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性脊髓损伤主要是因直接暴力(砸伤、摔伤、刺伤、枪伤等)造成损伤平面以下躯干、肢体、皮肤感觉、运动反射完全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对外伤性脊髓损伤病人应积极抢救、正确搬运、合理治疗、周密护理、早期锻炼,不仅能预防并发症,还能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

  • 标签: 外伤性脊髓损伤 损伤病人 留置尿管 护理 大小便失禁 损伤平面
  • 简介:静脉采血可致腕部桡神经损伤,一旦发生,及时诊治,精心护理,病人可以痊愈,我院2007年3月发生了1例静脉采血致桡神经损伤的病例,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桡神经损伤 静脉采血 精心护理 损伤病人
  • 简介:创伤从广义讲是指由于损伤导致的正常解剖关系的破坏。四肢严重创伤多因肢体严重毁损而致残。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不断发展,机械事故、交通事故、其他恶性事件日益增多,四肢严重创伤也有升高趋势,因其致残率较高,病人心理负担很重。从病人心理支持入手,快速、准确地备齐用物,医护密切配合,成功地对病人实施了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四肢严重创伤 创伤病人 急救护理 交通事故 解剖关系 心理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康复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分别为(81.7±7.3)分、(62.2±6.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能够促进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的护理方法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颅脑损伤病人纳入研究,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均接受急诊CT检查,研究组在检查前进行护理可行性评估再接受急诊CT检查,而对照组则直接进行急诊CT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CT检查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检查成功率(78.00%)明显低于研究组(96.00%),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00%)明显低于研究组(98.00%),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急诊CT检查前进行护理可行性评估可以明显提高检查成功率,争取更多抢救时间,更有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颅脑损伤 CT检查 护理 可行性评估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烧伤病人创面、特殊部位烧伤、饮食等三个方面的护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优化护管建议。

  • 标签: 烧伤病人 创面 特殊部位 饮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手足毁损伤病人的护理 效果 。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 将我院收治的 100 例手足毁损伤病人进行分组,组别为对照组 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有 50 例,两组均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 ,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护理后 同对照组相比, 观察 组 患者的护理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发生的并发症较少,且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两组对比指标的数据差异值已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 (P<0. 05)。 结论:手足毁损伤病人 采用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 时配合综合护理, 能够有效提升临床护理 治疗有效率 ,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 的 满意度 。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手足毁损伤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观察护理经验,探讨临床观察及护理的措施与方法。方法研究患者入院后不同时期病情变化的特点,分析观察护理重点、难点及护理对预后的影响。结论按照SCI病人病情进展变化特点分阶段护理,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生存率,促进了病人身心康复。颅脑损伤是外伤中最常见且病情较严重的损伤,病情发展快而危重,需要严密的观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和精心护理。现将我科救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对30例酗酒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抢救护理,采取“急”、“快”、“准”、“细”护理措施迅速对病人的病情做出判断,快速准确实施降低颅内压、吸氧、吸痰、伤口包扎止血等措施,细心、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变化及病情发展趋势,做好紧急手术的术前准备,为抢救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酗酒 颅脑损伤 重症 抢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伤病人功能康复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探索有效的干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诊的42例骨伤病人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策略,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分析影响病人功能功能康复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骨伤功能康复干预策略。以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日常生活能力为评价指标,比较两组骨伤病人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影响骨伤病人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是患者心理压力较大、缺乏康复锻炼等,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在帮助患者康复过程中,较常规护理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骨伤病人 功能康复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病人的效果以及相关具体护理措施研究。方法:从武汉市第一医院选取240位脑外伤病人,对这些病人使用出自于我国生产的空气加压舱来进行治疗,并在脑外伤病人进入空气加压舱之前进行护理,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出舱后继续护理。结果:经过高压氧治疗过后,240位脑外伤病人中没有出现死亡和植物症状,其中有3位(1.25%)脑外伤病人的治疗结果为重残,7位(2.91%)脑外伤病人的治疗效果为中残,230位(95.83%)治疗效果为良好,治疗效果中残及良好视为有效,有效率则达到了98.75%。结论:通过高压氧治疗脑外伤病人,在给予病人全程的护理,最后的治疗效果是非常可观的,能够预防各种不良症状的出现,在临床医学上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治疗 脑外伤病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室抢救中系统监测和积极护理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我科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在急诊室抢救的200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室抢救中系统监测和护理情况。结果急诊系统监测和积极护理为早期诊断和积极抢救治疗提供了及时、可靠、准确的依据。结论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室抢救早期即开始系统监测和积极护理,能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休克等病情变化,起指导、调整治疗措施的作用,从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降低了死亡率。

  • 标签: 急性颅脑外伤 急诊系统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颅脑外伤患者合理护理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0例颅脑外伤患者从实际病情出发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患者的言语障碍和生活习惯的改善率也明显改善。结论合理护理有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致残率,促进康复。

  • 标签: 颅脑外伤 致残率 康复
  • 简介:报道了1999年6月~2001年6月1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亚低温治疗期间的监护及护理情况,认为在亚低温持续期合理调控低温持续时间,密切监测病人的体温,颅内压脑灌注压,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正确应用冬眠合剂,加强营养等是配合亚低温治疗的重要护理措施.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治疗 监护 护理 冬眠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亚低温治疗的实施方法、监护重点及护理配合。方法对72例重症颅脑损伤病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结果存活64例,根据GOS评分方法恢复良好47例,中残12例,重残5例,死亡8例。结论亚低温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有效。

  • 标签: 亚低温 颅脑损伤 护理配合
  • 简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烧伤治疗的重要环节。烧伤患者除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外,预防性和治疗性的全身应用也是普遍的。为了解某医院烧伤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对该院烧伤患者的302例病历做了回顾性调查,总结分析其中抗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

  • 标签: 抗生素 烧伤 药物利用指数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在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伤病发生几率高,有必要对其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并找到有效的预防方法。本文首先对军事体育训练的伤病易发因素进行分析,包括个体因素、训练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有针对性的军事体育训练伤病预防方法,以期对军事体育训练过程中的伤病发生进行有效控制。

  • 标签: 军事体育训练 伤病易发因素 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