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管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1年5月,结束于2023年4月,将100例患者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安全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风险发生率情况。结果:普通组和安全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对照中,普通组总发生率为8(例)16.00%、安全组为2(例)4.00%,(x2=13.554,p=0.017),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血管外科护理中,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血管外科 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小儿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的作用。方法: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患儿中选取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研究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患儿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结果:研究组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评分更高;研究组不良事件率更低;研究组经管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小儿护理安全管理 细节管理 不良事件率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 要: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衰竭病人的主要方式,血透室是治疗的重要场所,临床上肾脏疾病的疗效不理想,采取透析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多,血透室与患者的透析效果息息相关。血液透析相关工作全部要护士操作完成,由于患病人数增多、护理工作强度增大、操作技术更新等,从而使护理风险增加,这些风险贯穿于整个透析过程 ,整个过程具有较高的护理风险,若护理人员不对此加以重视就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问题,带给患者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损害。 因此,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应加强护理人员抵抗风险的能力,减少或消除血液透析室医疗纠纷问题的产生,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抗风险能力。 本文对血透护理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措施降低风险因子,提升护理效率。

  • 标签: 血透护理 风险护理 患者安全 重要性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随着手术难度加大、护理人员监管不力等不安全因素在不断增加,任何不利情况都可能酿成严重的医疗纠纷。对患者带来严重的损害,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给患者和医务人员带来终生的遗憾。所以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手术室工作,要求护理管理者加强监管制度、护理安全教育、增强护理人员风险及法律意识,护理者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责任心、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减少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 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分析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存在的饮食安全问题,探讨饮食安全对策,以期提升其住院安全性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离休老干部病房2016年1—7月收治的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126例设为对照组,给予其传统护理模式。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126例设为观察组,对其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饮食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情况、影响饮食安全相关因素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饮食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饮食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影响饮食安全相关因素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长期住院高龄老干部患者的饮食安全,提升其对饮食护理的满意度,避免因饮食护理风险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高龄老干部 长期住院 饮食安全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对策
  • 简介:患者身份核对是指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查对、核实,以确保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新生儿娩出后经临床医生确诊有疾患即送新生儿科,目前新生儿科采取无陪护制度管理,加之新生儿是一个特殊群体~([1]),因此做好患儿的身份识别与核查工作,对保障新生儿的安全、优化医患关系、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临床工作中常采用手腕带、床头卡等方式对患儿进行标识与核对~([2])。

  • 标签: 新生儿 手腕带 安全管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安全管理在麻醉苏醒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 2017.10-2018.10 , 1 年内的手术麻醉患者 100 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管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50 例,使用常规管理护理)和观察组( 50 例,使用安全管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管理后风险发生率比较,观察组风险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结论:在对麻醉苏醒室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通过安全管理护理 可显著降低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心内科合理用药安全性,并探讨其管理措施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将 201 8 年 12 月— 201 9 年 12 月 212 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106 例。对 212 例心内科患者中的用药不合理情况进行统计,并对临床用药合理性、安全性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用药管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用药不合理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 3.77% 、 16.98%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对心内科患者进行合理用药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以及合理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合理用药 安全性 管理措施
  • 简介:随着各类导管在临床上广泛引用,导管固定方式已引起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传统的导管固定方式别针橡皮筋固定法,简称别针法,存在诸多缺陷。近年来有不少临床护理人员对导管固定方式进行改进,如截流夹固定法和票夹固定法等,但这些改良固定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为了探讨更好的导管固定方式,以满足临床导管固定的需要,使导管得到更安全

  • 标签: Y型导管安全固定夹 开发研究 应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老年患者消化内科护理的安全隐患与对策等相关内容,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相对应的参考。方法:选取我们医院在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这个时间段内收治的 100例老年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患者分成两个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而针对观察组实施分析其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对策的护理干预措施,针对两种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并着重探究相应的安全隐患和对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相对应的护理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和护理对策之后,相关方面的风险事件发生几率得到了十分明显的下降, p<0.05。结论 :在针对老年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时,切实有效的着重对护理过程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策,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几率,使患者的护理效果得到十分明显的改善,进一步推进患者及时有效的康复,这种方法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范围的推行。  

  • 标签: 老年患者 消化内科 护理安全隐患 解决对策
  • 简介:总结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规范的实践体会。规范新生儿踝标识带信息内容,设置不同体质量新生儿踝标识带松紧度表,制定踝标识带细则,完善新生儿身份信息胸牌的制作。对护士进行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家长加强新生儿身份信息标识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临床实践6个月后新生儿踝标识带一次系戴成功率提高,更换率下降,家长对新生儿标识安全管理知识知晓率提高,胸牌信息错误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身份信息 踝标识带 胸牌 安全管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安全流程及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选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586例急诊精神病患者,随机分为A、B组,分别实施常规住院安全流程护理、分析住院安全流程并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安全性及护理依从性影响。结果 B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A组低,护理依从性较A组高(P<0.05)。结论 分析精神病急诊患者住院安全流程,并实施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及护理依从性,效果理想。

  • 标签: 精神病 急诊 安全流程
  • 简介:摘要:野外救护输液是在远离医院的医疗环境下进行,其安全系数小、风险大。为了更加规范静脉输液操作,提高输液的质量,过参加多次重大军事演习活动的体验,我们对在野外输液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作出应对的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本院 泌尿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选出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50例。在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执行护理标识安全管理,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的护理安全管理,然后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期间,出现差错问题的几率为 4%,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 96%,对照组护理差错的出现几率为 10%,护理满意度为 90%( P< 0.05)。结论 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水平,提升对患者的护理效果,降低差错问题的出现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护理标识 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 应用
  • 简介:精神科护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保障病人安全。由于精神症状的支配和自知力的缺乏,病人可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外走等意外行为,尤其在夜间、凌晨、中午等工作人员较少时更易发生。因此,值班护士确保巡视制度落实到位,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于预防护理差错及意外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为加强科学管理,对护士值班时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有效过程控制,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行为,较好地执行巡视制度,保障病人的医疗安全,我院自2007年7月1日起引入了精神科智能巡检系统进行巡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精神科 安全护理 系统 自律行为 病人安全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外科护理具体指在接受外科护理的全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护理手段干预来提高病患的康复效能和几率。在儿科领域,针对外科患儿做好护理工作十分关键。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不适感,同时也能够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全面提高患儿的康复几率。然而,在实际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因为多种因素局限导致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存在着一定的护理问题,例如,小儿的自我管理意识薄弱,护理环境相对比较复杂,因为患儿的不配合导致护理工作难以规范性的开展,给护理工作的高度执行造成一定阻碍。这样不仅会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同时也造成了紧张的护患关系。因此,为保证针对外科患儿所开展的护理工作更加规范,有效规避常见问题。

  • 标签: 护理服务 安全隐患 常规护理 风险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改进输液流程对门诊此项业务安全的作用。方法采取随意选样的办法,从2017年2—4月本院门诊输液病人里选取500例当作研究对象。将他们根据不同病区分为对照组250例(门诊输液1室)和观察组250例(门诊输液2室)。对照组开展惯常护理,观察组则改进了输液流程,然后对比两组病人在输液期间的气泡析出率、输液安全及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气泡析出率是18.00%,明显比对照组的32.00%小,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χ2=6.228,P<0.001);观察组病人第一时间处置气泡的比例是100.00%,比对照组的50.40%高,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78.444,P<0.001);观察组病人析出气泡时间是(56.31±9.72)分钟,比对照组的(40.56±5.80)分钟长,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χ2=10.902,P<0.001);观察组病人的满意率得分是(13.18±0.92),比对照组的得分(9.41±1.05)多,差别具备统计学效用(t=4.651,P=0.010)。结论改进输液流程可确保门诊输液安全,提升病人对护理业务的满意率,实践中具备一定的指引作用。

  • 标签: 静脉 输液安全 输液流程 气泡 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新入职护士安全态度认知现状,通过调查结果,后期有针对性的对新入职护士进行安全态度认知的培训,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安全态度认知。方法:选取 2017年 11月至 2018年 9月在我院妇科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包括基本资料、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安全态度认知,统计分析调查结果。结果:3名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不良事件中,查对制度未落实发生率为 20.0%,药物需加错误发生率为 30.0%、医嘱执行错误发生率为 20.0%,以及皮下药物漏执行 30.0%。另外,新入职护士安全态度认知在团队协作、安全氛围、管理感知、工作满意度、工作条件、压力感知六个方面中得分最高的是安全氛围,得分最低的是压力感知,说明新入职护士普遍感觉医院的环境较为安全,护士普遍感觉压力较大。结论:新入职护士的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发生在查对制度未落实、药物需加错误、医嘱执行错误、皮下药物漏执行等方面,新入职护士普遍感觉医院的环境较为安全,护士普遍感觉压力较大。因此,在新入职护士的培训中应该注重对护士进行制度、护理方法的讲解,同时还需注重对护士压力的排解。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让护士能够以较为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工作中。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安全态度认知 现状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对骨科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5~2018.9期间收治的40例骨科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和研究组(20例,使用护理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护理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分析新护士轮值夜班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对策,强调应建立夜班准入制度、重视加强新护士夜班能力培养、加强夜班安全管理,以提高夜班护理质量。

  • 标签: 新护士 夜班 安全隐患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