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0月我院确诊的76例肠梗阻患者对其选择相应的诊断方法,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患者采用CT的诊断方法,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X片的诊断,并与手术治疗后的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相关诊断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梗阻部位、梗阻原因、肠绞窄的诊断上准确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梗阻患者采用CT诊断的方法,诊断的符合率高,同时可以清晰分辨出患者梗阻的部位、梗阻病因以及可以对肠梗阻的程度进行实时监测,能够为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诊断胎儿畸形38例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457例产妇中38例胎儿畸形的产前B超检查情况,总结B超诊断准确率、分析误诊原因。结果B超检查结果与产后结果比较,确诊32例,准确率为84.21%,漏诊6例,漏诊率为15.79%;指、趾、口、耳等小畸形的产前诊断率为63.63%;无脑儿、脊柱裂、脑积水等神经系统畸形诊出率达100%;食道、肛门、十二指肠闭锁等消化道畸形诊出率为40%;导致胎儿畸形的原因与羊水量、孕妇合并癫痫、梅毒等显著相关。结论B超诊断胎儿畸形诊出率较高,安全性好,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胎儿畸形 B超诊断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B超在产科前置胎盘诊断中的核心应用进行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探讨可行性策略和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01月至2014年06月在医院接受剖宫产的患者中抽取30例进行回顾性调研,当其在妊娠期来院进行正常产前检查时,按常规对其进行腹部B超检查,观察孕妇胎盘和宫颈内口之间的主要关系。结果经过数次分析和实践得出结论,30位患者中,在孕期定期产检阶段,妊娠晚期通过B超检查胎盘低置患者为6例,完全性前置胎盘的患者为8例,部分性前置胎盘患者为10例,边缘性前置胎盘患者为6例。结论妊娠期合理利用B超检查能及早诊断前置胎盘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

  • 标签: B超 前置胎盘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从过去两年间我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其中的96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名。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尿激酶冠脉内注入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血液各项指标的变化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对比发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更好的缓解患者各种症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治疗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2-02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对儿童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通过复习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的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的体会,进行了有关介绍。只要提高了对本症的认识,就可以避免误诊误治。

  • 标签: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诊断 治疗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对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CT表现。结果CT表现为①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骨赘形成;②小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囊变及关节面缺损;③小关节真空征;④小关节半脱位;⑤关节囊钙化。结论MSCT可准确显示腰椎小关节的形态、结构及其异常改变,对腰椎小关节病变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 标签: 腰椎小关节 综合征 体层 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和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淋巴管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5例为囊状淋巴管瘤.2例为海绵状淋巴管瘤、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淋巴管瘤诊断敏感性高,是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腹股沟区 淋巴管瘤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不同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测定诊断试验的准确性,为政府确定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检测主流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EBMREVIEW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收集文献,采用QUADAS开展文献质量评价,计算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等指标,拟合ROC曲线。结果:共纳入28篇研究文献,共5243例患者。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参照,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7,0.92,0.9822)、(0、94,0.77,0.9715)、(0.90,0.94,0.9652);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为对照,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合并敏感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96,0.9890)、(0.91,0.99,0.9918)。结论:乙肝表面抗体定量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准确性均较高,其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及微粒子酶免分析法相对较优,建议政府根据不同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表面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微粒子酶免分析法 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时间分辨荧 光免疫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梗阻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体会。方法选择159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肠梗阻诊断及治疗方法的体会。结果159例肠梗阻患者,非手术治疗78例,治愈59例,好转4例。手术治疗81例,治愈79例,死亡2例。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严密的临床观察以及积极合理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肠梗阻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其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病学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4版。对其治疗目前强调综合干预,药物治疗是基础,行为治疗及必要的心理治疗也很重要。药物治疗主要分为中枢兴奋剂类和非兴奋剂类药物。行为治疗包括正性强化法、反应代价法等。

  • 标签: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诊断 轻微脑损伤综合征/治疗 儿童
  • 简介:到哪里诊断职业性噪声聋国家规定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存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

  • 标签: 噪声聋 职业性 诊断 医疗卫生机构 治疗 卫生行政部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表现,提高认识。方法对我院的5例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MRI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无明显的外伤史,血肿呈梭形、椭圆形,位于脊髓的侧后方及后方的硬膜外腔,血肿发生于颈段1例,胸段2例,胸腰段1例,腰段1例。病灶与脊髓之间有一低信号线状影相隔,以T2WI显示最佳。5例血肿在T1WI图像均为等信号,T2WI图像呈混杂高信号,增强扫描均未见明确强化。结论MR是诊断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的最佳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及范围,还可清楚地显示脊髓受损的情况。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脊髓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452例甲状腺癌中31例肺转侈患者胸部CT、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131I全身扫描(^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31例甲状腺癌肺转移患者CT、Tg、^131I-WBS及3项联合检查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67.7%、89.5%、88.1%,83.9%、94.3%、93.6%,93.5%、99.8%、99.3%和100%、100%、100%。结论与CT及Tg检查相比,^131I-wBS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价值更高,但仍有漏诊,故宜联合3项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全身扫描 甲状腺球蛋白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分析侧脑室内脑膜瘤的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术前定性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侧脑室内脑膜瘤患者的MRI表现,采用SIEMENS3.0TSkyra和GE1.5TSignal磁共振仪,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由2名以上主治医师在影像存档与通信系统(PACS)上观察。结果本组病例均为单发,其中左侧脑室三角区9例、右侧脑室三角区4例、右侧脑室体部2例。病灶边缘清楚,13例为分叶状、2例为椭圆形。多数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有钙化时信号减低。病灶较大,灶周水肿较轻。增强扫描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侧脑室内脑膜瘤在MRI上表现特点为:多发生于侧脑室三角区;发现时病灶较大,边缘清晰;灶周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后病灶明显不均匀强化。MRI具有多方位成像特点,可为脑膜瘤术前提供更准确的影像信息。

  • 标签: 侧脑室内脑膜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20例,对比患者入院时、行溶栓治疗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发生的改变。结果心电图检查发现,20例患者入院时发生TⅢ倒置及SI>0.1mV的概率较较高,与其他异常的心电图波形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显示TⅢ、SI变浅,QRS波群左移,QⅢ减少或消失。出院前,心电图显示QⅢ、RⅢ减少,RⅡ增大。结论心电图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重要方法,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心电图的检查结果,尽早确定诊断,以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 标签: 心电图 急性肺栓塞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局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为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性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10-2013.9期间来我院门诊以及住院的40例经病理证实为肝脏局灶性结节患者的超声造影表现,通过二维灰阶超声检查,40名患者共发现50个结节。患者先后进行肝脏超声造影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术。总结病例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造影表现的特殊性与一般性。结果:超声造影对肝脏良恶性病灶的诊断能力很好,对结节的敏感性85.8%,特异性99%、阳性预测值95%,阴性预测值96%,准确率95%。结论:肝脏局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诊断有助于临床上判定局灶性结节良恶性,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但是,由于许多假阳性的原因,故对于某些缺乏特异性的超声造影表现,需要其他方法或是穿刺活检进行辅助检查。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结节 超声造影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周围型小肺癌(SPLC)作为临床上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态势,由于其直径<3cm,呈圆形,且密度低、肿瘤小,与周围病变往往易发重叠现象,临床常规胸片检查极其容易遗漏病灶,而CT作为一种集窗宽技术与窗位技术为一体的有效诊断方法,图像密度分辨率极高,且影像不重叠,可显示隐匿性病灶,在周围型小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与发展。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CT诊断 进展研究
  • 简介:目的:对1例无脑合并脊柱裂胎儿的B超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B超检查结果和此类疾病的相关信息进行探究。结果:超声诊断:宫内单胎,胎儿头颅畸形,脊柱骶部不连续(考虑无脑儿合并脊柱裂)。经妇产科查体:宫体腹围较妊娠月份大,触不清胎头,胎位不清,胎心音遥远。收入院引产后诊断为:无脑畸胎合并脊柱骶尾段裂。结论:早期B超检查能够有效地做出观察和诊断,是筛查此类疾病的可靠方案,具有快捷方便,准确率高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对胎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情况作出观察和判断,一旦胎儿头部冠状切面、横切面均未见钙化额顶骨则需要考虑无脑儿的可能。

  • 标签: 无脑儿 脊柱裂 超声诊断