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这是一个很好玩的故事,这本书获过奖,拍过电影。嘿嘿,这是一个这样的故事:孤独的狐狸空空和狸猫冬冬都很想有一个朋友。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空空和冬冬在悬崖边上相遇了,两个小家伙一起快乐地唱着歌。可是双方的父母却禁止他们一起玩儿。

  • 标签: 狐狸 绘本 朋友 故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乳腺癌患者中临床Ⅰ期9例,Ⅱ期31例,Ⅲ期5例;均顺利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术后发生皮缘坏死2例,皮下积液4例,上肢淋巴性水肿1例,胸肌挛缩伴同侧上臂运动障碍1例,3年生存率91%,5年生存率86%。结论术中规范操作和正确处理,对于早、中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完全可以取代经典乳癌根治术。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脉输液中采用改良排气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传统排气法)、试验组(改良排气法)各60例。观察排气成功率,比较排气用时和药液浪费量。结果试验组一次排气成功58例(96.7%),高于对照组的50例(83.3%);且排气用时短、药液浪费量少,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排气法应用在静脉输液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排气质量、缩短排气用时,减少药液浪费量,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传统排气法 改良排气法
  • 简介:我国附带民事诉讼采用了“先刑后民”的附带式立法模式,但在实践中该制度依附性过强.独立性不彰,程序及其功能被虚置。造成这种困境的根源在于刑事诉讼和附带民事诉讼间证据转化机制缺失,两者的关系在证据法层面就缺乏沟通的渠道。那么在不改变立法模式的前提下,完善证据转化机制是一条有效的改良路径。结合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改良路径可以具体化为“被告人有罪供述与自认问的转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转化适用”等转化规则。

  • 标签: 附带民事诉讼 立法模式 证据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俯卧体位和平卧体位护理配合在皮肾镜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进行皮肾镜手术的10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参照组,其中,实验组45例,参照组55例,实验组采用平卧体位,参照组采用俯卧体位,两组的其他护理条件均相同。方法对比实验组的平卧体位和参照组的俯卧体位,手术的成功率和手术时间差异不大,采用俯卧体位患者的手术并发症要明显多于平卧体位。结论经皮肾镜手术采用平卧体位和俯卧体位的手术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平卧体位降低手术的并发症,适合子经皮肾镜手术中采用。

  • 标签: 经皮肾手术 改良体位 护理配合
  • 简介:吃饱喝足后,蚯蚓们就在垃圾堆里钻来钻去,捉迷藏,别提有多快乐!“孩子们,别乱跑,注意安全!”大蚯蚂I焦急地叫唤这个,制止那个。但蚯蚓们才不管,只顾着自己玩个痛快。

  • 标签: 蚯蚓 天使 土壤 改良 垃圾堆 捉迷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肛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2组,对照组给予侧位肛门内括约肌切除术治疗,治疗组给予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后肛管直径变化大小、分析相关临床指标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术后肛管直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切口愈合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针对慢性肛裂患者,对其实施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能够增加术后患者的肛管直径、加快切口愈合速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改良肛裂切除术 慢性肛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升,建筑行业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而节能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运用也成为建筑施工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节能技术不但可以大大降低建筑能源消耗而且降低能源浪费,进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效益,因而加大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必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基于节能要求分析建筑施工技术的改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节能 建筑施工技术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森田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改良森田疗法+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第4.8周末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2.50%(X2=2.64,P<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对照组比较(20.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森田疗法能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改良森田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穿衣服、刷牙、洗脸……大蚯蚓焦头烂额地忙了好一阵子,总算把一大群小蚯蚓收拾干净。可以出发了!一大家子接踵摩肩、你推我挤地出门去了。“你干嘛推我?”“我又不是故意的,你凶什么凶?”

  • 标签: 蚯蚓 天使 土壤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布情况及诱发因素,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范策略。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60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布情况,并分析诱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进一步制定并落实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160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中,I类手术切口感染11例(6.87%)、II类手术切口感染62例(38.75%)、III类手术切口感染87例(54.38%)。高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120min、住院时间≥16d与同组其他条件下诱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相比均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诸多,包括高龄、急诊手术、手术时间≥120min、住院时间≥16d;有必要根据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策略,以此使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率得到有效降低。

  • 标签: 普外科手术 切口感染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吸收线在会阴切口缝合过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0月顺产产妇240例,其中用可吸收线连续内缝合会阴切口设为观察组,用可吸收线外缝合会阴切口设为对照组,两组人数各120例。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切口有无水肿、红肿、硬结、渗出、及局部疼痛程度、切口愈合速度快慢以及患者住院时间长短等情况,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作出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产后会阴伤口疼痛、院时会阴愈合情况、住院天数、均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水肿、红肿、渗出,疤痕凸起一例,线头脱落一例,对照组红肿3例,疤痕凸起2例,线头脱落3例,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3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8天。两组比较,分析发现使用可吸收线连续内缝合会阴切口缝合既能使会阴切口美观,又有助于切口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可在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可吸收线会阴切口缝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科学性、合理性。方法将近3年来我院肱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病例随机选出经肩峰前外侧切口手术入路病例15例,经传统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手术入路15例,共30例,分为观察组(肩峰前外侧切口组),对照组(传统经三角肌胸大肌肌间沟切口),从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1年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结果从手术过程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患者的症状体征进行比较,肩峰前外侧切口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中更科学,更合理。结论对于肩峰前外侧切口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肩峰前外 传统经三角肌胸 肱骨近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就跟骨骨折的解剖形态及特殊部位,术后切口时常出现切口感染,皮肤坏死等。分析了本院2010年8月至2014年10月应用解剖型AO跟骨钢板治疗12例移位型关节内跟骨骨折出现的切口感染问题及治疗体会。

  • 标签: 跟骨粉碎性骨折 手术并发症 切口不愈合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普通外科Ⅰ类手术切口感染(SSI)的目标性监测与分析,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目标性监测的方法,普外科负责感染控制的专职人员对普外科所有Ⅰ类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348例次手术患者中,3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0.86%。结论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主动干预,实施全程跟踪,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 标签: Ⅰ手术切口 感染 危险因素 目标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