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静脉输液港植入中运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是我院2016年收治的60例要进行静脉输液港植入的患者,将这60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方式,观察比较患者的综合满意程度。结果通过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后,患者的满意程度非常高。结论在静脉输液港植入中采用优质护理,效果理想,能够减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静脉输液港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及性别的关系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对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按献血者、采血者、环境因素和性别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以一针成功率、疼痛感受和皮下瘀血发生率等评价指标分析比较,对调查结果及呈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不良静脉穿刺献血者的因素占68.59%(114/166)、采血者的因素占20.87%(35/166)、环境因素占10.54%(17/166),其中以献血者的血管条件差为主;2013年分别86.72%(93/107)、9.56%(10/107)及3.72%(4/107)。2012年和2013年比较,与采血者因素和环境因素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献血者因素无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3年不良静脉穿刺与性别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良静脉穿刺与献血者、采血者及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男性献血者占不良静脉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采取4项措施后,街头采血不良静脉穿刺率明显下降。

  • 标签: 街头采血 不良静脉穿刺 原因分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局部静脉麻醉在四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及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肢体受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静脉局部麻醉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麻醉操作时间和起效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7.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手术采用局部静脉麻醉简便安全、见效更快,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肢手术 局部静脉麻醉 局部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秋季腹泻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美国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穿刺输液,对照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情况、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堵塞、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组与传统穿刺成功率相当,都较高;前者在液体通畅情况、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堵塞、观察周期内人均穿刺次数及人均穿刺费用上均较后者有显著减少。结论静脉留置针效果好,既减少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更减少了患儿家长的经济负担,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 秋季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时应用动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护理措施。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53例患者采用16G动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穿刺前做好健康宣教,加强置管期护理与观察。结果53例应用动静脉留置针透析220次,一次穿刺成功52例,成功率98.1%。透析效果满意,未发生针头滑出血管外而需反复穿刺情况,无感染、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应用动静脉留置针直接穿刺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并发症少等优势,应用过程中需加强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大隐静脉曲张采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小切口分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出血量少,且住院和手术时间短,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随访6个月~1年,两组复发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高位结扎+抽剥小切口分段切除术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201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中选出100例,根据动静脉瘘的护理方法分组,常规组和优质组,对比两组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优质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为6.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动静脉瘘并发症发生率22.0%,P<0.05;护理2个月后的内瘘自我护理知识掌握评分优质组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优质组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加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的优质护理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能更好的主治内瘘自我保护管理,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瘘 优质护理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自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增强CT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016年来我院进行增强CT检查的265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静脉穿刺顺序将265例行增强CT检查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进入检查室后行静脉穿刺,实验组患者则在进入检查室前进行静脉穿刺,比较两组CT增强成功率、外渗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占用检查室时间及增强CT检查次数。结果实验组CT增强成功率、外渗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占用检查室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增强CT检查次数则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穿刺顺序对增强CT检查效果无明显影响,但不同穿刺顺序可明显提高检查仪器使用率,充分利用好有限的医疗资源。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增强CT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穿刺患者采用输液压迫止血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静脉采血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98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观察组49例患者均于采血完毕后使用静脉输液贴作压迫止血,对照组49例患者均于采血完毕后采用医药无菌棉签作压迫止血,对比不同方案干预下2组患者的压迫止血效果。结果经不同压迫止血方案干预后,观察组49例经输液贴压迫止血的静脉穿刺患者,穿刺部位出血率、皮下淤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9例患者,且组内患者压迫止血满意度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穿刺采血过程中,借助输液贴实施压迫、固定,可更好的发挥稳定止血的效果,值得预后综合应用推广。

  • 标签: 静脉采血 输液贴 压迫止血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肺癌患者化疗引起静脉炎的护理经验,在患者化疗前后实施以系统科学的护理措施,虽患者最终因重度骨髓抑制自动出院,但静脉炎得以明显控制。

  • 标签: 肺癌化疗 静脉炎 护理
  • 简介:(1甘肃省武威市68303部队甘肃武威733000;2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94521部队山东淄博255300)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对病人痛感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对201例门诊输液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常规静脉穿刺和45度角静脉穿刺各480例次,观察病人的疼痛反应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结果两组疼痛反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穿刺以45度角或接近45度角进针与传统20度角进针比较,具有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

  • 标签: 静脉穿刺 进针角度 疼痛 穿刺成功率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59-02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的院内感染预防方法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4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以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作为观察组,2015年—2016年一年未实施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中以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前作为对照组。对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总结,对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前后的各个环节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施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前后之间各项操作均趋于规范,因配药时未严格执行规范操作、药液存放运输不符合要求、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配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率均小于实施前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全程质控感染预防管理能够很好的提高工作质量,能够有效的减少静脉药物配置中出现误差,从而有效的避免和降低院内感染。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再生医疗器械 全程质控管
  • 简介:摘要浅静脉留置针是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静脉留置针已逐步取代了传统的钢针。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液体外渗,保护了静脉,保留了一条开放的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工作,适合于长期输液患者、老年人,婴幼儿及无自主意识的患者,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给药配置中心建立对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照组为2016年1月—7月配置中心建立前的静脉给药医生处方,随机抽取8486张。研究组为2016年8月—2017年2月配置中心建立后的静脉给药医生处方,随机抽取8450张。两组均选择神经外科、心胸外科两个科室。对比两组处方缺陷、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发生情况,以及各科室配药时间。结果研究组处方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药品质量管理缺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外科、心胸外科配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能缩短科室配药时间,实现把护士还给病人,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临床护理 护理缺陷 配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精细化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的静脉药物处方单40例,为对照组,主要选择常规管理方式,包括流程管控,医嘱分析等内容。在选取2016年1月—2017年2月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静脉药物处方单40份,为观察组,选择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比较分析两组中的医嘱、排药后差药或是退药问题、成品核对差错或是送药差错等情况的差错发生率,评价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差错发生为1起,占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差错发生率为8起,占20%,差异显著(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静脉配置中心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医护人员对静脉配置中心问题医嘱管理对策、排药后差错和成品核对问题、退药问题等问题进行分析,精细化处理这些问题,改善精细化管理的质量,减少差错的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静脉配置中心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2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儿的穿刺部位、穿刺方法、封管及固定等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一次性成功穿刺122例,成功率为95.3%。留置期间,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但有4例发生静脉炎、3例局部渗漏、5例套管阻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运用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位固定方法。方法将806例需要进行门诊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3例。实验组通过改进固定患儿头皮静脉穿剌时的按压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体位。观察两组的穿刺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小儿头皮静脉穿剌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膝部固定法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应用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部固定法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指末节离断指动脉静脉化再植方法并总结临床要点与经验。方法以回顾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5例手指末节离断伤患者,对其施以再植术,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结果经再植术治疗,15例患者中有1指再植坏死,成功率达到93.3%。结论手指末节离断指动脉静脉化再植术有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指末节 离断指 动脉静脉化 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动静脉瘘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肺动静脉瘘患者24例的超声心动图诊断影像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可清楚显示动、静脉内径及管壁图像,彩色多普勒直接显示动静脉间瘘口的分流,频谱多普勒在静脉内测得动脉样频谱,即可明确诊断。结论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对于诊断PAVF的敏感性非常高,而且是评估肺内分流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肺动静脉瘘 超声心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