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诊断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考虑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所得原始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技术,获得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等图像。结果MSCT后处理技术较为清晰显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肋骨隐匿性骨折,52例胸部外伤患者共确诊83处肋骨骨折。结论MSCT及其后处理技术可对肋骨隐匿性骨折进行准确诊断,是肋骨隐匿性骨骨折确诊首选影像学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后处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实时导航牙种植手术模板,观察了2012年4月-2015年8月来我院口腔科经新型导航种植手术模板技术治疗的牙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螺旋CT断层扫描机对额骨铸塑模型,并对牙缺失患者进行CT扫描,以获取断层数字图像。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技术(CAD/CAM)设计得到的外科模板应用于30位种植患者,并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与额骨结合情况以及种植后牙齿的咬合咀嚼功能。结果患者手术1个月后,随访并观察种植后牙齿功能。30例牙缺失患者的额骨CT检查,无论是额骨形态,还是额骨结构都显示出良好结果,额骨骨质以及额骨的上额窦底、鼻腔底、鼻腭管和下额管等重要结构也取得了理想结果。后期观察结果显示牙型正常,随访患者的咀嚼咬合功能保持良好。结论牙种植导航技术既保证了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位置,又可避免各种副损伤。计算机辅助种植导航外科可拓宽种植医生的视觉,使种植手术更安全、更精确。

  • 标签: 」螺旋CT 扫描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 牙种植手术模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通过对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四肢创伤复杂创面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观察,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治疗方法,提升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治疗效果。方法结合我院在2014年7月到2015年7月的68例接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疾病治疗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案例进行治疗症状观察并分为两组,(1)传统方法治疗组(单纯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方法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疾病);(2)实验治疗组(采用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疾病)。经过一段时间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后观察两组四肢创伤复杂创面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差异,对其效果进行总结归纳。结果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疗效相对较好,明显优于单纯采用传统换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疾病。结论通过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以VSD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疗效为最佳,有着较高的现实推广价值。

  • 标签: VSD技术 四肢创伤复杂创面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在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1例原发性肝细胞癌、17例肝血管瘤和20例肝脏转移瘤,比较各组DWIADC值,在MSI、PV、MSD、PEI、SER及单一、联合诊断正确率的差异性。结果肝血管瘤患者MSI、PV、MSD及PEI明显高于肝转移瘤和肝细胞癌(P<0.05),肝细胞癌患者MSI、PV、MSD及PEI明显高于肝转移瘤(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肝脏各种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查(P<0.05)。结论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 标签: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快速容积扫描技术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急性肠扭转诊断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对我科2015年1月-2016年6月间,12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扭转患者临床及多层螺旋CT平扫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以急腹症就诊,典型CT表现为肠管及肠系膜血管呈“漩涡征”和“鸟喙征”,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腔扩张积液、积气,严重者可出现肠壁积气及腹腔积液等血运障碍等表现。其中,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最为敏感,也是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后最早出现的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在急性肠扭转急腹症诊断中具有快速、直观显示图像,对病程发展程度也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标签: 急性肠扭转 急腹症 计算机体层摄影 临床运用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DCS)对严重腹部创伤急救患者应激与炎症反应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12收治的55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患者DCS手术治疗,同时选取2012-01-2013-12收治的55例行常规确定性手术治疗的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相关指标及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休克、DIC、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与术前相比,APS评分、APACHEⅡ总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术后24h与术前相比,血清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术后24h与术前相比,血清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术后24h血清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24h(P〈0.01)。结论:DCS应用于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中可有效减轻机体应激反应与炎症反应,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损伤控制 腹部创伤 应激反应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