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与人们的健康安全有密切的相关性,药品承担着治疗与保健的作用,若药品质量不过关,很可能对服用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国家非常重视药品生产质量问题。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0年发布了新版本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对我国药品生产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药品生产企业也必须按照GMP规范进行药品生产。药品生产企业为了满足GMP的要求,更加关注药品生产质量,而质量保证部门(QA)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标签: 质量保证部门 药品生产 药品生产质量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合理麻醉药品处方的回顾性分析。方法对 2850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点评。结果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有 500张,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发生率为 17.54%; 500张不合理麻醉药品处方包括 297张不规范处方、 203张不适宜处方; 297张不规范处方中,包括 89张处方前记不规范, 84张临床诊断不规范, 31张后记、签名不规范, 93张药品名称、剂量不规范; 203张不适宜处方中,包括 33张剂型不适宜、 52张用量不适宜、 54张联合用药不适宜、 40张用法不适宜、 24张剩余剂量未标注。 结论目前麻醉药品处方存有一定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需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审核麻醉药品处方相关内容,加强临床医师的麻醉药品知识培训,以提升临床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效果。

  • 标签: 麻醉药品 处方 不合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房中高危药品实际使用安全性,促进西药房的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为患者的就医安全提供保障;方法对西药房以及患者的病房进行全面检查,针对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以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从目前的调查来看,西药房在高危药品的管理以及实际使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诸如,摆放的问题、警告标签问题,等等;结论药品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管理 使用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循环对减少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PDCA循环方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差错出现的比率,说明PDCA循环对减少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PDCA循环方法对药品调剂进行管理后,实施前药品调剂差错比率82.40%,施行后下降到1.40%,前后对比差错率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x2=16.12,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减少药品调剂差错,避免医疗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药品 调剂 差错 PDCA
  • 简介:摘要医院住院药房是住院患者在医院得到有效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对医院住院药房实际工作情况的分析,阐明差错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进而减少差错发生,达到提高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目的。

  • 标签: 住院药房 药品 差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住院药房药品破损发生的影响。方法:我院住院药房 2017年初施行品管圈活动,以提高工作质量,减少药品破损为活动主题,对工作进行改进和优化。对比开展品管圈前后药房工作质量和药品破损发生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院住院药房每月药品破损件数低于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开展品管圈前后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住院药房开展品管圈,能够减少药品破损,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住院药房 品管圈 药品破损
  • 简介:摘要医药业的发展一直是国家密切关注的内容,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连锁药店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给人们的生活提供诸多便利。但随着国家对药品质量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对一些药品质量管理方面不重视的连锁药店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加强对连锁药店药品质量的管理,为人们的安全提供保障,国家相关部门对连锁药店质量管理的现状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本文对连锁药店在药品质量管理上的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了一些可参考的意见,希望对连锁药店在未来的发展有所帮助。

  • 标签: 连锁药店 药品 质量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药品研发水平也有了相应的提高,而药品质量成为了现代临床医疗要求的基础,也成为了广大群众所关注的医疗重点之一。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监管是对药品安全性进行维持和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措施,但由于大部分药品在制作时,其中含有的各个组份较为复杂,所以加强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监管结果的质量影响原因分析,并做好相应的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保证药品质量。

  • 标签: 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监管 质量受损 原因质量 控制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的调查,为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013年6月-2015年1月上报的293例住院患者ADR报表进行分析,对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和转归与评价等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ADR人群集中在4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药品品种为8大类83种。抗感染药居高,次之抗肿瘤药,中药制剂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提高合理用药安全,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本文对2011年我院中心药房主要麻醉镇痛药的年使用量、年费用、DDDs、DUI、DDDc和使用率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麻醉镇痛药品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8-2010年收集到的121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静脉给药最易引发ADR(59.29%);抗感染药的ADR发生率居首位(46.90%),其次为中药剂制(23.01%)等;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7.17%)。结论医院应加强和重视ADR监测工作,以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对当前药品抽样、检验工作中存在部分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改进措施。

  • 标签: 药品 抽样 检验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及分析我院抗菌药物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从中找出规律性,吸取经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患纠纷。方法对67例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后,经过停药及抗过敏对症治疗后,预后均良好,。结论抗菌药物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把好用药每一关,合理使用药物,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关键。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合理麻醉药品处方的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850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点评。结果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有500张,麻醉药品处方不合理发生率为17.54%;500张不合理麻醉药品处方包括297张不规范处方、203张不适宜处方;297张不规范处方中,包括89张处方前记不规范,84张临床诊断不规范,31张后记、签名不规范,93张药品名称、剂量不规范;203张不适宜处方中,包括33张剂型不适宜、52张用量不适宜、54张联合用药不适宜、40张用法不适宜、24张剩余剂量未标注。结论目前麻醉药品处方存有一定不合理现象,因此,临床需严格依照国家规定审核麻醉药品处方相关内容,加强临床医师的麻醉药品知识培训,以提升临床麻醉药品合理应用效果。

  • 标签: 麻醉药品 处方 不合理
  • 简介:摘要: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不断完善,作为县级监管部门,面临的监管任务更加艰巨。如何在基层市场监管过程中,让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更加有序开展,从而体现中央领导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需要我们基层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讨。

  • 标签:   基层综合执法 食品药品监管 加强探讨。
  • 简介:摘要药物的储存及保管对于药品价值的实现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在医疗事业的不断改革下,为了更好的提高各地区的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相关的医护人员必须重视药物的管理,有意识的改进工作中的不足。以下本文将简单分析药品储存与养护保管工作中的不足,重点就日常工作中药品存储与养护保管工作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 标签: 日常工作 药品储存 养护保管 不足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药品管理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针对病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药品失效、标识不清、药物混放、储存不当等问题。采取组织学习,掌握药品管理知识,建立监控小组,专人管理,严格交接班等管理改进措施。结果改进措施后,临床药品得到有效管理。结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病区药品管理质量及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管理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112例ADR报告分别就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2例ADR中男性65例,女性47例;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8.4%;抗菌药物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9.8%;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占71.4%,其次为神经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等。结论应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管理法在我院病区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病区药品管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订整改措施,检查和落实,最后对实施PDCA循环前后的药品管理进行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药学人员与护理部的双方合作及必要的干预,增长了护理人员对药物安全管理的认识,规范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药物资源浪费,避免过期药品发生。结论PDCA循环是落实病区药品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药品管理 PDCA循环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