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综合征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口服倍他司汀片,一天3次,每次4片;研究组患者对颈椎夹脊穴进行针刺治疗,四周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椎动脉供血参数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73%、治愈率为65.4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36%和29.0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动脉供血参数、头晕头痛、颈项痛等均有改善,研究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综合征疾病采用针刺颈椎夹脊穴进行治疗的疗效较好,明显改善患者的椎动脉供血,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针刺 颈椎夹脊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耳尖放血联合高压氧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影响。方法选择112病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男60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应用高压氧联合耳尖放血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率86.5%,两组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耳尖放血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眩晕症状。

  • 标签: 椎-基动底动脉供血不足性不足性眩晕 高压氧治疗 耳尖放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36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观察组行小骨窗经额叶入路显微手术,对照组行传统大骨瓣开颅术,观察2组血肿复发,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治疗后Glasgow昏迷评分(GCS),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肿复发率及住院时间明显降低,血肿清除率及GC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住院时间,并减轻患者昏迷程度,降低血肿复发与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小骨窗开颅术 高血压 脑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针刺与常规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al-basilarinsuf-ifciency,VBI)的疗效差异.方法将75例VBI患者按就诊先后分为治疗组(38例)、观察组(37例),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针刺治疗,选取双侧风池、'供血'穴、中渚及合谷、太冲,每日针刺1次,9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两组均治疗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显著优于对照组81.1%(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针刺治疗VBI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

  • 标签: 盐酸氟桂利嗪:针刺疗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背景和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的长期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2年经血管内治疗的30例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超过70%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并发症、影像学和随访资料。所有存活的患者都接受了电话随访,以获取他们当前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有24例为颅内椎动脉狭窄,6例为基底动脉狭窄。其中10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13例行经皮穿刺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还有5例患者同时行支架植入和PTA治疗。另有2例患者手术失败。术后死亡患者1例(3.3%),卒中患者2例(6.6%),1例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患者(6.7%)出现无症状并发症(夹层和假性动脉瘤)。本研究的中位数临床随访时间为7年。在29例术后存活患者中,有6例死于其他无关因素。有3例患者(10%)出现卒中复发,2例(6.7%)为短暂性后循环缺血发作。2例患者出现继发性大脑中动脉卒中。5例患者(16.7%)再次出现动脉狭窄,其中3例为(10%)手术的动脉血管闭塞。有6例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10%)行PTA治疗,另3例(10%)行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当前的mRS评分结果为:9例mRS评分为0分,8例mRS评分为1分, 4例mRS评分为2分,1例mRS评分为4分。结论通过长期随访发现,高危症状性颅内后循环动脉狭窄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卒中复发率较低。选择合适的颅内椎动脉狭窄患者并予以血管内治疗可能使其获益。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晕可消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VBIV)患者TCD、SPECT的影响.方法:120例VBIV患者随机分为晕可消治疗组(观察组)和眩晕停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观察组中15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前后的SPECT检测.结果:VBIV患者普遍呈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流速度均有显著提高(P<0.01和0.05),同时观察组较对照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15例接受SPECT检查的观察组患者中14例呈现不同程度局部脑血流(rCBF)减低或缺失,晕可消治疗后缺血灶总数目下降,低灌注灶有不同程度充填.结论:晕可消可提高VBIV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并改善其脑血流灌注.

  • 标签: 晕可消 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 经头多普勒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住我院的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性的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西药尼莫地平20mg,2次/d,阿司匹林75mg,1次/d,辛伐他汀10mg,1次/d,四周为一疗程,治疗组3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自拟定眩汤加减,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4%,两组呈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椎&mdash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8例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9%,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治疗组水肿体积较对照组小(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提高(P〈0.05)。[结论]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效果良好,可促进脑水肿吸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 标签: 活血化瘀 脑出血 基底核区
  • 简介:背景:肿瘤的部位是基底细胞癌(BCC)复发的一个很好的预后因子。我们观察到定位于鼻唇沟的肿瘤可能需要特别留意。目的:本研究旨在与低度危险区的对照组BCC患者相比,评估位于鼻唇沟的BCC的状态,以测定其暗含的更复杂治疗或考虑辅助治疗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从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本文从Mohs外科学数据库中24例鼻唇沟BCC患者。对照组是从该数据库中挑选的颊部或额部的37例BCC患者。评估两组患者在临床、手术和组织病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鼻唇沟BCC患者表现为尺寸较小和未常规治疗前的首发症状,到进展的时间比对照组短,多数病理显示为无侵袭性的组织亚型,但需要较多的手术过程和较复杂的外科重建。结论:本文观察了鼻唇沟BCC患者,尽管表现出较好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征,却需要更复杂的外科手术。研究认为该区域需要特别注意,未来还应进行更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这一观点。鼻唇沟的基底细胞癌:表面“良性”的肿瘤常需复杂手术@GarciaL@NagoreE$DepartmentofDermatology,InstitutoValencianodeOncologia,Valencia,Spain...

  • 标签: 基底细胞 复杂手术 常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例。对照组采取经皮质造瘘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显微镜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0.05)。结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能够提高血肿清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外侧裂入路手术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改革后,在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市政工程建设数量也越来越多,在交通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出行效率及安全要求更加严格。因此,相关市政工程的工程质量及安全要求也大大提高。尤其是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其施工质量、安全控制对整个工程顺利施工都非常关键,需要全方面的考虑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下管线及周边环境等影响因素。

  • 标签: 市政工程 深基坑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眩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症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口服定眩片治疗,观察组应用针刺夹脊穴治疗。对比两组眩晕症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眩晕发作严重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方面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控制眩晕发作程度、降低频度、减少持续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针刺夹脊穴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收对掌位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1组应用该法治疗骨折,1组进行外展位复位治疗;并对病人进行了回顾性总结。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价,经过内收对掌位复位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内收对掌位固定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 标签: 第一掌骨基底部 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研究CT定位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选内科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总有效率88.9%,显著高于对照组(X2=9.2723,P<001),病死率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X2=83824,P<0.01).结论CT定位锥颅血肿抽吸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肯定,创伤小,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脑功能的恢复,患者易于接受.

  • 标签: CT定位 锥颅血肿抽吸术 治疗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点,提高临床及病理医师对该类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9年4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诊治的9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和3例腺样囊性癌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详细复习临床资料,复阅全部病理切片,观察EnVision法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电话随诊其预后并查阅相关文献。结果二者均以绝经后妇女多见(发病年龄43~74岁)。腺样基底细胞癌患者临床常无症状,多以体检时宫颈涂片异常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无肿块。而腺样囊性癌患者多以阴道异常出血就诊,阴道镜检查时常有肿块。组织学上两种病变的共同特点为肿瘤呈巢状生长,由基底样肿瘤细胞构成,细胞巢周围常有栅栏状结构。两种病变可以共存,也可与鳞状细胞癌或鳞状上皮内病变混合存在。不同点为腺样基底细胞癌多位于宫颈鳞柱交界区及上皮下,巢团中央伴鳞状分化,或呈双层腺样排列,细胞形态温和,核分裂象偶见,间质反应不明显;而腺样囊性癌细胞巢内肿瘤细胞多呈筛状排列,筛孔内见均质红染及蓝染分泌物,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有显著的间质反应,其中1例癌巢周围为肉瘤区域。二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多呈阳性,9例腺样基底细胞癌中3例行HPV检测,5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3例腺样囊性癌中2例行HPV检测,3例行p16检测,均呈阳性表达。电话随访截至2019年6月,随访时间2~37个月,9例腺样基底细胞癌中7例未出现复发转移,1例出现肺部毛玻璃样结节,1例术后32个月出现阴道残端复发。腺样囊性癌1例术后8个月出现肺部转移,并于术后2年死亡;另1例随诊6个月无复发、转移;1例失访。结论宫颈腺样囊性癌和腺样基底细胞癌均是来源于宫颈储备细胞的肿瘤,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因二者的临床处理方式和预后不同,应对二者进行仔细的组织学评估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作出准确的病理诊断。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基底细胞 癌,腺样囊性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抑制剂p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