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个体特点和危险分层,总结了高血压病人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原则,以期达到最好的降压效果,更好的服务与临床。

  • 标签: 危险分层 高血压 β受体阻滞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3个病区的37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分成级内容进行分层,界定各级护士的工作职责,并对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统计比较。结果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后,在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分层前有显著提高,比较差异P<0.01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层级管理,可以对不同层级的护士进行准确分工,不仅可以确保护理工作的有效完成,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其它病区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 管理 提高 护理管理 质量 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患者感染防控过程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的临床价值。 方法 :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期间我院对门诊输液室实施分层管理模式,随机抽选实施前后共 1000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感染率。同时分析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 结果 :分层管理模式实施后,患者发生感染的例数少于实施前,且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更高,数据差异显著 ( P < 0.05)。 结论 :门诊输液患者感染防控过程中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管理质量,降低感染率,具有借鉴与推广意义。

  • 标签: 分层管理模式 门诊 输液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人员分层管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各科室当中不同时段的护理人员划分为2组,一组为对照组(2012年11月~2013年10月),一组为观察组(2013-11月~2014-10月),40名为一组。回顾性分析对照组未进行分层管理的护理人员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于2013年11月开始实施临床护理分层管理,2013年11月开始对比2组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操作熟练程度、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程度、护理人员自我工作成就感的分值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实施分层管理的效果可观。

  • 标签: 护理 分层管理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4 月在岗的外科护理人员 30 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15 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在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基础护理知识考核合格率、专业技术考核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文书工作合格率的差异。 结果: 观察组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专业技术考核、患者满意度、文书工作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基础知识考核合格率略高于对照组, P > 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外科护理中采用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确实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 外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当前医院护理管理条件下,研究对护士采取分层管理模式对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升作用。方法以我院部分科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参与研究的护士30例作为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的方式进行医院护理管理,另外30例则作为研究观察组进行护士分层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通过一定时间后由统计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护理管理效率数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护理质量达标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工作效率等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实际医院护理管理当中,对护士团队实行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医院护理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护理能力及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模式 医院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自2012年3月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在实施1年后,采用我院自行控制的护士工作的标准对实施前后的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实施后基础护理、整体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件及健康教育五个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施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5.6733,P=0.0004)。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层级管理 护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手术室护理人员35例,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17例与研究组18例。参照组17例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应用常规管理模式,研究组18例手术室护理人员管理应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由此可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目前的护理工作十分适合应用分层次管理,其能够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值得推广。

  • 标签: 分层次护理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此次 68例研究对象是本院的护理人员,研究时段为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以数字表法为准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方式护理管理与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结果 比较对照组,观察组基础护理、病室护理、护理文件及护理操作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 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行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降低发生护理差错的概率,保证管理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质量 常规方式护理管理 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对实施护士分层次使用的态度及思考。方法:选定我院不同科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发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在肿瘤内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实习的7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教学方法,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法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学生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指标。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护理知识、技能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法结合分层次护理教学能够提高肿瘤内科实习学生的护理水平和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法 分层次护理教学 肿瘤内科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年龄分层的早产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一2022年11月,回顾性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孕妇188例,按照是否早产分为早产组(50例)和足月产组(138例),分析导致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188例孕妇之中,早产的有50例(26.60%),其中年龄低于35岁的有20例(16.67%)超过35岁的有30例(44.12%),早产组和足月产组在年龄、孕前BMI、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ICP、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方面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在导致早产的因素之中,年龄、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前置胎盘、ICP、胎儿窘迫等因素增加早产的风险,应该在临床上得到重视。

  • 标签: 早产 高危因素 前置胎盘 ICP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效用价值,方法:研究中共选取64名护士进行对比实验,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前者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后者实施分层级管理模式,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实验数据表明,观察组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操作技术、健康宣教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后整体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可为患者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护理管理质量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分层护理管理期间应用重症护理评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10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重症护理评分,对比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病房开展分层护理管理期间应用重症护理评分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护理评分 重症监护病房 分层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年3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包含患者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医院将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手段,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医院将采取护士分层管理手段。在护理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需要调查统计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下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最后再对这两组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0%,数据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分层管理技术应用于产科护理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鉴于此,该项技术应当在产科护理管理中得到广泛推行。探析产科护理管理中实施护士分层管理的应用研究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产科;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 作者: 刘海珊 李晓蒙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8-10
  • 出处:《国际护理医学》杂志 2020年第2期
  • 机构:新疆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844000
  • 简介:目的:ICU病房的护理工作繁重且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通过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对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力资源分配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120例,将其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根据ICNSS评分系统进行分层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ICU治疗时间、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死亡率为1.67%,参照组死亡率为11.67%,实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ICU治疗时间为(3.27±1.12)天,参照组ICU治疗时间为(4.16±1.35)天,实验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1起,参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7起,实验组护理风险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发生护理纠纷事件1起,参照组发生护理纠纷事件8起,实验组护理纠纷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参照组患者满意度为81.67%,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ICU患者分层护理中应用ICNSS评分系统,明显减少了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护理结局。同时,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不仅减少了患者的治疗痛苦,还为患者节省了更多的治疗费用。通过ICNSS评分系统合理配置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的工作分配使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得到提高,明显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和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获得了更高的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U患者;分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应用分层护理管理措施对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及整体护理质量影响。方法 40名本院工作护士为样本,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常规管理,2021年11月-2022年11月分层护理管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心理素质评分。结果 分层护理管理后,器械管理、药物管理、病区管理、文书记录、职业素养等护理质量评分均较常规管理高,P<0.05;分层护理管理后,护士心理素质评分较B组高,P<0.05。结论 落实分层护理管理措施,可提升护理管理质量、增强护士心理素质,高效可行。

  • 标签: 分层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心理素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鼠生理性老化过程中心肌内外膜力学参数的改变。方法选择月龄从3周到24月的C57BL/6的小鼠50只,常规超声和分层斑点追踪技术(LS-STE)评估不同月龄(每组10只)小鼠的心肌力学改变;应用HE和Masson三色法评估小鼠生理性老化过程中的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不同月龄小鼠常规超声所测参数表现为明显的增龄性改变(均P<0.05);LS-STE所测指标提示在生理性老化过程中,小鼠左室径向应变及内膜下、外膜下纵向应变、环向应变值逐渐减低(均P<0.05);与3周组相比,14月龄组小鼠的内膜下纵向应变值显著减低[(-23.49±2.32)比(-17.19±2.28),P<0.05];与3周组相比,24月龄组小鼠的径向应变值[(32.90±5.01)比(21.80±5.54)]、内膜下纵向应变值[(-23.49±2.32)比(-15.44±2.27)]、外膜下纵向应变值[(-13.23±3.19)比(-7.59±2.21)]、内膜下环向应变值[(-25.93±4.09)比(-20.31±4.08)]和外膜下环向应变值[(-9.30±1.92)比(-6.01±1.04)]减低(均P<0.05)。HE及Masson三色法提示老化过程中小鼠心肌组织光镜下表现为心肌横截面积增大,纤维组织增生。结论LS-STE可以精确地评估小鼠模型老化过程中的心功能变化及心肌病理学改变,为评估抗心肌老化提供了新的工具。

  • 标签: 分层斑点追踪 心肌 衰老
  • 简介:摘要目的提出适合中国肝母细胞瘤(HB)患者的危险分层方法,探讨高危HB患者的新治疗方法。方法2014年9月至2018年9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年龄≤18岁的100例初治HB患者,根据临床分期、甲胎蛋白水平、病理分型等因素,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和高危4个危险层级。极低危患者手术后不行化疗,随访观察;低危患者术后用C5V方案(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化疗共4个周期;中危患者术前和术后行C5VD方案(顺铂+氟尿嘧啶+长春新碱+阿霉素)化疗,共6~8个周期;高危患者术前和术后行C5VD方案与IIV方案(异环磷酰胺+伊立替康+长春新碱)交替化疗,共8个周期。结果100例患者分为极低危2例,低危10例,中危51例,高危37例。化疗前有可评价病灶者83例,化疗后部分缓解65例,疾病稳定10例,疾病进展8例,一线化疗客观有效率为78.3%。中位随访20个月,复发和进展30例,死亡27例。全组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9.2%,2年总生存率为72.0%。其中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的2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88.9%、75.3%和43.2%, 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100%、81.0%和44.8%。结论新的HB危险分层方法简便可行。根据新危险分层方法分层后,对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极低危、低危和中危HB可获得较好的预后,高危HB患者的生存率仍有待提高,需要探讨新的治疗策略。

  • 标签: 肝母细胞瘤 危险分层 综合治疗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