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倘若漫步故宫博物院内的宁寿宫花园,在感叹园林构思巧妙,精工秀美之余,还会发现一座有趣的建筑“禊赏亭”。亭为砖木结构,座西面东,座落于须弥座平台上,前出抱厦,平面呈凸形。亭内地面凿石为渠,在不大的面积内渠道婉转曲迥,全长达27米。渠水则来自亭南侧假山后掩蔽的水井,使用时汲水入缸,经假山内暗沟流入渠内。此亭设计别致,取的正是“兰亭修禊、曲水流觞”之义。此亭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 标签: 曲水流觞 艺术品 故宫博物院 十七年 题材 后掩蔽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某些社会阶层的消费行为呈现出符号化、时尚性、讲究身份象征等倾向,即所谓“符号性消费”。本文从“雅虎中国”网的一项调查入手,通过云南元阳梯田案例,证明这一现象在旅游消费行为中也客观存在。某些旅游者认为,旅游是一种时尚追求,选择到哪里旅游、怎样旅游,都能体现出人们对自己社会角色扮演的定位和评价,以及对自己地位区隔的认可和接受。这种“符号性消费”行为对旅游地的社会建构意义应该引起关注。

  • 标签: 旅游者 元阳哈尼梯田 符号性消费 时尚
  • 简介:随着京太动车组的正式运营,具有丰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山西省离北京市民越来越近了。以前北京游客来山西时间很有限,短线旅游中像蒙山大佛、煤炭博物馆、晋祠都游不完。以前北京人游山西主要的交通工具为自驾车或者乘坐大巴,而现在一趟动车组总共有600多个座位,一天有8对动车组,无论是对旅游团队还是散客旅游都十分方便,在周末来山西的旅游线路有望成为北京市民首选。

  • 标签: 北京市民 旅游消费 山西省 动车组 花园 太原
  • 简介:旅游目的地形象一般被认为是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构成的三维结构,是影响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但却很少有经验研究证明该结构及形象与旅游行为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江苏周庄旅游形象为例,用结构方程分析(SEM)方法检验形象结构三维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目的地形象与游客行为意图的关系。研究发现:①认知形象对情感形象有较强的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77);②情感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26);③认知形象对总体形象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0.37);④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有显著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33、0.14),而认知形象对游客行为意图的直接影响不明显(路径系数=0.11),情感形象对认知形象的影响未得到支持。研究证明了目的地形象三成分结构及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情感形象是影响游客行为意图的最主要的形象成分。论文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存在问题及对将来研究的建议。

  • 标签: 旅游目的地形象 形象结构 游客行为意图 结构方程分析(SEM)
  • 简介:在回顾国内外心理契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自制心理契约调查问卷,在成都、西安、昆明、重庆、深圳、杭州、上海和北京8个城市,针对在酒店、旅行社、餐饮等40家旅游企业中消费的1000名旅游消费者展开调查,旨在探讨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之间的心理契约的维度及其关系。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的两个部分——"旅游企业责任"和"旅游消费者责任"分别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实了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心理契约是由交易型契约和关系型契约构成的二维结构的理论假设。最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旅游企业与旅游消费者心理契约的两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

  • 标签: 旅游企业 旅游消费者 心理契约
  • 简介: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烧制瓷器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之称。早在商代已能烧出原始青瓷,虽然胎釉较为粗糙,但毕竟属于瓷器的范畴。真正成熟的瓷器出现于汉代,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代,青瓷烧造技术获得了长足进步。在这期间,又烧出了黑瓷、白瓷。唐代瓷业出现南青北白的局面,南以越窑为主,其精美上品称为“秘色”、“类云类冰”,北面邢窑“类银类雪”,

  • 标签: 中国瓷器 古窑址 清末民国 青花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大名窑
  • 简介:沃尔冈·拉茨勒在畅销书《奢侈带来富足》中这样定义奢侈:"奢侈是一种整体或部分地被各自的社会认为是奢华的生活方式,大多由产品或服务决定."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奢侈几乎等同于贪欲、挥霍、浪费.其实,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实质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从社会意义消费上看,是一种个人消费水平和生活品质的提升.

  • 标签: 北京国际 国际私人物品 奢侈品惊艳
  • 简介: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3年12月2日至12月4日,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荷兰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University)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旅游接待业管理国际会议在广州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英国、意大利、瑞典、芬兰、土耳其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 标签: 旅游学院 中山大学 国际会议 待业管理 消费模式 接待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