对托勒密时期婚约的变化进行了细致考察,进而透视当时妇女的家庭地位。

  • 标签: 托勒密埃及 妇女 家庭 婚约
  • 简介:抗日根据地的代耕是根据地政权实行的帮助没有劳动力或劳动力不足的抗工属和退伍军人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的制度。在陕甘宁边区,它是诸多优抗措施中最中心的方式。边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条例和细则,制定了代耕原则、代耕办法、代耕方式及加强代耕的组织领导和思想教育等措施。代耕的实施,对改善抗工属及退伍军人的生活,稳定军心,激励士气乃至抗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边区的代耕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政治特征和全民性、长期性等时代特色。

  • 标签: 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代耕 抗工属 退伍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