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1998—2007年间收治的58例血管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患者人口学资料、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其结果。结果:男19例,女39例,64%的患者病变位于头颈部.3例合并卡-梅综合征.21例无影像学资料.37例行B超和(或)MRI检查,85%的患者B超为混合性回声。

  • 标签: 血管瘤 影像学特征 流行病学 治疗效果 儿童 卡-梅综合征
  • 简介:2011年10月6-9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成功举办福建省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专题讲座暨2011年“中重度牙周炎的系统治疗”、“规范化牙周基础治疗技术”培训班,福建省共有100多位口腔医生参会。本次福建省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产生了第2届主任委员:陈超,

  • 标签: 中重度牙周炎 牙周基础治疗 专业委员会 牙周病学 口腔医生 系统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快速扩弓对上颌前方牵引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替牙期以上颌发育不足为特征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前牵引组(A组,26例)和前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组(B组,28例)进行矫治.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A组治疗时间(11.0±3.4)个月,B组(10.4±2.3)个月,(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上下颌骨及牙齿的变化趋势相似,颅颌关系改善:ANB角增加,SNB角减小;颌骨变化明显:Ptm-A增加,Co-Gn增加,Wit's值增加,以上项目治疗前后变化均显著(P<0.05)但组间差异并不显著.另外,A组SN-PP减小1.24°,B组减小0.6l°,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垂直向上下面高、下面高/全面高的变化B组较A组增加显著.U1-NA角增大,L1-MB角减小,在B组中的改变均较A组明显,Ms6-PP距增加在B组中较显著.治疗后面型角的变化在B组中较明显,而颏唇角、上、下唇-E线距的变化两组间无差异.结论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无论是否联合快速扩弓,上颌前方牵引均可产生显著治疗效果.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可以减轻腭平面的逆时针向旋转,减小前牙代偿,缩短矫治时间.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安氏Ⅲ类错(牙合)
  • 简介:牛牙症、C型根管在下颌第二前磨牙的发生率均极低.本文报道1例罕见下颌第二前磨牙牛牙症伴C型根管病例,展示锥形束CT影像学分析和显微根管技术在该病例诊治中的联合应用,为该特殊类型根管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下颌第二前磨牙 牛牙症 C型根管 显微根管治疗
  • 简介:2009年8月22日,由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承办的2009年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关系暨牙周基础治疗病案分析研讨会圆满落幕。在为期4天的探讨中,来自国内外近200多名牙周病学的专家学者就“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关系暨牙周基础治疗病案分析”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 标签: 牙周基础治疗 病案分析 健康关系 牙周炎 全身 广西医科大学
  • 简介:对于Ⅱ°以上根分叉病变的患牙,临床上常采取分根术,以保存患牙。这些技术大多用于在中青年患者中,而在老年患者这一群体报道较少。本研究以患有根分叉病变并伴有牙体缺损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分根后行联冠修复,病例追踪观察4年。

  • 标签: 老年患者 下颌第一磨牙 根分叉病变 分根术 联冠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种术式的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术式提供依据。方法总结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间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90例,其中44例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术,46例行腮腺浅叶切除术,随访时间2~9年。结果采用腮腺区域性切除手术的病例术后面瘫、Frey综合征、涎瘘的发生率均低于腮腺浅叶切除术,而采用两种术式肿瘤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性切除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还可以保存腮腺一定的功能,可作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治疗的首选术式。

  • 标签: 多形性腺瘤 腮腺区域性切除术 腮腺浅叶切除术
  • 简介:目的研究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MRI在评价RW咬合板(RW-splint)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并行MRI检查的TMD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共64侧颞下颌关节的MRI图像,总结TMD的MRI特征;其中21例患者进行RW咬合板治疗,治疗前、后均行MRI扫描,测量关节盘-髁突角度及关节盘长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4侧颞下颌关节中,46侧关节盘形态异常,其中可复性前移位21侧、不可复性前移位25侧;46侧髁突均可见不同程度骨质增生、骨皮质缺损,其中13侧髁突运动过度、5侧髁突运动受限;10侧关节腔内可见积液。21例患者RW-splint治疗后,可复性前移位患侧关节盘-髁突角度由(25.7±2.6)°减小至(19.1±1.6)°;关节盘长度(11.1±1.3)mm缩短至(9.1±0.7)mm,治疗前、后患侧关节盘-髁突角度及关节盘长度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角度)=2.889,P(角度)=0.014;t(长度)=2.354,P(长度)=0.023);不可复性前移位患侧盘突角度由(26.4±2.3)°减小至(24.1±2.1)°,关节盘长度(12.0±1.3)mm缩短至(11.9±1.2)mm,治疗前后患侧关节盘-髁突角度、关节盘长度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角度)=1.897,P(角度)=0.082;t(长度)=1.076,P(长度)=0.124)。结论MRI不仅能够无创、准确诊断TMD,而且能够客观评价RW-splint治疗效果。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磁共振成像 RW咬合板
  • 简介:目的探讨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沈阳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04年8月至2008年2月收治的OSAS患者150例,Silensor口腔矫治器矫治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OSAS患者矫治后心理状况各项指标较矫治前均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S患者存在明显心理障碍,Silensor口腔矫治器治疗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阻塞性 心理状况
  • 简介:目的探究Headgear—Twinblock矫治器对于治疗垂直生长型骨性早期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疗效。方法临床选取12例恒牙早期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年龄10-14岁,呈垂直生长型骨性下颌后缩病例,使用加口外弓Headgear—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疗程10~14个月,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分析。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A—horiz、Ui—horiz、Li-horiz、L6-horiz、Ar—pog、Ar—Go、Pog-horiz、Go—Me、Ui—Max、SNA、SNB、ANB、OJ、0B有统计学意义.颌骨改变明显。结论Headgear-Twinblock矫治器在矢状向及垂直向均能有效抑制上颌骨发育.促进下颌骨生长,并可控制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对改善上颌前突伴垂直生长型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侧貌疗效明显。

  • 标签: Headgear-Twinblock 上颌前突 垂直生长型 骨性Ⅱ类错
  • 简介:目的探讨转移因子(TF)口服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门诊100例RAU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转移因子口服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维生素C片剂和维生素B2,地塞米松粉剂涂搽溃疡处。两组分别观察1、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2周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个疗程治疗后2周治疗组的有效率(81.67%)高于对照组(55.0%)(P〈0.05);2个疗程后2周治疗组有效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47.5%)(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治疗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RAU有良好的短期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RAU的有效率。

  • 标签: 转移因子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半导体激光 疗效
  • 简介:目的:对尼美舒利分散片(NimesulideDispersibleTablets,NDT)用于预防根管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方法:随机选择进行根管治疗术的174例老年患者作为试验组,术后当日口服NDT0.1g,每日2次,连服5天.同时选择162例未服NDT的老年根管治疗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病例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NDT用于预防治疗三聚甲醛糊剂根管充填所致术后疼痛疗效良好.

  • 标签: 尼美舒利分散片 预防措施 老年人 根管治疗 术后疼痛 NDT
  • 简介:目的:探讨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disseminatedintravascularcoagulation)治疗策略。方法:将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入的26例口底蜂窝织炎患者分为合并DIC组与未合并DIC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检查指标及治疗经过。结果:(1)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例、中性粒细胞值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组入院时血浆D-二聚体9.73±3.97μg/mLvs.3.20±1.61οg/mL,(P〈0.05)、血浆凝血酶原时间18.95±3.06svs.11.01±1.15s,(P〈0.05)、纤维蛋白原5.95±1.64g/Lvs.2.70±0.54g/L,(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57.2±10.48svs.38.34±4.26s,(P〈0.05)、行紧及气管插管人数7/4vs.2/13s,(P〈0.05)、行床旁血滤人数5/6vs.0/15,(P〈0.05)、死亡人数3/8vs.0/15,(P〈0.05)、平均住院日23.45±15.66vs.12.20±3.87,(P〈0.05)数值均高于未合并DIC组。(3)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入院处理不当时白细胞计数9.93±2.71%vs.14.09±3.31%,(P〈0.05)低于未合并DIC组。结论:口底蜂窝织炎合并DIC患者病情危重,处理不当有严重出血可能,需结合凝血指标及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对于确实合并DIC者,在纠正DIC的前提下先行通畅气道,紧急治疗全身中毒,改善微循环,局部病灶应视情况于全身症状稳定后再行处理。

  • 标签: 口底蜂窝织炎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老年人
  • 简介:目的评价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矫治骨性前牙反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12月在丹东市玉乾口腔诊所收治的乳牙期或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拾患儿56例,应用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矫治前牙反矜,比较矫治前后的头影测量数据。结果矫治后56例骨性前牙反牙争患儿上齿槽座点一鼻根点一下齿槽座点角、Wits值明显增加,上颌骨矢状向有明显的骨性生长,上颌牙槽骨也有明显增长。面中长度、下颌骨长度、下颌骨体长度以及下颌平面与鼻底平面的交角均增加(P〈0.05)。结论前方牵引器联合Hass快速扩弓器治疗骨性前牙反耠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侧貌,促进上颌骨的唇向生长。

  • 标签: 上颌前方牵引 骨性前牙反 Hass快速扩弓器 矢状向生长 上颌
  • 简介:目的:观察RECOLITE(脱敏王)治疗老年人静止根面龋伴牙本质过敏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使用RECOLITE,对照组使用0.48mol/L的氟化钠溶液.记录第3次治疗后的疗效及实验组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结果:实验组:显效50颗(90.90%),有效3颗(5.45%),无效2颗(3.63%),总有效53颗(96.36%);对照组:显效23颗(40.90%),有效29颗(52.72%),无效3颗(5.45%),总有效52颗(94.90%).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显效率差异显著(P<0.05).3个月后实验组疗效:显效43颗(89.58%),有效3颗(6.25%),无效2颗(4.16%),总有效46颗(95.83%).结论:RECOLITE对老年人静止根面龋既有消毒作用又对其伴牙本质过敏症具有治疗作用.

  • 标签: 老年人 牙根龋 氟化钠 牙本质过敏 洞漆
  • 简介:本文应用K-5R型MKG观察37例少年儿童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下颌边缘运动,息止颌位,CRO-ICO滑动的运动轨迹及开闭口运动及咀嚼运动的变化,得出少年儿童TMJD患者经正畸治疗后的稳定性、咀嚼运动的功能以及与肌肉的协调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和改善。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下颌运动轨迹 正畸
  • 简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多存在一定程度的骨性不调,双期矫治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患者青春期生长发育潜力对颌骨进行生长改良,在最大程度上改善颌骨三维方向上的关系不调。一期治疗使用的矫治器多为功能矫治器(如:生物调节器、肌激动器、双胎垫等)和口外弓头帽。矫治的最佳时机是在患者青春发育高峰期前或高峰期(即替牙晚期或恒牙早期)。一期矫治后多需要使用固定矫治器进行二期治疗,改善患者的牙齿排列,获得稳定良好的骀关系,也可能进行掩饰性治疗改善仍然存在的颌骨间的不调。双期矫治增加了患者的矫治疗程和费用,

  • 标签: 安氏Ⅱ类1分类 一期治疗 临床研究 牙合 青春发育高峰期 功能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