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与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为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实施、提高儿童家长认知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2013年10~12月,对来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的0~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对其结果采用Epidata数据库进行录入,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家长免疫接种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63.1%。其中,"乙肝疫苗能够预防哪种疾病"的知晓率最高,达84.0%,其次为"什么情况下禁止接种疫苗"为70.2%,"1岁以内儿童需接种几种疫苗"知晓率最低,为48.6%。对不同户籍人口的知识知晓率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比较,各项知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儿童家长获得免疫接种知识主要通过接种门诊医生告知,占22.31%,其次为阅读宣传资料,电视、网络、广播等媒体途径获得的比例占19.8%。结论此次调查结果提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丰富免疫接种宣传内容,扩大免疫接种知识宣传人群覆盖范围,更好利用免疫接种门诊的同时增加其他有效的宣传途径,从而促进免疫接种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免疫接种 知晓率 儿童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地奈德(BUD)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支气管Eos和STAT6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30只清洁级幼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经造模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BUD组。实验结束后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匀浆进行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和分类计数;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中IL-4的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TAT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哮喘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绝对值和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UD组BALF中上述各项指标较哮喘组均显著降低P<0.01);(2)BALF中IL-4的浓度哮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UD组较哮喘组显著降低(P<0.01),而IL-4的浓度哮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BUD组较哮喘组显著升高(P<0.01);(3)哮喘组支气管上皮细胞STAT6蛋白阳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均为P<0.01),BUD组较哮喘组明显减弱(均为P<0.01)。结论哮喘大鼠支气管STAT6较强表达,上皮细胞是其主要表达细胞;BUD有抑制气道炎症的作用,下调STAT6及其基因表达,使IL-4合成减少可能为其重要作用机制。

  • 标签: 布地奈德 哮喘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6(STAT6) IL-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E、IL-6对绒毛膜羊膜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胎膜早破孕妇93例,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研究对象,在分娩过程中采集羊水,用ELISA法检测羊水中的NE、IL-6浓度,病理检查分娩后胎膜组织。结果(1)胎膜早破孕妇羊水NE、IL-6均高于正常妊娠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患者羊水中NE、IL-6水平明显高于胎膜早破非绒毛膜羊膜炎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羊水中NE、IL-6可作为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指标,且NE优于IL-6

  • 标签: 绒毛膜羊膜炎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联合DC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6例,应用艾易舒联合DC化疗;对照组32例,单用化疗,比较两组抗肿瘤疗效、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36例,抗肿瘤有效率86.1%,对照组32例,抗肿瘤有效率75%,两组RR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7%、30.6%和25.0%,对照组分别为75.0%、68.8%和46.9%,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KPS评分优于对照组,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艾易舒联合DC方案明显优于单独DC方案。艾易舒能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患者化疗疗效,减少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构建含趋化因子融合蛋白SDF-KDEL的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为研究I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感染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SDF-KDEL,纯化后的PCR产物定向连接入pLenti6/V5-D—TOPO载体,构建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并在293FT细胞中建立慢病毒株,最后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观察SDF-1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慢病毒载体pLenti6/V5-S—K,并证实SDF-1蛋白可在HeLa细胞系内表达。结论慢病毒载体可介导CXC-细胞内趋化因子(CX&in-trakine,SDF-K)基因高效、稳定转染HeLa细胞,可用于抗HIV-1感染的基因治疗。

  • 标签: 人免疫缺陷病毒 Ⅰ型 趋化因子受体 细胞内趋化因子 慢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预防接种预约单对0~6岁儿童家长接种知识掌握及疫苗接种率的影响。方法本文回顾分析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接种疫苗的90例0-6岁儿童家长为研究对象,并采用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观察组第一次接种时给予发放自制预防接种预约单。比较两组的疫苗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疫苗接种率。结果观察组经发放预约单家长对疫苗相关知识的回答正确率均明显高于经常规宣教的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在3个月-6岁的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制预防接种预约单明显提高了0~6岁儿童家长对接种知识的掌握率及疫苗接种率,值得在儿童计划免疫门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预防接种预约单 儿童 接种知识 疫苗知晓率
  • 简介:目的了解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北小营镇地区0~6岁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状况,真实、准确评价北小营镇0~6岁流动儿童的免疫现况,分析薄弱环节,避免免疫空白,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并为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对象为2004年6月1日~2011年5月31日出生的流动儿童。结果共调查适龄儿童510名,其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以及北京市免疫规划9种疫苗的接种合格率均随年龄的增大而下降。总体建卡率为82.7%,建证率为89.2%,卡、证符合率为76.7%。结论北小营镇地区0~3岁儿童建卡、建证率、卡、证符合率以及9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及时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但3~6岁儿童各项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需找出影响大龄流动儿童接种率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接种质量。

  • 标签: 免疫规划 疫苗 接种率 流动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及l,6一二磷酸果糖(FDP)对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66例患者分为黄芪注射液及l,6一二磷酸果糖治疗组36例,能量合剂治疗组30例,进行治疗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7%,有效率98.1%,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注射液及l,6一二磷酸果糖能减轻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缩短疗程,改善预后。

  • 标签: 黄芪注射液 l 6一二磷酸果糖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分析6S管理法在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中的应用成效,为定点医院隔离病区护理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情况,重点探讨6S管理法的应用,对比改善前后消毒隔离的实际效果。结果:从数据可见,改革后,检查无菌物品用时,医护人员物品取放用时缩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无菌室环境、消毒规范以及人文素养的评分中,实施后高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6S管理法在隔离病区管理工作的优化上给出了不少建议,且能够提升无菌物品管理应用价值,无菌物品的利用度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6S管理法 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 消毒隔离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不同浓度酪氨酸激酶抑制剂AG490作用于不同时段的C6模型。并用MTT法对各组细胞模型进行细胞增殖检测;用凯基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检测。结果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明显抑制胶质瘤细胞C6的细胞增殖,并使肿瘤细胞的存活率降低,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存活率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效应(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提示其能够诱导胶质瘤细胞株发生凋亡。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C6胶质瘤细胞株的增殖、凋亡有密切联系。

  • 标签: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胶质瘤 细胞增殖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97例中重度HIE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14d后头颅CT检查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9.90%,明显优于对照组64.58%(x?=8.78,P<0.005),头颅CT检查正常率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57.14%(x?=6.52,P<0.02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治疗可明显提高中重度HIE的疗效。

  • 标签: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1 6 二磷酸果糖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维生素B6注射液在临床上防治阿奇霉素针剂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便、腹部不适等的消化道不良副反应的效果。方法观察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县医院住院使用阿奇霉素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患儿200例,年龄为1——14岁,其中男112例,女88例。随机抽取其中100例同时加入维生素B6注射液为观察组,另100例不加维生素B6注射液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便、腹部不适等消化道不良副反应的有3例,发生率为3%,对照组消化道不良反应的有14例发生率为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生素B6注射液有较好的防治阿奇霉素针剂在滴注过程中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副反应的作用,而且维生素B6价格便宜,值得临床医生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阿奇霉素针剂 维生素B6注射液 阿奇霉素针剂的稀释浓度 滴注时间 消化道不良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肿瘤中CD15抗原、CD44v6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4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选取53例良性乳腺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两组CD15抗原、CD44v6蛋白、MMP-3水平。统计两组CD15抗原、CD44v6蛋白及MMP-3阳性表达情况、三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实验组CD15抗原、CD44v6蛋白、MMP-3阳性率分别为77.78%、80.00%、66.67%,高于对照组的43.40%、35.85%、15.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CD15抗原、CD44v6蛋白、MMP-3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CD15抗原与CD44v6蛋白、MMP-3表达呈正相关(P<0.05);CD44v6蛋白与MMP-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CD15抗原、CD44v6蛋白及MMP-3均在乳腺癌中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联性,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

  • 标签: 乳腺癌 CD15抗原 CD44V6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3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天竺镇6岁以下婴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及EV71疫苗接种意愿,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预防接种门诊,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5岁婴幼儿家长信息,共回收有效问卷484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知晓率较高,病原体和并发症知晓率较低。家长对EV71疫苗接种意愿较高(76.65%),家长不愿意接种的主要原因包括担心疫苗安全性、保护效果和疫苗费用。结论今后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需有针对性;今后应加强EV71疫苗相关知识宣教,加大对疫苗安全性、保护效果的宣传力度。

  • 标签: 婴幼儿手足口病 家长认知情况 EV71疫苗 接种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我市16例艾滋病患者应用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后更换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疗效观察。方法依据《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2版要求筛选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失败治疗的患者,统一更换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TDF+3TC+LPV/r。结果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6个月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有明显的增加,与治疗前基线相比较,6个月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线药物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所有患者的病毒载量都得到了抑制(VL<400拷贝/ml)。结论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发挥了很好的疗效,取得良好病毒学及免疫学的反应。

  • 标签: 艾滋病 治疗失败 二线抗病毒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GC(glucocorticoid糖皮质激素)对胃癌患者IL-1,IL-6,TNF-α,CRP的影响。方法将39例接受D2胃癌根治切除术的胃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GC组20例,对照组19例.GC组术前2小时及术后24小时静脉滴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其余处理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L-1,IL-6,TNF-α,CRP的水平。结果GC组术后24小时及72小时IL-1,IL-6,TNF-α,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以减少IL-1,IL-6,TNF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及CRP的血清浓度,减少胃癌手术围术期的应激反应,促进病人快速康复.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胃癌 细胞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小檗碱对卵巢癌患者外周血D-二聚体、FIB与IL-6变化的研究。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0例卵巢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小檗碱治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小檗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D-二聚体指标等大小结果。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大小都发生了明显增加,同时治疗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为(89.09±2.50)分,对照组的生存质量评分为(79.38±3.21)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癌患者采用大剂量小檗碱治疗后,可以有效调节和改善患者的外周血D-二聚体、FIB与IL-6等指标结果,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小檗碱 卵巢癌 外周血D-二聚体 FIB IL-6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醒脑静联合纳美芬、维生素B6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份至2012年8月我院治疗的急性乙醇中毒80例给予醒脑静、纳美芬、维生素B6注射液治疗。结果临床治愈72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醒脑静、纳美芬、维生素B6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有效。

  • 标签: 急性酒精中毒 纳美芬 醒脑静 维生素B6注射液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维他胶囊中烟酰胺、维生素B6和叶酸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c18柱(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钾6.8g与0.1mol/L氢氧化钾溶液70m1,加水至1000ml,调节PH值至6.3)-甲醇(86:1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以外标法检测含量。结果:烟酰胺的线性范围0.25~0.50mg/ml,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9%,RSD=1.9%,维生素B6的线性范围0.05~0.1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RSD=1.4%,叶酸的线性范围0.025-50ug/ml,r=1.0000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1.8%。结论:本方法分离度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烟酰胺 维生素B6 叶酸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