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拉里·尼尔(LarryNeal)的《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理性时代的国际资本市场》(TheRiseofFinancialCapitalism:InternationalCapitalMarketsintheAgeofReason)于一九九○年首版时,世界还在一九八七年全球股市坍塌的阴影中颤抖。作者开篇就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他这部十八世纪欧洲金融史的现实意义。如今,世界再次陷入由金融市场所引发的经济危机。这本不为大多数中国读者所知的书,自然也有介绍之必要。

  • 标签: 现代股市 股市泡沫
  • 简介:鲁迅──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的经典李德尧1在现代的儒学复兴热中,作为“五四”文化经典的鲁迅的思想及其著作再次接受着历史的考验。当我们在本世纪末讨论文化的民族传统与现代化之关系时,重行检省发生于本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新文化运动及其旗手鲁迅的著作是题中之义,是为...

  • 标签: 现代民族文化 鲁迅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文化 急进主义 价值世界
  • 简介:莎士比亚作品经常为人所用,在现代战争中亦然.莎士比亚作品的模糊性使之既可以被用来支持战争,也可以被用来反对战争.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影改编往往反映了导演和时代的解读.而对于莎士比亚文本的解读,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精神.本文主要探讨莎士比亚文本和电影在战争中的利用,而作者的另一篇文章则涉及国际政治和战争对于文本之外、纯粹作为文化符号的莎士比亚的利用.

  • 标签: 莎士比亚 英国 《亨利五世》 电影艺术 现代战争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后现代性"的神学意义、"后现代关于宗教即是参与的诠释",贝拉感到"美国公民宗教的问题本身,一、贝拉的"现代性"与"公民宗教" 

  • 标签: 现代性背景 神学诠释 背景神学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史大家李约瑟在初版于1954年的巨著《中国的科学和文明》的第一卷的前言里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设问:"为什么,就广义来说,中国的科学持续地保持在一个实证的层面,而其理论则始终被局限在原始或中世纪的形态?"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产生现代科学这个老问题,曾有过很多的答案,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主要是"技术"成就,而不是现代意义上,基于实证研究而又加以理论化的各个现代自然科学门类。

  • 标签: 现代科学 科学精神 中国 科学技术史 科学成就 实证研究
  • 简介:<正>说起来,现代化似乎已经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内容。什么是现代化?如果把现代化理解为一个过程,那我们的确生活在现代化之中;如果我们所说的现代化是指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的一种程度,那么,我们确实难以衡量,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究竟还有多远的距离。

  • 标签: 现实生活 社会物质文明 人生设计 语不惊人 人生体验 发行情况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他注意到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误区、香港文化身份认同的尴尬、香港教育中的后殖民倾向性问题,二后东方主义与文化身份(一)后东方主义与殖民文化朱耀伟 是香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位研究后现代后殖民主义的学者,使周华山 的《后殖民同志》成为后殖民语境中性别问题研究中颇有特色的著作

  • 标签: 后殖民思想 后现代后殖民 思想脉络
  • 简介:1980年代中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关键时期。正如赵毅衡指出的那样,“1985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转折点”(Zhao“NewWaves”)。①这个时期是否终究能够成为一个转折点还有待于未来历史的检验,然而,1980年代中期却的确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另类文化或文学范式的崛起。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达到了顶峰的20世纪的主导文学范式遭到了先锋写作的挑战,

  • 标签: 历史主体 现代性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国文学史 中国现代小说 80年代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19
  • 简介:对于小说叙述,我们首先应当从模式化的角度来看待它,它不具备一定的模式便不会区别于其他语言,也不会呈现出它的具有特征的世界。因此,小说叙述总要确立一定的语言模式。但是,千变万化的小说叙述现象不可能被纳入一个统一的轨道或单一的系统中,它必然有其非模式化的方面,即总是对自身的模式有解除倾向。这样,小说叙述是一个不断拆毁自身模式又重建自身模式的过程。每一部小说都是语言模式的某一肯定方面,也是另一否定方面。没有完全符合规范的虚构语言,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虚构语言的规范。模式可以用它的固定性来统一个别语言,也可以被个别语言的变化所摧毁而获得重建。

  • 标签: 语言模式 语言符号 小说叙述 现代小说 能指与所指 结构主义
  • 简介:摘要近几年教学改革工作在不断的深入,很多农村小学也开始认识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农村小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我们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具体的对策。

  • 标签: 现代农村小学 德育现状 问题分析。
  • 简介:中原现代早期绘画因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现代美术教育、写实主义绘画、中原农耕文化、战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浑厚、粗犷的阳刚之气及浓郁的乡土气息的绘画风格。其阳刚和乡土之气具有粗中有气、朴而有神、浑朴相融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表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观念.成为20世纪中国繁荣的大众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绘画风格 中原 早期 “五四”新文化运动 解析 成因
  • 简介:2000年6月,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首次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巴金被列在读者最喜爱的作家之第四位;2003年6月,由新浪网等17家媒体联合进行的大型公众调查结果也表明,巴金名列“十大文化偶像”之一。已经过去的世纪正是中国文化从传统迈入现代的历史时期,巴金的创作所引发的特殊文化效应,无疑对正在生成的现代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有必要结合社会转型、文化重构的历史背景。探讨巴金及其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 标签: 中国 现代文化建设 巴金 抽样调查报告 中国现代文学 历史时期
  • 简介:中国现代诗歌凝练、含蓄,其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涉及很多知识,赏析起来有一定难度。笔者结合自己欣赏现代诗的经验,从接受美学和现代诗学角度,尝试着对如何鉴赏现代诗歌作一些初步探索,希望对爱诗者、读诗者赏析现代诗有所帮助。

  • 标签: 中国现代诗歌 意象 审美意蕴
  • 简介:空间语言是现代陶瓷雕塑交流或沟通信息最基本、最普通的语言形式,本文从现代陶瓷雕塑的空间形态、物理空间语言、心理空间语言和空间语言深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现代陶瓷雕塑的空间语言体系及其意义。

  • 标签: 现代陶瓷雕塑 空间语言
  • 简介:<正>在围绕着西方现代派文艺的讨论中,就涉及到文艺作品的真实性问题。的确,没有一个西方现代派文艺家认为自己的作品是不真实的,也没有一个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流派不以真实相标榜。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有多少这样的文艺流派,就有多少关于真实的主张;有多少这样的文艺家,大体上讲,也就相应有多少对真实的不同看法。英国现代著名作家阿·赫胥黎在《夜晚的音乐》一书里写道;“‘真实?’人们会问,‘是不是譬如说2+2=4,或者说维多丽亚女王在1837年登基,光是以每秒钟187000哩的速度行进这类真实?’当然不是,诸如此类的真实在文学作品中显然是不多的。”阿·赫胥黎是1963年下世的。他死后不久,即在六十年代后期,西方就出现了一个新的绘画流派,人称“超级现实

  • 标签: 超现实主义 真实观 文艺流派 六十年代 西方现代主义 象征派
  • 简介: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繁多,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戏剧。传统戏曲过去表现的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历史题材的传统剧目,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戏曲在保留部分优秀的传统剧目之外,必须创作,演出大量现代题材的剧目,这是传统戏曲能否与时俱进,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那么,传统戏曲从表现历史题材,表现古代人物到表现现代题材,表现现代人物,这之中有些什么不同,有些什么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适应这种变化,怎样去过渡,怎样继承和发展呢?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特别是戏曲团体的同志们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有关的一些问题谈谈我的肤浅看法,仅供参考。一、化妆造型问题。传统戏曲是脸谱化的。什么行当的人,画什么样的脸谱,戴什么样的头饰,挂什么样的胡须等等,这些都有很明确的规定,老戏迷们都能接受。但如果把这种脸谱造型搬到现代人物的角色身上,恐怕观众就接受不了了。一个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与古代人不同,例如挂须的问题,现代人留长须的已经很少,何用挂须?这里除了角色的生活习惯与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之外,观众的欣赏眼光也不同了,又如,把现代一个军队的大将军画上大花脸,我看观众就很难接受,他们太熟悉身边的人

  • 标签: 中国传统戏曲 现代题材 生活习惯 历史题材 传统剧目 历史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