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的工作压力,总结解决的对策。方法选择我院的急诊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我院急诊护理人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可通过优化环境,提高社会支持,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等措施来减轻工作压力。

  • 标签: 急诊 护理人员 压力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致临床常规检查中出现误差的原因,进而探索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指导临床检查。方法随机抽取210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3600例临床常规检查报告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检查过程中误差形成的原因,对研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归纳总结,发现引起临床常规检查出现误差的因素主要分为仪器、试剂、样本和操作人员四大类,其各占总数的0.42%(15/3600)、0.39%(14/3600)、0.25%(9/3600)、0.5%(18/3600)。结论检验误差易误导临床诊断,影响疾病的治疗,通过加强仪器的保养和维修、试剂和样本的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可有效减少检验过程中误差的产生,从而准确得出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

  • 标签: 常规检验 误差原因 解决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不同手术方式对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预后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76例,将其按奇、偶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方法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血管内栓塞方法应用于脑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治疗中,其具有微创手术特点,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开颅手术 血管内栓塞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室出血的死亡率、血肿清除情况及神经功能缺失程度的分析。方法将60例脑室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组,其中采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30例,保守治疗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的临床死亡率,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行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组的临床死亡率无显著差别,血肿清除情况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评分明显优于保守治疗组(P<0.01)。结论脑室外引流治疗效果优于保守治疗,可使病人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脑室出血 双侧侧脑室外引流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特征及分析HLH-2004方案治疗1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例我科收治2006年1月到2013年6月共15例,患儿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符合诊断标准,均用HLH-2004方案治疗,部分用大剂量丙球及输血支持治疗及抗病毒,广谱抗生素及保肝治疗。结果10例化疗结束后随访持续完全缓解。5例死亡。单EB病毒感染4例,单巨细胞病毒感染4例,EB病毒及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5例,治疗15例,有效12例,复发2例,复发均为小于1岁的小婴儿,结论HPS临床表现复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早诊断,早治疗,可改善本病预后。目前地塞米松,足叶乙甙,环孢A联合应用的HLH-2004方案,被认为是治疗HLH的有效方法。1岁以内小婴儿HPS预后差,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确诊需行相关基因检查,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愈原发性HLH惟一有效方法。

  • 标签: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中,9例患者护理不满意,所占比例为30.0%,一般患者为11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0例。实验组中,护理不满意患者为2例,所占比例为6.67%,一般满意患者为12例,十分满意患者为16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0.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32±4.88)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12±4.80)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康复期延续护理方案应用于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自发性脑出血 康复期延续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TA方案与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2年4月—2016年4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采用分层随机分组法,选择采用TA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A组,将使用TC方案实施辅助化疗的50例患者作为TC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以及两年内生存率。结果TC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TA组、TC组的同侧乳房肿瘤远处转移率、复发率低于TA组,TC组的两年内无病生存率低于TA组,但两组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C组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口腔溃疡发生率均低于TA组,化疗后的白细胞数量高于TA组,各指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TA方案与TC方案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TC方案所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可将TC方案作为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化疗的首选方案

  • 标签: 乳腺癌 术后辅助化疗 TA方案 TC方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ICU病房患者344例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172)和干预组(n=172),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循证护理干预,分析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压疮发生率为1.7%,其与参照组压疮发生率6.4%统计比较结果显示,组间存在的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预防压疮,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 标签: ICU压疮高危患者 循证护理干预方案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取辅助生殖的方案和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6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随机分为3组,一组采用来曲唑治疗,二组采取枸橼酸氯米芬治疗,三组采取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组,比较三组HCG注射日宫内膜厚度、成熟卵泡以及妊娠率等。结果一、三组排卵率、子宫内膜厚度以及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二组。结论临床辅助生殖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方法较多,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辅助生殖治疗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性阴道炎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0月—2017年2月11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55)与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药物的治疗方式,观察组予以臭氧液清洗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8.18%与1.82%,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0.00%与29.09%,二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阴道炎采取臭氧液清洗的治疗方式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出现,对老年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老年 阴道炎 个性化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方案及效果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产科病房分娩实施母乳喂养的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自我护理能力。结果观察组产后24h内、24-48h、49-72h、超过72h的母乳喂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72h后的喂养意愿、哺乳技能、乳汁处理、婴儿护理、乳房护理、产后保健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母乳喂养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缩短产妇泌乳时间,提高产后自护能力,值得应用。

  • 标签: 初产妇 母乳喂养 集束化护理管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T)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育龄期妇女的生育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且影响相互叠加,具体机制不明,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现就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的机制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做一综述,为今后临床医生治疗本病,指导患者受孕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不孕 机制 治疗方案
  • 简介:摘要在三年制医学专科教育中,探讨一条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专科教育时间不足、学生基础差、缺乏思考等缺点,增加临床见习和资料查询课程,操作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是一种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从而打造一支能够独立思考,思维活跃,具备创新精神的基层合格医学人才。

  • 标签: 医学高等职业教育 教学研究 改革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儿童支原体肺炎合理用药水平提高。方法根据循证医学原理,结合儿童生理学和支原体生物学特性,分析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合理给药方案设计。结果儿童生理学和支原体生物学特性抗感染用药种类选择界限,导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成为抗感染用药唯一的选择;支原体对该类抗生素耐药的严峻局面,使得其合理给药方案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CNKI数据库收载的部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量、足疗程、恰当的给药方式并根据病例临床症状合理联合其它对症药物,可有效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结论临床医生应从循证医学角度重视儿童支原体肺炎给药方案合理性设计。

  • 标签: 循证医学 支原体 儿童支原体肺炎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多发性硬化者76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行常规西药疗法治疗为对比组,行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经分别行不同方法治疗后取得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比组的临床疗效率为71.05%,明显低于实验组的92.11%,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EDSS评分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多发性硬化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治疗效果良好,能使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症状改善,加快机体恢复。

  • 标签: 多发性硬化 中西医结合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中低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缓解过程中,观察对比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组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组的诱导缓解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科首诊并初治的49例中低危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组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组的完全缓解率及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双诱导方案组与双诱导+蒽环类抗生素组对比,完全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方案与亚砷酸+全反式维甲酸+柔红霉素方案相比,两者的完全缓解率无差异,但前者无蒽环类抗生素相关副作用及并发症,患者临床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全反式维甲酸 亚砷酸 柔红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用药方案。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7年8月90例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实验组(n=45),对照组施以常规的利巴韦林治疗,实验组施以氨苄青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与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的切口一期愈合率与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97.78%与(16.21±5.24)d,对照组的分别为57.78%与(24.31±14.28)d,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苄青霉素联合甲硝唑能够有效的治疗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显著效果与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化脓性阑尾炎 切口感染 用药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淋病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129例女性生殖道淋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大观霉素肌注,次日氟哌酸口服;对照组64例单用大观霉素肌注,比较两组临床治愈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64例,治愈率98.46%,对照组治愈49例,治愈率76.56%,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大观霉素肌注联合氟哌酸口服是治疗女性生殖道淋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使用方便,价格适中,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 标签: 女性生殖道 淋病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案对妊娠早期合并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妊娠早期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260例首次经阴道B超发现绒毛膜下血肿患者分为三组(B超见胎心,单胎,均无腹痛无阴道流血),进行前瞻性研究,在妊娠13+6周比较妊娠早期结局。利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不同治疗组早期妊娠结局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达芙通保胎组、达芙通+滋肾育胎丸组和自然观察组的早期妊娠保胎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达芙通组与自然观察组、达芙通+滋肾育胎丸组与自然观察组的早期保胎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达芙通对早期妊娠合并绒毛膜下血肿并不伴有先兆流产症状患者的妊娠早期结局是有利的。

  • 标签: 绒毛膜下血肿 早期妊娠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案预防抗结核药致肝功损害的疗效。方法将228例初治肺结核随机分成3组,抗痨药物治疗同时,A组给予复方益肝灵片,B组给予葡醛内酯片,C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观察3组药物性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发生肝功损害10例,发生率占13.16%;B组发生肝功损害11例,发生率占14.47%.C组发生肝功损害5例,发生率占6.58%。结果甘草酸二铵预防抗结核药所致肝功能损害,明显优于复方益肝灵和葡醛内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预防 抗结核药 肝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