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提取试剂、液料比、时间、温度和提取次数对芝麻中芝麻木脂素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即液料比为8-1,温度为55℃,时间为7h,提取试剂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芝麻中芝麻木脂素的得率为1.52%。采用Rancimat法测定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性能,结果为在猪油体系中芝麻木脂素的抗氧化能力较弱。

  • 标签: 芝麻饼 芝麻木脂素 抗氧化性
  • 简介:本文在沙棘油动物实验研究基础上,观察其对急性放射性粘膜炎的治疗作用。第一阶段首先用6MV直线加速器对34只大鼠予以35Gy的照射,然后将其随机分为2周给药组、2周模型组、3周给药组和3周模型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称重及采血测定SOD、MDA值,处死大鼠后进行病理学观察。第二阶段对100例头颈部和胸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粘膜炎预防用药组与对照组共51例,两组用药与放疗同期进行;食管炎治疗组与对照组共49例,待放疗出现l级放射性粘膜炎后用药。实验研究证实:(1)沙棘油对于大鼠受照射所致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具有防护作用;(2)沙棘油可降低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的毒性分级,缓解急性放射性疼痛,对急性放射性食管粘膜炎有很好的疗效,有助于顺利完成放疗疗程。

  • 标签: 沙棘籽油 超氧化物岐化酶 丙二醛 急性放射性粘膜炎 预防给药 治疗给药
  • 简介:本项目研究了沙棘原花青素提取物对小鼠体内免疫调节作用。根据沙棘原花青素提取物软胶囊人体推荐日摄入量0.0433g/kgBW扩大10、20、30倍设置低、中、高3个剂量组,即0.433、0.867、1.300g/kgBW,另设阴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连续经口灌胃给予,30d后开始实验。实验结果以P〈0.05判断为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原花青素提取物能明显增强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二硝基氟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明显升高小鼠血清溶血素含量,明显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明显增强抗体生成细胞能力。另外与阴性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对小鼠的脾和胸腺均无明显影响。结果提示:沙棘原花青素能显著提高小鼠免疫力,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免疫器官,无负面影响。

  • 标签: 沙棘种子 原花青素 免疫
  • 简介:实验以青海沙棘为原料,进行了原花青素的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性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5、粉碎粒度60目、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60min。采用NKA大孔树脂对提取物进行纯化,产品浓度由29.5%提高至95.2%,原花青素回收率为73.9%。对纯化原花青素进行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纯化原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 标签: 沙棘籽 分离 纯化 抗氧化性 最佳工艺
  • 简介:本研究采用福林-酚法测定7种油茶提取物中的总多酚含量,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多酚类物质的成分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同时应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羟基自由基(OH·)清除法和FRAP法测定油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7种油茶中海南(炒)(6.10mg/g)的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江西(蒸)(2.66mg/g),且在所有样品中共鉴定出6个多酚组分,分别为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3,4-二羟基苯乙酸和山茶甙,其中海南(炒)油茶的山茶甙含量为18.444mg/g,是广西(蒸)中山茶甙含量的18倍,是广西(炒)的15倍;此外,海南(炒)中槲皮素含量是江西(蒸)中槲皮素含量的50倍,差异十分显著。7种油茶提取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范围内呈量效关系。因此,油茶有望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品及化妆品中,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 标签: 油茶饼 福林-酚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总多酚 抗氧化活性
  • 简介:以W/O型猕猴桃油微乳液(含油量24.32%)为原料,研究其氧化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Schaal加速氧化试验分析其氧化稳定性,通过测定还原力与对O2-·,DPPH·,ABTS+·和·OH体外模型的自由基清除率,探讨猕猴桃油微乳液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油微乳液的过氧化值(POV)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但较普通猕猴桃油更具稳定性;猕猴桃油微乳液的还原能力,以及对O2-·,DPPH·,ABTS+·,·OH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当质量浓度达到15mg/mL时,猕猴桃油微乳液对O2-·清除率达到87.57%,且对·OH的清除率明显高于VE,呈现出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 标签: 猕猴桃籽油 微乳液 抗氧化活性 过氧化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