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桑树冬季芽接是指在桑树处于冬季休眠期时,将良桑穗芽人工切割下来,嫁接到另一株桑树的主干、支干或枝条上,两者愈合后形成一株新桑树的技术处理措施。接上去的部分称为接穗或穗芽,被接的植株称为砧木。生产上,一般使用性状优良的良桑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的芽作为接穗,实生桑或需改造的桑树作为砧木。桑树冬季芽接,主要是用于桑树品种改良,提高良桑化比例,也用于老树复壮,新桑品种的试验与推广等。

  • 标签: 一年生枝条 技术处理措施 实生桑 冬季休眠期 嫁接部位 品种改良
  • 简介: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人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 标签: 冷藏时间 孵化率 蚕种 即时浸酸 浸渍处理 生产
  • 简介:杂交是桑蚕一代杂交种成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重要性与蚕种病蛾、病卵、孵化、良卵相同,行业标准明确规定桑蚕一代杂交种杂交低于95%的批次为不合格蚕种。四川省从2001年开始对全省的越年蚕种进行抽查,实行4龄斑纹鉴定或茧形比对判定其杂交指标是否达行业标准,凡抽查未达标的批次均不准出库使用,在冷库就地销毁。许多种场因在生产过程中忽视细节管理,造成了一代杂交种的杂交指标不合格,被检验机构监督销毁,遭受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 标签: 桑蚕一代杂交种 杂交率 越年蚕种 行业标准 成品质量 细节管理
  • 简介:我公司位于湛江市附近,处于雷州半岛,属于亚热带气候,温度适宜,雨水充沛,适宜种桑养蚕,全市有桑园4670多hm2,全年养蚕20多万张,产茧7000多t,是广东的新老蚕区,每年冬春季节各县市都要新种桑园1330~2000hm2,新蚕区以种实生苗(桑苗)为主,老蚕区由于主要以无性繁殖(插株)为主,其品种有抗10、283×抗10等.这两个品种桑苗来源于冬至前后剪下的枝条来繁殖,这时气候干燥无雨,加上蚕农技术水平低,插株成活低,据各蚕区蚕农汇报成活只有30~60%,既浪费土地,产量又低.为此,我公司于今年1月上旬,采用桑树无性繁殖(插株)试插283×抗10品种,共插植0.2hm2,插植后覆盖尼龙薄膜(种甘蔗用膜)加上科学管理,成活达95%以上,具体做法如下:

  • 标签: 桑园 无性繁殖 成活率 蚕区 实生苗 桑树
  • 简介:摘要本文对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孵化不良的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有:蚕种遗传因素、蚕种卵质不充实、蚕种补种不当造成卵龄开差大、蚕种入库时间与冷藏时间把握不当、蚕种浸酸技术把握不当、其他管理不当等,提出通过提高蚕种质量、减少蚕卵卵龄差、准确把握蚕种入库时期、掌握好蚕种浸酸技术、加强人员管理这五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广西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为蚕种生产提供参考。

  • 标签: 蚕种 短期冷藏 浸酸 孵化率
  • 简介:引进沙2×伦教109杂交桑品种,作为湖羊饲料进行开发,为方便种子的存储和随时播种的需要,进行了杂交桑籽不同冷藏时间对其发芽的影响试验。

  • 标签: 杂交桑籽 不同冷藏时间 发芽率
  • 简介:蚕种催青过程中,如何提高一日孵化,促进孵化整齐,蚁体强健,我们是这样作的。我场自1958年建场以来,春季催青养蚕每年一次。一批蚕种的收蚁工作一般都是两天完成,个别年份有时还有一批收蚁3天的时候,给饲养技术处理带来麻烦,迟收蚁的蚕体质虚弱,发育不齐,饲养成绩不如先收蚁的好。近三年来我场春用催青

  • 标签: 收蚁 蚕种催青 饲养技术 技术措施 高春 见点
  • 简介:以浓度0.4%~0.1%的秋水仙碱溶液,处理十个无性系二倍体桑品种嫁接苗的萌发芽,或当年嫁接成活苗的顶芽;第二年春季将畸叶枝段的桑芽,应用芽接方法分离嫁接;对经过处理而未形成四倍体的植株,施行连年齐拳剪伐.四倍体的诱导,平均达到35.42%.

  • 标签: 无性系 四倍体 诱导率
  • 简介:苏4×苏12春制越年种实用孵化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的滞育程度较深.在无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要想使该品种的冷浸种获得满意的实用孵化,在5℃中最好冷藏50天时间以上.春制越年种要获得满意的孵化成绩,冬季浴种后,在5℃中的人工越冬时间至少要60天以上;在12.5℃温度中感处理时间至少要经过15天胚子才发育到丙1+~丙2,此时方能入库进行第二次冷藏.

  • 标签: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的试验表明:不同激素处理桑树品种扦插成活有较大差异,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ABT1号100mg/kg>NAA100mg/kg+IAA100mg/kg>IAA100mg/kg≌NAA100mg/kg>CK(清水);同样的激素处理,不同的桑品种间也有差异,以杂交桑(桂桑优62)的扦插成活最高,扦插时期以7月份(夏伐前后)成活最高,当年生枝条比隔年生枝条扦插成活高,枝条基段比中段和稍段扦插的成活高.影响扦插成活的因素很多,扦插的最佳时期,激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 标签: 桑树 植物激素 硬枝扦插 成活率 扦插育苗
  • 简介:蚕种即浸后再冷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蚕种即浸后利用大胚子(丁胚子)在2.5-5℃中冷藏的期限不能太长,如果是原种,最好控制在10天以内,如果是杂交种,再冷藏时间可适当延长,但最好控制在半个月以内。

  • 标签: 蚕种 丁胚子 再冷藏 实用孵化率
  • 简介:通过对现行几对原种产卵速度的调查,初步认为各原种的盛产卵时间可从投蛾后5小时(即当日下午2~3点)开始计算,产卵数可达80%以上。产卵有两个高峰,从投蛾到投蛾后第8小时为第一个产卵高峰,第二个产卵高峰在投蛾后第18~26小时。各供试原种在前28小时内不同阶段产出卵中不受精卵高低无一定的规律。

  • 标签: 产卵速度 总孵化率 实用孵化率
  • 简介:为了探明两广二号三级原种繁育中,日系亲本7532、湘晖蔟中同宫茧发生较高的原因,试验设计了不同品种、不同蔟具、不同上蔟密度等处理,调查同宫茧发生。结果表明:同宫茧除了与品种有关,还与上蔟密度有关,但与塑料折蔟代替竹花蔟无关。

  • 标签: 两广二号 7532 湘晖 同宫茧率
  • 简介:为了探索广西家蚕现行品种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短期冷藏不同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与死卵的关系,探讨不同品种(系)在不同的处理组合中对盐酸的敏感性和浸酸的安全范围,对广西家蚕原种四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在短期冷藏中不同卵龄和不同冷藏期限对浸酸的敏感性进行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短期冷藏浸酸品种在同样处理条件下浸酸后孵化有明显的不同,表明不同品种(系)对盐酸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中系芙蓉×932比932×芙蓉的耐酸力大,浸酸安全范围广;日系湘晖×7532比7532×湘晖更耐酸,在20d的冷藏期限中卵龄在48~64h按正常的浸酸标准浸酸,死卵都较低,浸酸安全范围广。932×芙蓉、7532×湘晖在20d的冷藏期限中死卵多,对盐酸较敏感,短期冷藏中应选择浸酸安全范围广的品种,确保浸酸安全性。本试验中所有品种中卵龄40h的不同处理中浸酸后死卵都很高,其浸酸安全性差,建议在短期冷藏中避免蚕种过嫩入库。本试验中不同处理死卵不同,表明产卵后保护时间、冷藏时间、浸酸时间,同时影响着冷藏浸酸种对浸酸的敏感性,在生产上蚕种提前出库浸酸,要实现浸酸的安全性及提高孵化,需要综合选择耐酸品种及最佳的保护时间和浸酸时间。

  • 标签: 蚕种 短期冷藏 浸酸 死卵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