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快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方法学性能,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从准确度、精密度、特异度、抗干扰能力等方面评价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结果经检验与免疫荧光法比较准确度为100%;精密度为98.15%;与临床症状相似的几种病毒或细菌均未见交叉反应;常见的干扰物如血液、唾液、鼻分泌物未发现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甲型流感病毒的性能可靠。

  • 标签: 甲型流感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性能验证
  • 简介:摘要高场液相核磁共振技术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了解析高分辨率蛋白质结构的主要手段之一。高场液相核磁共振技术的发展与蛋白质标记技术、核磁脉冲技术及谱仪硬件技术等密切相关,而液相核磁共振技术已经突破了蛋白质分子量的限制,甚至可以对几万或几十万分子量的蛋白质进行结构和动力学分析。近年来,关于蛋白质动力学研究一直是蛋白质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各项关于动力学研究的技术和理念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液相核磁共振技术是目前唯一能够应用于蛋白质多个位点,并同时进行动力学研究的手段。本文主要阐述顺磁弛豫增强核磁新技术对蛋白质溶液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 标签: 顺磁弛豫增强 核磁共振 蛋白质动态 蛋白质结构
  • 简介:近日,莒县第六届肝胆病论坛暨莒县人民医院“全国肝胆病防治技术示范基地”揭牌仪式在莒县人民医院西院区举行。会议由副院长马德鑫主持,莒县卫生计生局副局长周绪通致辞。来自莒县周边各县市医院的消化科、肝病科、普外科等专家代表100余人参加会议。

  • 标签: 肝胆病 莒县 揭牌 防治 论坛 县人民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动态MRA成像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1.5T超导磁共振全身成像仪对33例疑有胸部、腹部大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MRA检查。结果所有33例MRA均一次检查成功,清楚地显示了胸部、腹部大血管解剖结构,包括血流信号,血管壁及其壁周组织,对病变的定位及与周围血管和组织相关性均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结论MRA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正确的图像分析和后处理技术在胸部、腹部大血管疾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磁共振血管成像 血管病变 胸部 腹部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CT扫描设备的进步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AD/CAM)技术及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CAN)的提高,传统种植外科导板制作和应用中的缺陷日渐被人们所认识,CAD、CAM、CAN技术在牙种植应用领域中已日趋发展成熟,并逐步开始运用于临床。该技术可进一步提高种植手术的准确性及成功率、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就其技术的临床应用意义、影像学进展、设计制作原理及临床精确度偏差分析及临床应用的前景几个重要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作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 口腔 牙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和常规方法在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提高临床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医院诊治的90例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清创换药治疗,实验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以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方法治疗相比,胸外科手术后胸壁切口感染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常规方法 胸外科手术 胸壁切口感染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查(HR-HPVDNA)联合三阶梯技术(即:TCT+HPV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50例筛查对象均进行TCT及HR-HPVDNA检测,对发现TCT异常和(或)HPVDNA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镜下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或宫颈管骚刮术),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将其病理结果与TCT、HPV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550例经TCT检测,阳性者62例,其中ASCUS47例、LSIL9例、HSIL6例;(2)550例经HR-HPVDNA检测,阳性者88例,阴性者462例;(3)对97例TCT异常和(或)HR-HPVDNA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检查并行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慢性宫颈炎59例,CINI21例,CINII12例,CINIII4例,SCC1例;(4)单一TCT漏诊率为10.53%,单一HPV漏诊率为21.0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HR-HPVDNA检查联合三阶梯技术能提高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降低漏检率,在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颈细胞学 阴道镜 组织病理学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滋阴补阳中药联合促排卵技术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助孕周期中对卵子绩效的临床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江苏省中医院生殖医学科71例施行促排卵并妊娠的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常规促排方案组(COS+OI组)(n=27)及滋阴补阳中药联合促排卵方案组(中药+COS+OI组)(n=44)。观察滋阴、补阳中药对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中药改善卵子绩效的作用。结果中药联合促排卵组的COS周期数、累积Gn量均显著少于常规促排卵组(P<0.05);中药联合促排卵组的累积排卵数显著少于常规促排卵组(P<0.05);中药联合促排卵组的孕囊数/累积排卵数比率显著高于常规促排卵组(P<0.05);中药联合促排卵组的每枚卵子费用明显高于常规促排卵组(P<0.05)总费用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在采用生殖辅助技术时使用滋阴补阳中药,可以减少COS治疗周期数,减少Gn用量,同时提高活产率,从而有效提高每枚卵母细胞的利用率,改善卵子绩效。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